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頭痛的事
下面子路問君子了。 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子路問,人究竟做到怎樣,才合乎一個君子的標準?儒家對學問道德到了相當標準的人,有一個名稱叫“君子”。你能以非常嚴肅、莊重、恭敬的態(tài)度,修正自己心里的思想和外表的行為,這就是君子。子路說,只是這樣就可以了嗎?孔子說還有,你自己的修養(yǎng)做好了,隨時能夠莊嚴、恭敬以后,進一步要利人、利社會。子路又說,這樣就對了吧?孔子說,這不過是第二步,還要利天下、利百姓(以現(xiàn)在的話來講,就是人民,再擴大就是人類),利益所有的人,這才是君子。不過孔子又補充了一句說,如果自己的修養(yǎng)做到了,能再把這種修養(yǎng),在行為上表現(xiàn)出來,可以利社會、利國家、利世界、利天下,以安百姓。就在堯舜做起來,也不能說完全沒有缺憾,還是可以挑毛病,總難做到十全十美的,何況我們?!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這是孔子有名的故事。原壤是一個人名,根據(jù)《孔子家語》的記載,這個人是孔子的老朋友。 講起老朋友來,常聽到一些人說,張三當官了,架子也大了。我聽見這話就說,不是張三架子大,是你李四不懂事、糊涂。因為張三、李四都是我的朋友,所以我可以這樣講他們。我說我過去的觀念也是一樣,現(xiàn)在讀了很多歷史才懂,一般人都罵朱元璋不夠朋友,當了皇帝以后,把過去貧賤時的一些老朋友,都一個個殺掉。 試翻開歷史看看,是怎么回事?朱元璋當了皇帝,實際上很想念那些當年光著腳板種田,臉上涂了泥巴打架的朋友。他下個命令把這些朋友找來,還給他們官做。這些鄉(xiāng)巴佬,到了朝廷,開了會(上朝)下來,和一些大官們擺龍門陣:“這個皇帝算什么?想當年我還打他屁股哩!”專門瞎扯這些事。朱元璋聽了,自然受不了。從這里可知朱元璋對他們好,可是這些鄉(xiāng)巴佬自己不知道所處的是什么位置。老實說,他們這些人關(guān)起來和朱元璋再打一架玩兒,不給別的人看見,也可以?。〉斨S多大臣面前,擺這些龍門陣,朱元璋怎么受得了!不得已只有殺了他們。人生本來就是唱戲,他上了臺扮皇帝,你在他后面做鬼臉,他的戲還能演?你扮臣子,你只好跪下來“吾皇萬歲!萬萬歲!”還要叫得好!下面還有很多觀眾在看這臺戲,也要為觀眾著想。這也就是朋友之道。 同事也好,同學也好,同鄉(xiāng)也好,位置不同,做法就兩樣。尤其要公私分明,談公事,階級分明,科長就是科長,科員就是科員,該行禮的就行禮,盡管一肚子牢騷、委屈,下了班找一個地方單獨談,沒別人在,這時候恢復(fù)老朋友立場,打一架都可以。 這里就是說原壤在孔子的旁邊,不知道有一個什么動作,總之是不大像樣的。孔子就罵他說,你這個家伙,年輕時對兄弟姐妹不好,沒有友愛,一生之中,又沒有值得稱道的事,人生的成果何在?對人生含糊一世,對自己沒有交代,年紀活得這么大了毫無作為。說到這里,孔子就用手杖輕輕敲他的后腿,當然不是狠狠地打,妙就妙在敲他的后腿。是老朋友,沒有打他的必要,只是打他人生不踏實,腳跟沒有落地,做了一輩子人,只是好比無根的草,與土壤同腐而已。這一段是很有名的,后來常被人們所引用??墒怯行┠贻p人不明道理,就抓住中間“老而不死,是為賊”這句話罵起老年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