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世乒賽前瞻 —— 又是一年世乒賽

友情提示:這是我2019年布達(dá)佩斯世乒賽前寫的個人感悟,東京奧運前肯定也會寫的,不站隊,算是本人的一個感受吧,有點胡言亂語,希望大家喜歡。
——————————————我叫分割線————————————
7
其實我早年并不喜歡乒乓球。
早年家里窮,游戲機(jī)什么的和我無緣,而我又不會玩電腦,能夠休閑娛樂的方式只有看電視,所以每到了有三大賽的時候都是我和我爺爺搶電視遙控器的時候。
于是乎我本能的對乒乓球產(chǎn)生了厭煩。
八歲那年我們家拆遷,新家附近有一個球館,于是乎我爺爺想教我打乒乓球,只不過……
“我才碰這玩意兒呢!”
十年之后,當(dāng)我坐在電視機(jī)前和我爺爺一起看世乒賽女團(tuán)決賽和大學(xué)選課只剩乒乓球的時候,我明白了一個道理:
人類的本質(zhì)就是真香和打臉。
?
6
曾經(jīng)有一位外國朋友向我抱怨道:乒乓球就是2個人在場上比拼最后穿著中國隊服的人取勝的游戲。
當(dāng)然,這話有點夸張,畢竟中國隊還是輸過球的。
但我相信馮天薇看到這句話一定是感慨萬千。
說起來,馮天薇早在2008年的時候就已經(jīng)是驚艷四方了,亞洲杯八強戰(zhàn)擊敗了當(dāng)時張怡寧(張怡寧就缺個亞洲杯單打全滿貫),四強戰(zhàn)又拿下了徐孝元,只不過決賽輸給了新科世乒賽冠軍郭躍,沒能上演奇跡。
那時的馮天薇不會想到,不久之后的奧運會,她將因為那場令無數(shù)人事后膽寒的1/4決賽而名垂青史。
當(dāng)然,這場比賽她成了張怡寧的背景,兩年后的莫斯科之夜她讓整個女隊成了她揚名的背景。
那場團(tuán)體決賽留下的各種爭議和后果至今都在影響著國乒,但無法否認(rèn)的事實是馮天薇獨得兩分,幫助新加坡隊拿下了第一座女團(tuán)冠軍也是唯一一座三大賽冠軍獎杯。
在2010年拿下世乒賽女團(tuán)冠軍和倫敦奧運的女單銅牌以后,所有人都認(rèn)為她將成為既李佳薇之后海外兵團(tuán)的又一位代表,像陳靜和李佳薇那樣,同丁寧和劉詩雯再開始一個三人時代。
只不過后面的劇情實在有點肥皂劇。
這里不評論種種是非,但我們所有人都公認(rèn)的一點就是新加坡的女團(tuán)排名從雙薇時代的世界第二變成了如今的世界第六。
當(dāng)馮天薇在里約被福原愛橫掃;世界杯和世乒賽都不敵平野美宇以后,似乎人們都在默認(rèn)著這位曾經(jīng)中國女乒的頭號對手的逐漸淡出。
但今年的亞洲杯,我們才發(fā)現(xiàn)我們似乎都低估了這位已經(jīng)三十三歲的世界冠軍。
小組賽先是3:0完勝了日本乒壇的一姐石川佳純,又是拿下了徐孝元(不知為何我這里突然想@龍隊)以小組頭名的身份進(jìn)軍淘汰賽。
八強戰(zhàn)面對下一代海外兵團(tuán)的代表人物,亞運會的銅牌得主田志希,馮天薇兵不血刃,以一個4:0證明了自己仍然是海外兵團(tuán)的第一名將,仍然是目前海外兵團(tuán)的唯一巨星。
半決賽和季軍戰(zhàn),面對著比自己年輕的朱雨玲和石川佳純,馮天薇都死死纏住了對方,甚至一度開局占優(yōu)。
但最終,還是輸給了時間。
今年馮天薇已經(jīng)三十三歲了,但是我們誰又敢斷言樂樂不會再世乒賽上取得突破呢?
