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弱智變?yōu)樘觳藕笤俣人ネ说那酃适?,心理學相關科幻小說

? ??????由黑暗走向光明,又由光明回到黑暗。正如主人公查理·高登所的經(jīng)歷,天生低智力的他經(jīng)歷手術使智力迅速提高,甚至超過一眾研究者成為天才,卻又因手術的缺陷,再度變回弱智。
? ? ? ??《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講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而“阿爾吉儂”則是在查理之前接受手術的小白鼠的名字,阿爾吉儂預示了查理的結局,也是與查理命運相連的兄弟。
????????在我看到的關于這部小說的感想中,大多數(shù)都會提到柏拉圖說的一段話,這是作者在正文之前的引用。在這里我也摘取一句,畢竟這可以說是對這本小說最佳的概括了。
任何有常識的人都會記得迷亂的眼睛可以區(qū)分為兩類,而且是由兩種原因造成的;不是自光明進入黑暗,就是自黑暗進入光明。? ? ? ? ? ? ? ? ? ? ? ? ? ? ? ? ? ?————柏拉圖《理想國》

? ??? 我們不禁會想,查理·高登在黑暗與光明之間來回時,他的眼睛是否會因不適應光明而迷亂,又是否會因退回到黑暗而憂郁崩潰,在他處于光明的那段時間里,他又體會和發(fā)現(xiàn)了什么?
? ? ??《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是一本科幻小說,也可以說是基于心理學的推演。看前一半,更像是一個對查理心理變化的推演,而后半部,走向毀滅的悲劇的時候,透過潛意識找到自我,與智力衰退斗志,又是如此打動人心。

《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與心理學
? ????這談論讀完本書的感想之前,讓我們不妨來看一看心理學和“弗洛伊德主義”。
? ????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接觸過或多或少的心理學知識,做過某些心理測驗。即使沒有詳細的了解,我們看似“原生”的觀點或許也和某某主義十分相像(人們領會到的東西都是共通的嘛,不過大多數(shù)情況還是是這些知識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在讀《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我們不免會覺得有些熟悉。 另一方面,《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的作者丹尼爾·凱斯在大學曾主修心理學,在這本書之后也創(chuàng)作了許多關于多重人格的作品。
? ? ?所以我趕緊跑去圖書館挑了一本最薄的科普讀本,摘出來這樣一段內容(有簡化):
為什么你(也許)是一個弗洛伊德主義者?
下面是你可能堅持的一些信念:
1.小時候寬厚、有序的看護,可能為幼兒身體和心理成長提供積極環(huán)境。相反,過于壓迫和壓制會帶來負面影響。
2.回顧個人發(fā)展史和環(huán)境因素,嚴重的創(chuàng)傷會促使某些心理生理癥候發(fā)展。
3.夢帶有一種重要的心理信息。
4.性和競爭對抗在事物中占有重要地位。
(《弗洛伊德》[美]?邁克爾·S.特魯普著?李超杰譯)

? ? ?在這本小說里,我們可以看到,童年(過去)是如何影響到人格的形成的,“天才”查理與“弱智”查理的兩種人格,查理如何在潛意識和夢境中,回想起童年的記憶,找回過去的自己,了解現(xiàn)在的自己為何是這樣的緣由。
? ?

