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內(nèi)在的涅槃活出來

除了****以外,還有比較特別的瑜伽。也許奉愛依然不適合你,那么有一些非常小眾化的。因為跟****形成對立面的,有另一個瑜伽——智慧瑜伽。奉愛是有形的上帝,有形的神,他有形象,耶穌是有形象的,佛陀是有形象的。但是有一類人,他不適合有形象的神,他適合非人格神,他適合一個非人格的源頭,它類似于密宗的大圓滿、大手印,最高級別的,也就是他適合皈依于涅槃、那個空性,他認為有形的必須融入無形的源頭。
這非常非常的小眾,它只適合于那些超級智能類型的人,他們的智能可以輕松的逾越過思想的阻攔。當你越過思想,你立刻會達到你的心靈。而在他們的心靈里面,由于沒有思想,不會有形象,不會有一個有形的神,他們達到的是一個無形的神,他們在那個空性里面沉浸。就好像大手印或大圓滿、或者禪宗,保任在空性當中一樣。它沒有方法,它只有瞬間的頓悟,所以它只適合于極少部分人。
還有更多的瑜伽,還有更多的更加小眾的瑜伽,就不在這里提了。相對來說,我們講的是比較主要的幾個類型。
最后要說的是,我們需要把這些類型糅合起來。怎么樣糅合起來?無論什么類型,如果總結(jié)的話,你會發(fā)現(xiàn),其實只要做兩件事,你的內(nèi)在朝向神,無論這個神是人格的、非人格的都可以;而你的外在,要在你的生活當中表達出你的神。只有這樣,你才是平衡的。一個只是朝向內(nèi)在神性的人,他將是很不平衡的,他將成為一個瘋子般的瑪司特,他將遺忘世界,他將成為瘋瘋癲癲的人,所以這并不平衡,這是一種靈性的岔路。
平衡的意思是,當你內(nèi)在找到你的源頭,你必須在你的外在表達出你內(nèi)在心靈的高度。當你與人接觸的時候,當你面對這個世界的時候,你是如何表達的,你是如何回應(yīng)的?當有人謾罵你的時候,你是如何回應(yīng)的,你以你個性的方式回應(yīng),還是以你經(jīng)驗到的那個神的慈悲跟愛的方式、以及智能的方式來回應(yīng)?你如何回應(yīng),這就是所有人要做的。
這就是大乘菩薩道,他不像羅漢道一樣,他只追求涅槃,只追求內(nèi)在的神,遺忘世界,而且要徹底的、盡快的脫離這個世界,他不要呆在這,要盡快的解脫。他不是,大乘菩薩道是達到了內(nèi)在的涅槃,但是卻留在這個世界,他回來了,并且把內(nèi)在的涅槃表達出來,表達給每一個人,讓他們知道他們的內(nèi)在也有這個涅槃。這個是很珍貴的,很難得的一個經(jīng)驗,它更加完美。一個這樣能把涅槃表達在他日常生活當中的人更加的完美,一個有這樣人格的人,注定是一個美麗的人。
所以,我們最終要講到的凈化,無論是哈達瑜伽、山卡拉、奉愛、智慧瑜伽等等,各種 各樣瑜伽的方式,它最終要達到的目的,就是把你實現(xiàn)的內(nèi)在源頭表達給這個世界,表達給你遇到的每一個人,這樣你就成為了一個菩薩——活著的菩薩。你不需要頭頂背后有圓光,你不需要踩在云朵上,你只是一個普通的人,但是你的內(nèi)在,你整個生活展現(xiàn)出來的,就是一個圣者的容光,一個菩薩該做的事,非常美麗。如果你能夠成為一個菩薩,你真的非常美麗。就好像濟公一樣,他一定是一個大乘的菩薩。
摘自《夕陽問答》023? ?夕陽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