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有所教】(小白速學面試必刷題)
5.學校把學生裸眼視力和身體健康納入成績考核,有人說可以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有人說不具有操作性,問你怎么看?
【審題】
本道題屬于社會現(xiàn)象類題目。題干中給出學校關于成績的有關做法,并給出了不同人關于此事的看法,則考生需要明確對此事的態(tài)度,并針對此事展開具體的分析論證、提出合理舉措。具體如何作答,接下來結合題干詳細剖析。
審題點1:“學校把學生裸眼視力和身體健康納入成績考核”
這句話給出了要討論的話題,近年來許多學生都存在高度近視和身體亞健康的情況,學校把學生裸眼視力和身體健康納入成績考核,其出發(fā)點非常明確,是希望學生能夠重視身體健康,激發(fā)學生鍛煉身體、保護視力的熱情,對于學校為了學生身體健康的出發(fā)點,我們可以給予肯定。
審題點2:“有人說可以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有人說不具有操作性”
這句話給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有的人認為這種方法能夠提高身體素質,這是從學校出臺政策的出發(fā)點考慮,但也有人說這不具有操作性,這是從該做法的效果出發(fā)考慮。那為什么說該做法不具有操作性呢?我們可以剖析其背后的原因,比如每個人的身體素質和視力情況本身就有差異性,針對先天身體較差的孩子來說納入成績是不公平的,即使要將健康指數納入成績,那多少占比較為科學也很難論證,而且身體好壞的數據提供是否會出現(xiàn)權力尋租或弄虛作假的現(xiàn)象,因此這件事情的確在可操作性上是有待商榷的。
審題點3:“問你怎么看”
題目要求談自身看法,則考生可按照綜合分析“提觀點——重分析——抓落實”的思路進行作答排布。在“提觀點”階段,可說明學校的出發(fā)點雖然好,但是的確是存在一定的問題。接下來在“重分析”階段,考生可結合審題點2中的內容,著重分析學校出臺該政策不具備可操作性表現(xiàn)在什么地方。最后在“抓落實”層面,可針對該情況給出相應的舉措,例如學校重視學生的健康教育,增聘體育老師、增加體育課的數量等,學校做好基礎設施建設,為中小學生提供更多的活動場所,以及營造關注健康的社會氛圍,讓全社會都能重視孩子的身心健康。
因此,本道題的答題思路是:首先,提出觀點,指出學校做法的出發(fā)點好,但是不具備可操作性;其次,分析這一舉措不具備操作性的具體表現(xiàn);最后,提出切實可行的舉措,加強對孩子的健康教育。
【思維導圖】

【解析示例】
近年來青少年的健康問題逐漸引起人們的注意,不少孩子小小年紀高度近視,甚至患有頸椎病,高血壓等疾病,孩子是祖國的未來,身體健康是孩子、家庭幸福的前提,需要我們高度重視。在這種背景之下,學校將裸眼視力和身體健康納入成績考核能夠倒逼學生加強身體鍛煉,引起家長、老師對學生健康的關注,其出發(fā)點的確是好的,但是我也認為這種簡單的考核方式并不具備可操作性,原因有如下幾點:
第一,難以保證公平性。身體素質除了與后天鍛煉有關外,很大程度上也與遺傳基因有關,有的學生可能天生弱視或患有疾病,而他們無法通過自身努力改變健康狀況,因此將視力和身體健康納入成績考核對很多人來說是不公平的,也會傷害到這些先天存在問題的孩子的自尊心。
第二,成績占比難確定。學生在學校更多的還是以學業(yè)為主,那么身體素質的分數究竟應該占到總成績的多少才比較科學合理呢,由于學生情況各不相同,這一占比本身難以確定,而如果這個計量方式不科學就會失去其應有的意義。
第三,容易造成權力尋租。身體健康與否需要通過體育測試或是專業(yè)機構的證明來確定,當學生的身體素質成為影響成績的重要因素時,就會有人想方設法走后門開假證明或搞假的測驗成績來提高分數,這就很容易出現(xiàn)弄虛作假或權力尋租,造成社會不公。
因此在我看來,學校將健康納入成績考核的做法并不可取,要想讓孩子們健健康康地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我認為我們還需要做很多:
