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御九界之仙古狂濤大結局:大型的車禍現場,最后的退坑狂潮,大家都未能幸免!

到底是從什么時候開始,金光與戲迷兩者之間的距離變得越來越遙遠了?
為什么仙古狂濤這一檔戲會是金光有史以來最爛的一檔戲,它明明畫面一級棒,怎么還能夠被觀眾罵得這么慘?
難道是戲迷太苛刻了嗎?戲迷需不需要檢討下自己?
當然,我最后想說明的是:為數不多的觀眾會出走,不會只是因為一檔仙古狂濤。但是仙古狂濤加速了金光的衰敗期,這點已經是毫無疑問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誰偷走了英雄?──俏如來、六合、神蠱溫皇
舉這三個例子無非是要極大化三種標簽:俏如來為串檔主角、六合是本檔主角、神蠱溫皇金光人氣王之一。
但在仙古狂濤中,俏如來的表現可說是十分勉強(天龍幫之局?黑水城情勒之戰(zhàn)?擺渡一念最終戰(zhàn)?)甚至從天龍幫之局后,根本直接陷入荒腔走板的格局。觀眾不禁要問:那個在鬼途奇行錄掀開閻王鬼途的智者哪里去了?
如無智商,口才尚在,也能保文戲平安。但,俏如來與君子儀為了破解擺渡一念的對話,讓人也不禁要疑惑寫對白本的編劇是否胸無點墨:
俏如來:你的信仰為何?
君子儀:擺渡一念就是我的信仰。
俏如來:你的信仰為何?
君子儀:九界合一、萬眾一心、仙島大業(yè)藉由我手完成,就是我的信仰。
俏如來:再問一次,你的信仰為何?
(君子儀沉默)
俏如來:你所說的,不是信仰。是私欲、是殺戮、是以大義為名所包藏的禍心。
君子儀:是人就難免會有私心,附加在信仰之上,非信仰之過。墨家的所作所為,難道不也是用大義所包裝的甜蜜毒藥嗎?墨家不是一直希望天下止戈,創(chuàng)造大同世界嗎?這跟仙島追求,并無不同。臣服吧,歡迎你加入仙島的信仰。

真正的策戰(zhàn)《戰(zhàn)血天道》的黓龍君做了很好的示范,一個假還魂的角色如何透過墨蒼離的邏輯去說新的臺詞,或在正確的地方使用以前的名句。
并不是只要激辯,上來就套以前的經典格式,戲迷就會尖叫嘶吼。不是這樣的,請不要看不起戲迷,也請寫劇本的人先尊重自己作為編劇的尊嚴。
俏如來的問題已經非常嚴重,六合更不必多說,一個背負各種期待視野進場的經典重啟英雄,如今卻虎落平陽,人盡唾棄,角色何辜?一個高人,好端端卻修練了心宗的武學,要忍那千羞萬辱,連墨家九算也騙了個去;武冠七王,不夠激勵人心,最后安了判天族設定。仁俠不足,要請神仙來補。補過了頭,下次是否要飛奔宇宙?

至于那些年,被偷走的神蠱溫皇,我想說的其實是他悲劇性的造型。那迷一般讓觀眾目不轉睛的鬢角,難以忽視的眉毛,走鐘的神韻…….任何一個字眼,都無法精準描述這一版神蠱溫皇那模糊的魅力。

戲里就是智者把智者來寫,軍師就軍師,君王就君王,但那些都不是「角色自己的反應」。如果我們仔細回想這一檔戲,到底有什么核心,其實說不太出來。不過,有時也是能夠在一檔戲里面找到自己喜歡的角色。比方齊神箓曾是金光最無聊的一檔戲,但慕容煙雨、慕容寧還有慕容勝雪卻非常鮮明。
想到慕容煙雨,會想到「侵汝母之穴也」
想到慕容寧,會想到「十三叔宣布,你已經死了」

這檔的七王,本來應當透過擺渡一念、信仰的關鍵字,來說「他們是什么樣的人」,因為我不認為一個普通的歷史文本可以有巨大的作用能夠達到這件事,除非他們本身就是狂熱的民族主義者。但看完整檔,開陽的「不希罕啦」你依舊不會知道到底在不希罕什么。司馬家的人都這么自我抬舉?
孤芳君本來線很長,有鹿家的伏筆卻被該死的苗貍一刀送下地獄。本來要靠他逆轉開陽的印象,但他直接在苗貍面前成為不明所以的愚忠。
十雪天子,他愛的到底是幽蘭還是六合?
羿鬼晨我就不說了。任孤沉究竟出來做什么?送王骨嗎?他不是跟十雪還有那把刀的賬目要算?苗貍是下令鬼市逃跑的那個人嗎?他怎么五刀內秒了開陽武曲?君子宿、金蹄戰(zhàn)馬是唯一正常的角色。不過這種正常,也只是對比其他角色的失真,而不是他們在嚴格意義上特別出彩。