畢竟,乒乓球的歷史已經(jīng)無數(shù)次向我們證明了一個道理:
你永遠(yuǎn)不要低估一顆冠軍的心。
?
5
對于年少成名的冠軍們來說,要么是曇花一現(xiàn),要么是萬古長青。
我想平野美宇對這句話肯定很有感觸。
最年輕的世界杯冠軍,最年輕的亞錦賽冠軍,十四年以來第一位進(jìn)入世乒賽四強的外國選手,玄靜和之后的第一位非中國女單冠軍。
什么叫年少成名,就是十六歲的女子單打冠軍;
什么叫春風(fēng)得意,就是亞錦賽面對國乒一穿三。
如果是別的項目,那么接下來應(yīng)該就是那段經(jīng)典的“升職加薪,拿下賽,走上人生巔峰。”只可惜這是乒乓球。
從巔峰跌落的時間不取決于你,而是中國隊的一票冠軍們對你的重視程度。
兩年的時間其實并不長,但平野美宇一定有種物是人非之感。
當(dāng)然和平野美宇一同長大的伊藤美誠肯定也是感觸頗深。
三年前的里約她拿拍打球,平野美宇拿框撿球,似乎在所有人看來她將成為下一代日本女乒的領(lǐng)軍人物。
可之后的故事卻是接連反轉(zhuǎn),世界杯上平野美宇抓住了二十年來的第一次機(jī)會,費城女子世界杯八強擊敗她以后連勝馮天薇和鄭怡靜成為了二十三年來的第一位外籍女單冠軍。
蚊子再小也是肉,世界杯再不被高手們看重也是正經(jīng)的世界冠軍。
亞錦賽上,平野美宇再次上演奇跡連勝奧運會女單冠軍丁寧,世界冠軍朱雨玲和陳夢三位國乒主力帶走了亞錦賽的女單獎杯,而伊藤美誠卻在武楊老師的麻辣十三削面前迷失沒能晉級八強;世錦賽上人品再次爆發(fā),躲過了木子和陳夢的平野美宇殺入四強,伊藤美誠卻在十六強碰上了13年就進(jìn)過半決賽的朱雨玲。
只不過競技體育誰都無法預(yù)料下一刻會發(fā)生什么?
進(jìn)入2018年,平野美宇面對中國高手們難求一勝,打起自己隊友來也是狀態(tài)平平,而伊藤美誠卻在亞運會后徹底爆發(fā),仿佛開了掛一般,將除了陳夢以外的女乒各位主力在2018年的下半年挨個錘了一遍,瑞典公開賽決賽更是打出了女乒歷史上少見的被橫掃。
當(dāng)然,年輕人終究要交學(xué)費,卡塔爾公開賽和阿曼挑戰(zhàn)賽無論是平野還是伊藤都沒有取得很好的成績。而之后的亞洲杯上,盡管伊藤美誠很想去亞洲杯上和國乒再戰(zhàn)一回,只可惜……
國乒很想打,日乒沒讓來。
于是乎,伊藤在電視機(jī)前看到了自己師姐第五次贏得亞洲杯季軍,也看到平野美宇無緣亞洲杯的四強,而自己只能看電視。
年輕人,未來終究會有你們的一席之地,只不過現(xiàn)在還不是你們的時代。
?