第一,采取科學的教育方式。一方面,學校應當盡量布置科學適量的作業(yè),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另一方面,學校聘請更多的體育教師和衛(wèi)生老師,增加體育課、健康課的課程數量,為孩子們教授更多的健康知識、鍛煉方法,幫助學生養(yǎng)成健康的習慣。
第二,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一方面,學校需要建設標準的操場、籃球場、羽毛球場和活動室,供學生們在課余時間運動鍛煉。另一方面,政府應當加大健身設施的建設投入,按照群眾需求增設體育館、公園、運動場等場地,為孩子提供更多的健身場所。
第三,營造注重健康的社會氛圍。新聞媒體和有關專家應該大力發(fā)聲,通過微博超話題討論、微信公眾號專題文章、電視公益廣告等形式多宣揚健康的重要性,呼吁廣大家長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營造全民健康的社會氛圍。
【拓展知識】
本題屬于比較典型的多角度社會現(xiàn)象題,考生今后遇到此類問題時,可參考本題的分析維度,在分析論證時主要針對問題進行分析會更好入手,如果有考生想要具體論述學校該舉措的意義,也可對其進行展開論述,之后再論述如何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即可。
【知識積累】
既想讓孩子保質保量完成作業(yè)、提升學習成績,又期盼孩子能夠有充足的睡眠、保證身體健康,在有限的時間內,如何平衡好這兩種美好愿望,成為許多中小學生家長常常糾結的問題。
對這個問題,有的教育行政部門也看到了其嚴重性。例如,浙江省寧波市某地教育局規(guī)定,如果學生的作業(yè)晚上10點還未完成,在家長證明下,學生可選擇不做完剩余的作業(yè)。湖南省長沙市舉行聽證會,決定將城區(qū)小學生開始上課時間推遲半小時,調整至上午8點半,以便讓孩子們早晨能多睡會兒。應該說,這些教育行政部門的措施有很強的現(xiàn)實針對性。中小學生睡眠不足不是個別現(xiàn)象,有關調查顯示,我國中小學生每人平均每天寫作業(yè)時間為3個小時,是全球均數的近2倍;某直轄市有關調研表明,80.4%的中學生每天睡眠不足8小時。據了解,在歐洲,很少有中學在上午9點以前開始上課。
大家公認的是,有付出才有收獲,辛勤的汗水是豐碩成果的必要條件與基礎。學習本來就是辛苦的,要獲得知識、獲得能力,從而進步成長,必須付出艱苦努力。因此,才有古人“頭懸梁錐刺股”“三更燈火五更雞”等等故事,其蘊涵的真理代代相傳,為人信服。這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如果以犧牲學生們的健康為代價,那么,如此得來的學習成績是否可取,就成了一個問號。
睡眠只是青少年身體健康發(fā)育的重要保障之一,我們不能不正視,“小眼鏡”、小胖墩、“豆芽菜”在學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權威統(tǒng)計表明,我國高中生和大學生的近視發(fā)病率都超過70%,近年來還呈逐年增加趨勢。江蘇省2016年學生總體近視率為73.6%,高中及大學學段的近視率接近90%;學生肥胖率和超重率與上一年比略有增高,其中初中階段肥胖率增幅1.2%。國務院醫(yī)改領導小組專家咨詢委員會一位委員指出,我國青少年近視發(fā)病率已經高居世界第一位,到時候,在航空航天、精密制造、軍事等領域,符合視力要求的勞動力都可能面臨較大缺口。毫無疑問,身體健康發(fā)育,既是中小學生個人幸福的基礎,也事關國家、民族的未來。
【相關真題】
(1)某地將“公眾滿意程度”納入生態(tài)文明考核指標。對此你怎么看?(2018年6月21日上午廣東)
(2)當前學校復課復學要求學生戴口罩,家長們議論紛紛,有的家長要求取消體育課,認為戴口罩上體育課對健康不好,有的家長認為應該上體育課,可以強身健體,作為學校負責人,你怎么處理?(2020年5月29日下午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