? ? ??讓我們再回到小說的內容,查理·高登在黑暗與光明之間來回,在我看來,他逐漸認識了世界,尋找到了自我,并且體會了愛。
認識世界
? ? ??弱智的查理是一個幸福的人,他三十二歲,即使身邊的人都戲弄他,查理也認為他們都是最好的朋友,露出善良而真誠的笑容。但當查理變聰明后,一切都不同了,他明白了周圍的嘲笑和戲弄,仿佛一瞬間失去一切,進而變得暴躁和多疑。
? ? ? 智力的急劇增長,帶來看待世界的急劇變化,這一切本應在成長中用很久來慢慢適應,他卻一下子就要接受一切。由黑暗走向光明,他的眼睛因不適應光明而迷亂。
? ? ? 他認識到周圍的人不都是朋友,發(fā)現(xiàn)周圍竟然有那么多不正確的事,明白那些教授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而只是在乎憂名利普通人。查理認識了世界,但走進這個光芒普照的世界,卻也給了他更多的痛苦,讓他變成孤身一人。不過,我想即便如此,在經(jīng)歷一番之后,查理雖痛苦,卻不會后悔。因為這里是現(xiàn)實的世界,不論是對小孩子還是現(xiàn)在的查理,都需要名為成長的適應。
尋找自我
? ? ??在夢里,在回憶里,查理開啟了或許由于痛苦而藏到潛意識深處的過去記憶的大門,這也是小說著力描寫的一部分,在那些浮浮沉沉的記憶里,我們和那個變聰明的查理一起,從第三人稱視角,見到過去那個幼小的查理。
? ? ? 或許促使查理拼命想要變聰明的是為了讓他的母親開心,現(xiàn)在查理邁不過去的坎都是來自童年的創(chuàng)傷和陰影。
? ????變聰明后的查理來說,自己絕不是被創(chuàng)造出的某個物件,不論是現(xiàn)在的他還是以前的他,都是活生生的人。他想知道自己存在的意義,想知道自己的過去和未來。
? ? ? 最終,他找到了過去的自己,見到了家人。我們也明白了,過去是如何造成了現(xiàn)在的查理的。
體會愛
? ? ? 變聰明的查理,與在智障班教課的凱妮恩小姐相愛了,從開始不成熟的像個孩子,到克服童年母親禁制的陰影,他終于了解了愛。在這里作者的寫作十分的理性,似乎并不過于渲染愛的高尚與偉大,相愛就是這樣一件解釋不清的事情嘛。為了凱妮恩小姐,他也拼命對抗智力的衰退。
? ? ? 尋找家人,查理原諒了給予自己傷害的母親,那單純的渴望父母的愛的查理,仿佛從以前到現(xiàn)在都一直在這里。
??? ??但當讀到查理智力衰退到幾乎忘記一切時,他又恍恍惚惚到了凱妮恩小姐那里上課這一段,真的讓人十分難受。
我說,嗨凱妮恩小姐,我今天來上課,但忘了帶課本。
??? ??

? ? ? 不知道是否可以這樣理解,變聰明后查理的目的和動機:
? ? ? 1.對他接受的手術相關研究結果的探尋,也是為自己未來的探尋。
? ? ??2.對自我存在的尋找與證實,為了尋找自己的過去。
? ? ??3.對科學發(fā)展、自己同樣命運的人、社會的貢獻。
? ? ??智力開始衰退:
? ? ??4.為了愛的凱妮恩小姐,拼命想對抗智力的衰退。
? ? ? 5.不屈于既定的命運而抗爭。

? ? ??當看完整個故事,再回過頭去看最開始的部分,聽到查理一遍遍地說想要變聰明,真的讓人感到陣陣的心酸。
? ? ??我們可以大概能得知查理·高登最后的結局,但人與老鼠不同,如今的他和新的動機,能否止住最后的智力衰退?我們不得而知,甚至據(jù)說有某部電影,讓他在最后恢復了聰明,但我相信這個構想只是一個美好的夢。到頭來,查理幾乎沒有改變任何事情,除了貢獻出了“阿爾吉儂·高登現(xiàn)象”的研究,最重要的不過是找到了自己,讓他在最后的幾個月里閃現(xiàn)了光芒,我不知道查理的智力能夠維持多久,直至他死亡,但最后的最后,透過潛意識里童年的記憶,他找回了自己的過去和未來,他是一個完整的人。
我今天做了一件很笨的事,忘了自己已不是凱妮恩小姐成人智障班里的學生,竟然還跑去她的班級,坐在我以前的老坐位上。她看到之后,表情很奇怪,問我說,查理,你這陣子跑去那里了。我說,嗨凱妮恩小姐,我今天來上課,但忘了帶課本。
她聽了以后,哭著跑出教室。
我不明白自己為什么會在度便笨,是不是因為我做錯事了,還是因為我不夠用功,或是我被下咀咒了,總之,不管是什么原因,我都會用功努力學習,讓自己便聰明一點,認得所有的字。我記得讀過一本封面被撕破的藍皮書的美好感覺?,F(xiàn)在閉上雙眼,那個撕破書的人就出現(xiàn)在我眼前,他看起來有點像我,只是看人的樣子和說話的表情有些不同,所以我想他應該不是我,因為我覺的我好像是透過窗戶看到他。
如果有時間,請幫我放一些花在后院阿爾吉儂的墳墓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