從齊神箓的軟疲,觀眾壓抑的心就鮮少得到釋放。戰(zhàn)血天道本應是一出可圈可點的杰作,但兇燕、仙島的強制進場,卻讓這檔戲原本應該有的絕佳印象,被褫奪成荒謬絕倫的困惑感。觀眾的壓抑遂成為了一種近于恨意的焦慮:為什么只差一步就能回歸初心的作品,我還是看了個詭異的寂寞跟空虛?
于是大家?guī)е@一份困惑,來到了仙古狂濤。后來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這確實不是仙古狂濤拍爛才造成的效果,而是本來就逐漸在流失的戲迷,被仙古狂濤真的刺激到了:
以前金光引以為傲的細致布局、只要不死必有伏筆、要死也一定充滿意義、角色隨著觀眾一起成長、人之間最大的沖突是立場跟理念、所有的侵略都必然源自一個初衷(如:元邪皇)……

如果編劇很簡單,觀眾也不用這么辛苦──金光戲迷的無所適從改設定不尊重的豈止是昔日編劇,最大的羞辱感還是回饋到了戲迷身上?!焊脑O定』是一個非常粗暴、簡單、卻最廉價的方式。一個有專業(yè)素養(yǎng)的編劇應該是建立在『原有的設定』上去『寫出自己的劇情』。仙古狂濤卻不斷用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要告訴大家我們有在尊重設定。這就像是把一種自我安慰強制擺渡一念給觀眾。
這一檔里面我們一再驗證了金光是如何看輕編劇這個職缺,我相信就算三弦工作室已經寫不出原本的經典跟水準,也絕對不會端出27集以后令人噴飯的搞笑收尾。俏如來,斬武道你又能開了?又要改設定了是嗎?最后又要說「我是尊重原設定寫的」,我想戲迷的反應大多都是:「又來了,最好是?!?/span>
之前就曾說過,喜聞樂見金光組織自己的編劇團隊,但是為什么金光總是可以招到這種夸張等級的編劇進來?如果編劇真的能輕松寫意就能做好,觀眾真的不會看得這么辛苦。有些人甚至把編劇當成非常神圣的職位。默蒼離是隨便一個路人就能寫出韻味的嗎?赤羽、溫皇只要賣腐就可以了嗎?遙星、旻月只要能打贏徐福就OK了嗎?這應該不是重點吧?因為他們都太立體了所以編劇才會成為讓人欣羨的職業(yè)不是嗎?

三弦當年能寫出九龍變等作的經典,盡管有些戲迷不喜歡,在金光風雨十年里依舊是最強盛的那幾年,這是鐵錚錚的事實。再怎么厭惡、丑化他,我都不覺得這件事會被動搖。回歸初心,請問到底要回歸哪一顆初心呢?有人還要尊重編劇嗎?還是但凡編劇作了一點功績,都會被灰飛煙滅?
三弦離開以后,我們看見金光想要的,似乎就只是看偶就能高潮的戲迷。想到這里,我終于知道為什么我會被這個問題解決。
追金光二十來年了,從《云州大儒俠史艷文》ATV版開始入坑,當時深受這種儒家思想的影響,逐漸成為金光的鐵粉,再到現在如同失去夢想的社畜。
東皇戰(zhàn)影看三弦出來擔戰(zhàn)火,聽了一次要回歸初心。
齊神箓作表現不佳無趣,也聽了一次說要回歸初心。
這次仙古狂濤寫得也夠難看,最后還是要聽到那句回歸初心。
二十年了。曾經入坑的戲迷再怎么說也是看某一群編劇寫的劇走來的。
現在他們離開了,接手的人也不見尊重。我都不知道原來把七王用這種方式送下去也能被叫做尊重。

不覺得這種評價其實很嚴重嗎?初心到底是什么?
手游嗎?鐵桿子戲迷的錢也許是撈不完的,畢竟手游做得那么low也有人買單;只是流動與有潛質的戲迷們早就行至邊緣,頭也不回地離開。
仙古狂濤這場大型的車禍現場,沒有一臺車子(角色)是完好無損的。被波及的受害者(觀眾)趕忙離開現場都已經來不及,只有車子的相關人(老板、團隊)急著跳進火坑,執(zhí)迷于火的人(鐵粉)站在旁邊,凝視著這一場劇烈的花火,說:「你們看,那不是很美嗎?」
不,那不是美──那是關于美好事物,最后能綻放的曇花一朵。且看且珍惜,每個戲迷都是金光布袋戲文化的傳承者,因為這份熱愛才支撐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