4
十年前,當(dāng)石川佳純打入世乒賽的八強,1:4不敵張怡寧時,人們說她還年輕,她的時代還沒有到;
七年前,當(dāng)石川佳純打入奧運會的四強,1:4不敵李曉霞時,人們說她缺經(jīng)驗,她的時代還沒有到。
于是乎,三年之后又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從張怡寧到李曉霞和郭躍,再到丁寧劉詩雯武揚和木子,再到朱雨玲和陳夢,再到王曼昱,孫穎莎和陳幸同。
從2009到2019,十年時間,國乒推出了幾代球員,純妹就打了幾代。從當(dāng)年年少成名到了如今已經(jīng)是日本一姐,世乒賽的混雙冠軍,亞洲杯的季軍都拿了五個了,可她的時代……依舊沒有到。
鄭怡靜有同樣的感受。
說起來鄭怡靜的出場比純妹還早,甚至可以說比現(xiàn)役的國乒主力都早。薩格勒布世乒賽鄭怡靜就拿到了單打名額,而現(xiàn)役的各位國乒主力能和她相比的算上男隊也只有龍隊可以相比。
只不過相比于石川的年少成名和在中國的高知名度,鄭怡靜卻總讓人感覺缺了幾分運氣和眷顧。
如果說07和09年的世乒賽還算是年輕要交的學(xué)費,那么之后的幾次大賽則是讓人們感慨小鄭的運氣實在不好。
鹿特丹世乒賽64強戰(zhàn),鄭怡靜在先贏兩局的情況下被李佳薇連扳四局,告負(fù)出局。
十一年前的悉尼小有名氣的李佳薇面對名揚天下的王楠交了一回學(xué)費,
十一年后的荷蘭小有名氣的鄭怡靜面對名揚天下的李佳薇也交了一回學(xué)費。
一年后的亞洲杯季軍戰(zhàn),面對同樣的對手,鄭怡靜再交了一回復(fù)讀費。
巴黎世乒賽32強戰(zhàn),鄭怡靜輸給了大她十五歲的老將羨宜芳,女雙賽場上輸給了陳夢和朱雨玲無緣八強。
比鄭怡靜小一歲的劉詩雯進(jìn)了女單和女雙決賽,而鄭怡靜還在為了一張八強門票而奮斗。
蘇州世乒賽16強戰(zhàn),鄭怡靜在武楊老師的十三削面前拼盡全力,仍然止步于此,女雙賽場上鄭怡靜終于見到了三大賽的八強,只可惜對手是那屆的冠軍——朱雨玲和劉詩雯。
2014和2015年乒乓球世界杯,鄭怡靜都是剛一出小組賽就碰上了強敵,一個是純妹,一個是劉詩雯。
里約奧運,簽運終于給力了一回的鄭怡靜第一次來到三大賽的女單八強,但對面站著的是李曉霞。
奧運之后的世界杯,中國女隊和奧運前四全數(shù)缺席的情況下鄭怡靜終于第一次來到了三大賽的女單決賽。
只不過那屆世界杯最瘋的是在里約撿球的平野美宇。
17年的杜塞爾多夫鄭怡靜碰上的正是終結(jié)了石川佳純和馮天薇世乒賽女乒四強之夢的木子。
結(jié)果……不用多說,也多說不了。
足球有阿森納五屆歐冠,三屆宇宙;
鄭怡靜則算是五屆大賽,四屆國乒。
如果用乒乓球圈著名作者全言大大的話說,那就是:
“不要跟姐說經(jīng)歷,姐別的不多,多的就是各種人生。”
和她一代的劉詩雯和丁寧早已榮譽等身,都是在薩格勒布開始征戰(zhàn)單項的純妹已經(jīng)是公認(rèn)的海外天后,而她的真正出名竟然還是依靠總決賽4:3擊敗了伊藤美誠。
說起來,在28歲的年紀(jì)才揚名乒壇的其實有很多人,著名的便有奧地利的野球天王施拉格,希臘的反手之神格林卡。
當(dāng)然,我們有理由去相信29歲的鄭怡靜和25歲的石川佳純可以在世乒賽上取得突破,也希望她們在世乒賽上取得突破。
畢竟,有人驚艷著時光,也總要有人溫暖著歲月。?
?
3
說起來,每個尾數(shù)帶九的年份對于女子乒壇都是有著重大意義的年份,一如我在同人文里寫的那樣是一個時代的開始。
1989年,世乒賽女單四強喬紅陳靜對陣南玄北李,68一代成為了乒壇主角;
1999年,世乒賽決賽王楠對陣張怡寧,拉開了又一個十年的龍爭虎斗。
2009年,世乒賽決賽張怡寧對陣郭躍,張怡寧功成身退留下一個傳說,也拉開接下來幾年間的種種是非糾葛。
2019年,誰又將書寫新的歷史?
