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中國農村拍出北歐農場的感覺

研究課題:如何把中國式農村拍出北歐農場的感覺
關鍵詞壹:木頭、天然
天然這個關鍵詞在農村應該是最不缺的,各種自然景觀,野花野草……大家吃著自己種的糧食、蔬菜,自己喂的豬鴨魚……空氣自然也是比城里要好得多。這些東西都是可以成為我們制作飯菜,還有拍攝中非常獨特的元素。
下面這一組跟木頭有關的主題,是預謀了一段時間,所以帶的道具都有考慮和木頭的質感搭配。

中國的木頭和外國的木頭,咱們不是行家自然分辨不出來的。所以,要說這是北歐得木頭也是可以的。
配上一條民族花紋的圍巾,保暖的同時還能成為照片里非常出彩的一部分,一下就可以把整個畫面調性拉到異國風情。

薺菜花在旁邊的山上摘的,這種道具就是自然給予我們的饋贈,摘一小束當作道具就是自然風最好的搭配。

道具不夠,近視眼鏡也是很好的


牛仔褲、樹皮、木頭的質感妥妥的歐美LIFESTYLE。




拍攝靜物或者美食思路極為重要,有的時候也許是從某種食物開始,也可以從道具開始,場景開始……有好的思路,就能更好的通過自己的視角拍出自己想要的東西。
關鍵詞貳:老房子
新農村的建設如火如荼,大家的居住條件都得到了質的飛躍。好在很多人家都是在新房子的不遠處,還留著以前的老房子。
而這些石頭或者泥堆砌的老房子,經(jīng)歷了歲月的磨礪,越發(fā)的充滿故事。
這一組是在我老爸的老房子拍的,因為長年未住,也沒人修繕,房頂上的瓦片都掉了一半,還長了很多雜草。不過,這個石頭墻和生銹的鐵欄桿窗戶,卻特別適合拍攝。

來二伯家的時候,就帶了個黃銅燭臺,其它什么道具也沒帶。就在二伯家翻了一本《黃鱔養(yǎng)殖技術》,還有個破掉的老花鏡。都是舊舊的東西,也很適合搭配在一起。如果是一本外文書,整個畫面應該會顯得更加的北歐感。


這個小茶杯是到鎮(zhèn)上的商店買的,很便宜,但是實實在在。飄落在窗臺上的竹葉,也能很好的述說故事。
下面這張是在豬圈拍攝的,豬還在旁邊圍觀,哈哈哈。
關鍵詞叁:田園生活
這兩年最流行的一種生活方式,自然就有田園佛系。作為一個還在打拼的人,平時也沒這么多時間享受田園的生活,回了鄉(xiāng)下自然得好好感受一下。
自己割的菜,自己砍的甘蔗,提上一壺水,泡上一杯黑咖……就去釣魚了。釣不釣得上魚不是關鍵,畢竟醉翁之意不在酒,享受這悠閑得氛圍才是最重要的。

豬油花卷也是我對老家得念想之一,每次回來必吃。





有圈友說我不管用什么器具拍出來都是逼格滿滿,這也就達到了我的拍攝目的。圖上的不銹鋼壺和杯子也是在鎮(zhèn)上得集市買的,和這個大環(huán)境融合得很好,所以也會覺得好看。

最開始玩食拍,覺得器具好看很重要,現(xiàn)在卻覺得搭配更重要。什么樣的環(huán)境搭配什么樣的器具,沒有難看的東西,只有適不適合而已。
這個時候哪怕是鐮刀上的土,也是一股文藝氣息。

關鍵詞肆:陽光
感恩春節(jié)這幾天沒有下雨,也就順利折騰,不然只有呆在屋子里嗑瓜子。
初四這天陽光格外得好,爬上了之前帶著蓮妹兒和大黃狗一起偵察的小山坡,來一場野餐。小姑、弟弟們、弟妹、還有幾只小猴子都加入了這場曬太陽的野餐活動。
在陽光下春天的氛圍是不是撲面而來,畫面感好的不要不要的。這片空地上長滿了嫩嫩的清明草,大家一邊吃著東西一邊還在摘野菜,晚上的晚飯也有了著落。

不知名的小野花,就這樣靜靜的就很美。

陽光這東西全地球共享,這些在我們身邊看似最不經(jīng)意,卻是最好的道具。

這次回老家最大失誤,沒有帶上小紅鍋,沒有辦法自己做有太多食物,下次吸取教訓。
多拍拍自己的腿、腳……這種第一人稱視覺也會讓看得人很有臨場感。


用茶壺自拍也是自帶魚眼效果。

關鍵詞伍:順不走的就拍下來
這個鐵簍子喜歡啊,就是太大,二伯母愿意給我,家里也沒地方放。那就帶著幾個小猴子去拔蘿卜,水靈靈的新鮮蘿卜和鐵簍子也是一對好CP。




大螺絲釘是我爸廠里機器的備用件,還是本著帶不走的就拍下來原則,折騰到底。如果是一杯拉花的意式咖啡就更棒,可惜自己現(xiàn)在還不會咖啡拉花,今年的學習項目之一,必須完成。




過年在老家的幾天當然還有一些隨拍,吃個包子饅頭,追雞鴨,撿個雞蛋什么的,都可以成為我們拍攝的題材。



自從愛上了攝影,感覺身邊的東西都可以成為拍攝的題材,看待世界的眼光也在不停變化,這就是心中有愛的感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