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沖并非卒于建安十三年,而是十五年


《倉舒誄》:建安十二年五月甲戌,童子曹倉舒卒(207年,唯一帶日月的記載)
《三國志》“吾悔殺華佗,令此兒強(qiáng)死也?!?華佗早于曹沖亡)
《太平御覽》司馬景王嬰孩時,有目疾,宣王令華佗治之,出眼瞳,割其疾而內(nèi)之以藥。(司馬師出生于208年,此時華佗尚在)
《三國志》:年十三,建安十三年疾病,太祖親為請命。及亡,哀甚。(208年,一說上文十二年應(yīng)作十三年)
《零陵先賢傳》:太祖愛子倉舒夙有才智,謂可與不疑為儔。及倉舒卒,太祖心忌不疑,乃遣刺客殺之。(周不疑當(dāng)于208年九月歸曹,此時曹沖尚在,不是五月卒的)
《倉舒誄》曰:惟建安十有五年〖《類聚》“五”作“二”,誤?!轿逶录孜?210年)
原女早亡,時太祖愛子倉舒亦沒,太祖欲求合葬,原辭曰:“合葬,非禮也。原之所以自容於明公,公之所以待原者,以能守訓(xùn)典而不易也。若聽明公之命,則是凡庸也,明公焉以為哉?”太祖乃止,徙署丞相徵事。(曹沖去世接著邴原為徽事,沒有別書異年)
《獻(xiàn)帝起居注》:建安十五年,初置徵事二人,原與平原王烈俱以選補(bǔ)。(邴原于210年為徵事)
一般常認(rèn)為曹沖以建安元年(196)生,建安十三年(208)卒。實(shí)際通過以上文獻(xiàn)可知乃建安三年(198)生而建安十五年(210)卒。由于此一發(fā)現(xiàn),華佗和周不疑的卒年也可往后推。
百度百科仍保持此錯誤不改,不知誰能改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