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加州大學USC電影制片碩士申請:真實感想

黃同學,北電影本科生,托福98分,申請過程真實感受:
我一直是個比較隨性的人,高三的時候才開始考慮自己未來想干什么,發(fā)現(xiàn)沒什么是我特別想做的。(有理想的朋友不要嘲笑我,這是一個咸魚標準的想法)?
這個時候,我爸爸的朋友推薦說可以學電影,我就抱著試一試挺好玩的心態(tài)開始學,一直試到了現(xiàn)在。其實很多人在大學之前都不知道想要學什么,所以大家都會經(jīng)歷一段嘗試的過程,很幸運,我在這個過程中找對了方向。

后來進了北京電影學院讀書,大學期間曾作為交換生在芝加哥哥倫比亞學院(CCC)學習了一年。那所學校全美排名15左右,電影教學方式和北電有很大差別。
大家都知道美國是沒有藝考的,所以CCC生源的起始水平參差不齊,和北電是沒法比的,但是我發(fā)現(xiàn)到大三后他們的學生水平其實和北電學生差別已經(jīng)很小了,這令人不得不佩服美國的電影工業(yè)及其教學體系下學生的成長速度,所以就想繼續(xù)去美國學習,看看他們的體系能不能讓我成長得更快一些。
在研究生院校的選擇方面,我是非常謹慎的,因為我硬件條件很一般,托福至多只能考到98分,所以選校都比較保守。全美排名前10的學校就申請了4所,分別是USC?,Chapman,LMU和Emerson。我比較看重學校的地點,所以集中申請了加州的學校,心里想的是,萬一我申請涼了,加州好的電影學院比較多還有其他學校的大佬帶我飛。
另外,學習方向也有了變化,通過本科四年的學習,我發(fā)現(xiàn)電影吸引我的不只是藝術創(chuàng)作,更多的是和大家一起合作的過程,所以就從制作轉學了制片。(制作更多和自己較勁,制片更多和別人較勁)
爭分奪秒 全力沖刺
我是從2020年10月12號才找的機構,現(xiàn)在回想起來還真是驚險刺激。最開始在第一家機構,當老師詢問是申請22年還是23年的時候,我就知道我快涼了。
后來又去看了一家比較綜合性的機構,他們給我看的案例屬于那種花了很長時間準備的,與我生死競速的申請情況不太匹配,而且比較重要的是那個機構錄取結果一般。(事實證明我的選擇是對的,那兩個機構今年的錄取也沒有很好)
后來找到美藝,在咨詢的時候,老師分享的一些“極限操作”案例給了我很多信心,了解到他們往年錄取結果很好,有一個之前被USC錄取的大佬也是找的美藝,另外離家比較近,萬一有什么問題可以隨時殺過去。綜合比較下來,還是美藝比較符合我的要求,于是選擇這家機構做了申請。
我的作品集故事靈感來自于日常網(wǎng)上沖浪看的一些熱點事件,故事本身不復雜。(我大言不慚地評價我申請的片子為破產版《我的姐姐》)因為在寫文書的時候有提到過以后想拍一些女性的故事,所以這樣的題材也會讓我所有的材料有一個統(tǒng)一性。
準備作品集的時間很緊,加之我英文也不好,內心很掙扎,好在遇到了高水平的作品集老師(人美心善,個還高)。在準備片子的時候,和老師聊了我的想法,大概就花了三個小時左右,劇本框架就出來了。

這個片子完全是deadline陰影下的垂死掙扎,可借鑒經(jīng)驗很少,屬于USC5分鐘特供短片(因為之前學校拍的片子沒有符合的,所有臨時決定拍一個)。為了趕上deadline我在開始寫劇本之前限制了時長,場景,以及考慮自己制作水平等等因素,把故事的范圍直接物理框死。
在這個框架下拍的故事,想要收獲比較好的結果就是如何講一個清楚的故事變成了關鍵。真人實驗結果證明你把故事講清楚了,簡單的制作也可能得到學校的青睞。(畢竟從沒有劇本到開機只有20天,想大制作也不可能啊)
通過這次申請,自己得到了不少成長,因為我之前一直在逃避寫劇本。但是這次在準備片子時,作品集老師一直都在鞭策我,會各種催我去寫東西,給我的劇本文字進行潤色和修改,幫助我把沒有自信的作品變成“我覺得還可以”。我很幸運能認識這樣一位優(yōu)秀的小姐姐。
文書老師寫作經(jīng)驗豐富,她一直強調文書其實就是在講故事,你需要去找一個切入點去講你自己的故事。所以在一開始,我就給了老師很多關于我的經(jīng)歷片段,由老師幫我組織并找到切入點和主線,最終圍繞著那個主線完成了文書。
和美藝老師的相處是很愉快的,因為我本科學的就是電影專業(yè),所以跟老師之間更多的像是合作,在交流的過程中也會碰撞新的想法。另外,美藝老師大多數(shù)時間能及時回復,這是很大的優(yōu)點。申請的時候學生都是很焦慮的,能及時回復的老師能給學生很大程度上的心理支持??偟膩碚f,交給美藝還是很省心的,從文書到申請都有老師幫你。

除了查普曼大學在wait list中,我已經(jīng)拿到USC、IMU、SCAD、FSU、SFSU和NYFA六所所院校offer,能收到USC錄取,這個結果真是令我喜出望外。這所學校面試官問的問題都比較常規(guī),因為我好朋友在那里讀書,所以當時面試官有和我聊起她。
一開始,我以為面試會很復雜,但是面完后發(fā)現(xiàn)我這的英語還是夠用的(也可能是因為那一年交換的口語buff在),相信大家自信一點的說應該沒啥問題。只要你愿意去交流,我覺得美國學校還是愿意給你這個機會的。
申請建議
說實話,我不是一個很好的時間管理者,畢竟拖到十月底才開始做的申請。如果大家不是像我一樣本科是學電影加上心特別大的話,一定要早開始準備。如果對這方面沒有經(jīng)驗,就盡快找專業(yè)的人咨詢。
愛看電影和想做電影是兩碼事,如果真的想要做電影請強大自己的內心。原因如圖:

我覺得實踐很重要,學理論的同時也要去跟組。跟組或許不能提高你的鑒賞能力,但是可以讓你對自己的能力有更清醒的認知。
如果實在沒有創(chuàng)作思路,可以去各大網(wǎng)站上看看其他人的作品。可能會激發(fā)靈感。不用過分焦慮嘛,總有學上的,實在沒有信心你看看我就好了。
導師點評
對于電影研究生申請的成功,黃同學總是調侃成一個完美的“意外”,但其實這里面有非常合理的必然性:
1.?良好的心態(tài):黃同學,一個清清爽爽的小姑娘,卻是一個隱藏的“段子手”,這源自于她對所見所聞的深刻認知和笑看云卷云舒的良好心態(tài);
2.?盡全力但不苛求結果:黃同學對自己的目標院校有清晰的想法,在前五里面只選了USC和查普曼來申請,也選了紐約電影學院作為保底院校來申請;她對文書等細節(jié)非常細致走心,盡全力但對結果并不苛求,我想這樣良好的氣質肯定也是她最終能打動面試官的主要因素之一;
放松的自己,是黃同學身上最最突出的“標簽”,也是她無往而無不利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