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男子為了給女子伸冤不惜得罪朝廷重臣,最終被皇上器重
讀民間故事,品百味人生,歡迎觀看月汐醬講故事。
話說清朝乾隆年間,河南某縣的知縣叫張測,此人自小飽讀詩書,十六歲便中了秀才,隨后一路順暢,一直到考中了探花郎,可謂是前途不可限量,不過這張測雖然滿腹文采,但是不懂得為官之道,常常我行我素,并沒有結(jié)交到心腹同僚。
有一次,張測負(fù)責(zé)南方治水一事,由于辦差不利,而朝野上下也沒有人為他打點(diǎn),皇上龍顏大怒,把張測貶到河南的一個小縣城里擔(dān)任知縣。
不過張測并沒有因此自怨自艾,依然盡忠職守,把這個小地方治理的井井有條,當(dāng)?shù)氐陌傩仗崞鹚?,沒有一個不夸贊的。?
有一天,張測在衙門翻閱之前的積案,無意之中發(fā)現(xiàn)了一起案情,乃是當(dāng)?shù)馗患澲铀纹疆?dāng)街調(diào)戲良家婦女,隨后命令隨從把女子擄進(jìn)家中,欲行非禮,女子抵死不從咬舌自盡。而據(jù)張測所知,這富紳之子宋平至今逍遙法外。
張測想要給這可憐的女子伸冤,是她能夠沉冤得雪,隨即喚來師爺詢問當(dāng)年的具體事宜,從師爺?shù)目谥械弥?,宋平的叔父?dāng)朝的二品大員宋景,前一任的知縣就是忌憚宋景的勢力,所以才把這案子壓了下來。
此時的張測有心為女子翻案,但是想到自己滿腹才華,被貶到這里做一個小小的知縣,不就是因?yàn)樽约翰欢米笥曳暝?,不懂得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嘛,如果真的要把這陳年積案翻出來重審,勢必會得罪那朝廷重臣,那么自己想要在仕途有所發(fā)現(xiàn),恐怕是無望了。
就在此時,張測的師爺告訴他,縣里有一個神算子,大家都叫他陳半仙,據(jù)說他可以知過去,測未來,大家有什么事情經(jīng)常會去問他。他總能給出滿意的回答來。
張測一聽,也沒有其他辦法,便換了常服帶著師爺出了門,來到陳半仙的卦攤前,張測便開門見山的說出了自己的事情,請陳半仙為他占卜一番。
只見這陳半仙瞥了一眼張測悠悠的說道;“既然想做一個清官,為何還要顧忌左右,有了冤情本就應(yīng)該為民請命,若是因?yàn)楹ε碌⒄`自己的仕途,那就違背了你的初心了。不要忘了,十年前你曾立過的誓言?!闭f完之后便收拾好卦攤頭也不回的走了。
張測愣在原地,回想起十年前的事情來,原來在十年前,張測外出辦事,回家的途中人煙稀少,張測走的時間久了,便覺得又累又渴,他看見不遠(yuǎn)處有一個簡易的棚子,只是用茅草簡單的搭建而成,不過客人倒是有了好幾個,一個客人因?yàn)楹榷嗔司婆c旁邊的人發(fā)生了爭執(zhí),雙方互不相讓,眼看著就要打起來了,坐在角落的一個道士感慨道:“人那,非要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吵不休,殊不知生死便在一念之間?!?/p>
張測覺得這道士的話沒頭沒尾的,正要詢問,突然覺得房屋一陣顫動,隨即便有人大喊:“茅草棚子要塌了。”還沒等張測反應(yīng)過來,那道士便抓住他和店家的胳膊騰空而起,避免了這場禍?zhǔn)?。張測向那道士躬身道謝,那道士并未作答。
店家問道:“道長既有如此神通,為何不救其他兩人呢?”那道長呵呵一笑說道:“萬般皆是命,他們命該如此,貧道也無能為力,倒是你們兩人,一個前世積德,一個命中帶貴,貧道不得不救?!?/p>
張測深知自己遇上了有道行的高人,當(dāng)即下跪叩拜,請求道長指點(diǎn)迷津,道長搖了搖浮塵說道:“天地生出賢才,朝廷設(shè)立百官,為的便是為君分憂,為百姓請命,你文采不凡,有朝一日必將入朝為官,追名逐利都是過眼云煙,希望你不要忘記初心,做一個為民做主的好官,切記,切記?。?!”
張測連聲答應(yīng),扣頭謝過道長指點(diǎn),等他再次抬起頭的時候,那道長早已消失的無影無蹤了。張測不明白,這陳半仙怎么知道十年前的事情,不過這些都不重要了。
回到衙門的張測不再猶豫,決心為女子冤獄平反。當(dāng)即命人徹查此事,宋平自然而然的被斬首了。縣里的百姓無不拍手稱快。
后來乾隆皇帝故去,新皇登基,聽說張測為人剛正不阿,不畏權(quán)貴,特地把他召回京城,官復(fù)原職,張測在朝為官四十載,破獲冤假錯案五十三件,最終壽終正寢。
好了,本期的故事,我們到這就講完了,感謝您的觀看,如果想看更多的民間故事,歡迎關(guān)注——月汐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