我想丁寧肯定無比渴望。
很多人都在爭論鄧亞萍,王楠和張怡寧誰才是女乒第一人?鄧亞萍是僅有的一位單打雙打大滿貫得主,但王楠的世乒賽三連冠和全滿貫和張怡寧的雙滿貫同樣難以超越。
最終,我們等來了第一位也很有可能是最后一位能終結(jié)這個話題的人。
手握七塊女單金牌的丁寧距離前人一步之遙,如果拿下今年的世乒賽和明年的奧運會,那么丁寧將以九塊女子單打的金牌的成績成為世界乒壇歷史上獲得單打冠軍最多的人。
世乒賽三連冠和雙滿貫的成就將無可比擬。
如果成為傳奇的機(jī)會就在眼前,誰會不去做呢?
當(dāng)然有一種郁悶看著同行的好友成為傳奇。
作為朋友,劉詩雯肯定為丁寧的成就而高興;
但也肯定有郁悶。
其實劉詩雯的出名很早,2009年的世乒賽上十八歲的劉詩雯殺入世乒賽半決賽只是輸給了老張,但所有人都對她充滿希望。
畢竟我們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像十八歲的老張那般驚艷。
之后的世界杯更是擊敗了當(dāng)時公認(rèn)的下一代一姐郭躍,拿到了第一座世界杯。
但之后,就是如同噩夢一般的莫斯科。
似乎莫斯科就是終結(jié)記錄的地方,只不過這次被終結(jié)的女乒。
對于小棗來講今年的世乒賽是她追逐大滿貫的最后機(jī)會,畢竟2024年的巴黎對她而言不太現(xiàn)實。
也許我們可能再也不會見到這兩位的巔峰對決,但并不妨礙她們兩位已經(jīng)成了傳奇。
?
2
曾經(jīng)我最愛說也最愛寫的一句話就是:年輕就是資本。
但在競技體育上,大家都是吃的青春飯。
2017年的時候剛拿下世乒賽亞軍和世界杯冠軍的小豬還是都被大家看好的女乒下一代的接班人。
誰能想到不到兩年的時間小輩們就開始了搶班奪權(quán)。
當(dāng)然或許陳夢的感受更深。
我仔細(xì)查過記錄,陳夢上一次贏下洲際大賽或是世界大賽的女單冠軍竟然是在征戰(zhàn)世青賽的歲月。世乒賽輸了一次女雙決賽,亞運會輸了一次女單決賽,亞錦賽輸了兩次女單決賽,亞洲杯輸了三次女單決賽。
對于這兩位中生代而言,丁寧這座難以逾越的高山尚未征服,王曼昱和孫穎莎就已經(jīng)趕了上來。
殘酷嗎?是挺殘酷的,絕對位置尚未到手,競爭位置的就趕了上來。
現(xiàn)實嗎?是挺現(xiàn)實的,畢竟中國最不缺的就是打乒乓球的人。
?
1
說了那么多,寫到最后感覺自己都在說胡話了,但最后還是叨叨兩句。
中國人總希望出現(xiàn)挑戰(zhàn)者卻又希望冠軍都是自己的,誠然,每一位國乒的運動員亦或是冠軍都讓人尊敬,但我們也不應(yīng)該忘記那些和我們激斗了N年的對手們。
沒有她們,可能乒乓球真的少了點樂趣。
最后說一下自己的預(yù)測:我個人認(rèn)為世界實力前四(前提是能打單打,至于為什么,看看15年世乒賽就知道了):丁寧,陳夢,王曼昱,伊藤美誠;實力前八:劉詩雯,孫穎莎,石川佳純,鄭怡靜。
—————————————————————————————————————————
如果總點贊量超過一百,明天給大家放出總結(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