通過舉例證明徐工千噸級起重機和中聯(lián)千噸級是否為抄襲
? ? ? ? 我說過徐工是抄襲,有人認為我是慕洋犬。確實,我沒有列過什么詳細的證據(jù)說明我的觀點,由于主流觀點相悖,當然不會有多少人相信我。現(xiàn)在我舉幾個例子區(qū)分中聯(lián)和徐工的千噸級起重機是否是抄襲。

? ? ?? 首先看徐工的千噸級起重機。目前徐工的千噸級起重機出過3款,QAY1200,XCA1200和XCA1600,其最大起重噸位分別為1200噸,1200噸,1600噸。
? ? ?? 先說QAY1200。通過百度搜索工具得知此型號在2010年誕生(相關消息在2010年出現(xiàn))。但其全面抄襲LTM11200。LTM11200在2007年就已經(jīng)開始發(fā)售。


兩車的臂頭幾乎一模一樣:



這相似度我就不說什么了。
還有伸縮臂支撐結構,大家可以自行比對一下。


較有意思的是回轉軸承上面的結構。


(圖片糊了,可能是年代問題)


可以看出徐工進行了一定的簡化,懶?
超起也有類似現(xiàn)象:


其他的我就不說了,相似甚至完全相同的有一堆,感興趣的可以自行驗證。
? ? ? 還有XCA1200和XCA1600。


看似變了很多,實際上是典型的換湯不換藥。
兩車雖然車軸分布不同,但轉盤及轉盤以上的相關設施沒有大改動。


XCA1200 車軸分布

(圖又糊了)


這是XCA1600的支腿加強筋。

這是XCA1200的支腿加強筋。

這是LTM11200的支腿加強筋。

這張更明顯。
真像?。ㄊ謩庸奉^)。
徐工為什么要做一段副臂架在主臂之上?因為它主臂只有7節(jié)。

XCA1600也是七節(jié),還是那個數(shù)法。



而利勃海爾有八節(jié)。




所以利勃海爾所需要的是這么一截副臂:

因此徐工那段副臂不是什么“創(chuàng)新”,而是主臂短了。。。
我認為八軸不會帶來多少方便,反而提高運輸車的負擔和提高對路面強度的要求,更何況底盤好像也是奔馳造的(起重機去追求卡車性能而不去優(yōu)化結構難道不是本末倒置嗎)。
? ? ?? 綜上所述,我認為徐工是在忽悠人。

? ? ?? 下面看中聯(lián)。其實中聯(lián)也抄襲特雷克斯,但很低調(diào),并不大加宣揚。我只寫中聯(lián)2000噸級全地面起重機,也是最能體現(xiàn)中聯(lián)創(chuàng)新精神的一種起重機。
? ? ? 其實剛看到QAY2000我想到了這貨:


實際上有很大不同(中聯(lián)很圓潤)。
? ? ?? LG1750支腿采用的是傳統(tǒng)矩形截面支腿,相當于是超大號,但中聯(lián)的支腿上表面是半圓。眾所周知,用料相同時圓管承重性能優(yōu)于方管,所以這不但不是抄襲,還應該是一種進步。
? ? ?? 不僅是支腿,中聯(lián)要研發(fā)的2000噸級起重機沒有現(xiàn)成的經(jīng)驗可以參考,幾乎所有東西都是中聯(lián)自己研發(fā)的。

比如支腿加鋼索,

比如2000噸級主臂用的油缸,

比如9+3軸布局和獨一無二的超起,還有配重和起重機承重結構。
然而中聯(lián)并沒有得到多少贊譽,還有人說“人們就是去買利勃海爾也不會買這東西”,但這也許應該對徐工說。
吃瓜群眾也許只知道徐工造出了4000噸級起重機,但沒考慮到這是雙臂。

而利勃海爾的3000噸級卻是單臂。

徐工說自己能人機交互,但利勃海爾也能測出相關數(shù)據(jù)。


利勃海爾9橋承重208噸了解一下?只用中聯(lián)2000噸12橋不是嗎?

利勃海爾不折疊臂了解一下?

利勃海爾能連續(xù)裝完一片區(qū)域的發(fā)電機,轉場只需卸配重,比徐工更省事。LTM11200最高時速75km,XCA1200最高時速80km,就算加上運輸時長也不會快多少,請問徐工有什么底氣說“類似競品,最多完成一半數(shù)量的風機吊裝”?


結構上抄襲其他千噸級起重機,卻在搞人機交互和地盤通過性,這些搞得再好對于起重機來說有什么大用?難道不是本末倒置?
徐工老說自己是世界領先,但為什么日本松浦重機買的是LTM11200而不是徐工的?

? ? ? 徐工的大噸位起重機,除了中國,有多少人買?到目前為止,我國千噸級起重機外國人沒買過一臺,而外國千噸級我國卻已買多臺,如果真的是領先,為什么沒人買?
? ? ? 比它還能原創(chuàng)的中聯(lián)都幾乎沒說什么,徐工有什么資格稱“全球領先”?
? ? ? 我從未見過如此****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