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說一,《風起洛陽》中的百里弘毅你真的看懂了嗎?

即便你還沒看過這部劇,但一定聽說過它或者看過有關這部劇的各種宣傳:海報、視頻、評價等等,且?guī)缀跛械慕裹c都集中到了王一博身上,沒辦法,誰讓他流量大呢?
此劇由馬伯庸的最新著作《洛陽》改編而來,但因其并未出版發(fā)行,故所有人物全靠放出的物料自行腦補。這才剛播完八集,在沒有原著小說加持的情況下,就開始噴他面癱、木訥、毫無演技等等,想問這些人,你們是真的看劇了,還是真的知道百里弘毅什么樣子?


百里弘毅,工部尚書次子,世家出身,木石心,異稟人,愛美食,擅推理,凡書必通,凡術必解。無意仕途,隨心灑脫,被人敬而遠之。自我,不考慮他人感受,有想法直說,無關事不做。唯一的原則是“只做正確的事兒”。
在眾多人物分析中,以上可以說毫無異議,唯一分歧點在于:武力值是負數(shù)還是身手也還算可以?
僅目前來看,還沒看出他有什么武功,當然也不排除還沒有需要他出手的地方,那就繼續(xù)靜觀其變。

有人苦大仇深,有人身居要職,有人要從自己的世界里走出來。
沒錯,這就是故事的三位主角。角色外放的,怎么演都行,情緒大開大合還是瞬間變臉或是武力值全方位輸出,爽就行了。(沒有說其他演員不好的意思,就是相對百里君而言,角色是外放型的。)
唯獨這所有情感都藏于內(nèi)心,或者說是一開始都不知道情感為何物的百里弘毅最不好發(fā)揮。
百里弘毅22歲了,一直醉心于書、術與美食之間,對童年的玩伴都沒有任何的非分之想,只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不能自拔。

這樣的人,對外部世界的感知是遲鈍的或者說是無感的,風吹雨打有老爹扛著,飲食有下人照顧著,付錢都不用自己親自掏兜兒。那些人情世故于他而言,都是可以忽略不計的。他只要說想說的話,做想做的事兒,就行了。
至于自己說話或做事會引發(fā)什么樣的結果,這些結果又會造成什么樣的影響,自有其他人處理,與他無關。
天才,都是有缺陷的。所以,你看到他裸辭,看到他去聞婦人的頭發(fā)香氣,看到他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說,完全不顧忌世俗眼光、人情往來。

但自幼的飽讀詩書、鉆研技藝,又讓他分得清什么是正確的事兒,他可以“舀湯救人”,也可以“解剖父尸”,更可以不顧自身安危充當誘餌。家破人亡之下,人,開始逐漸成長;情感,才開始逐漸豐盛。
有了以上的認知,我們再來看王一博的表演。
初識,世家公子的貴氣、雅致一覽無余,“尚可就是尚可”的直言不諱,一下子就把百里弘毅的“社交叛逆癥”立起來了。
后面,對父親的先辭后說、拂袖而去、被打后的擺弄“玩具”、接親時的口無遮攔,活脫脫就是一個“因寵而驕”的臭小子,所有情緒都在臉上,心無半點城府。

一時驚變,家里的大樹傾覆,失去親人對他意味著什么,他應該都還不清楚,更不用說要有什么激烈的反應。
但聰慧如他,很快發(fā)現(xiàn)事情的蹊蹺,探尋真相,變成了支撐著他向前走的一腔孤勇。他要做“正確的事兒”,他也要讓父親瞑目。
于是,這個不諳世事的青年,也開始有了算計,他用最短的時間探知到了其他兩位主角幾次三番才查到的結果。至此,“神都小分隊”組建完成。

王一博較好地把握住了百里弘毅的人物狀態(tài)與內(nèi)心世界,你能看到這個人物在情緒上的轉變與遞進,實在是可圈可點,讓人欲罷不能。
流量不是原罪,流量大,也不過就是代表人氣高,無關其它。
演員的成長,需要時間與空間,在演員這條道路上,王一博一直在進步,百里弘毅值得你期待。
今晚,繼續(xù)關注“神都小分隊”,看他們?nèi)绾纹瓢附饷?,拯救神都洛陽?/p>
(注:圖源網(wǎng)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