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勺子》,原來勺子竟是我
這周看的電影是《一個勺子》。

陳建斌,是這部電影的導(dǎo)演兼主演,又一位演而優(yōu)則導(dǎo)的藝人。之前看過他的《甄嬛傳》、《喬家大院》都是好戲。
陳建斌和妻子蔣勤勤在戲外是夫妻,在戲里也演一對兒夫妻,拉條子和金枝子。

一天拉條子在外找人討錢,被一個勺子跟上了怎么也甩不掉,就這樣一直跟回了家。
勺子就是傻子,我在武漢讀書時就聽過,沒想到在大西北也有同樣的說法。

為了甩掉勺子,拉條子想盡了辦法,甚至把勺子帶到很遠(yuǎn)的地方,自己都差點回不到家,結(jié)果一打開家門勺子竟然比他早回來了。
勺子找到警察局,警察沒辦法,找到他的債主,債主也沒辦法,最后想到了告示失物招領(lǐng)。

這里引出另一條故事線。拉條子的兒子是個很聰明的孩子,只是太聰明了犯了法,被判入獄5年。拉條子找人花錢減刑,說好5萬塊減1年。結(jié)果湊出了5萬塊,但兒子刑期卻沒減下來。
大頭哥自稱是把錢送出去打通關(guān)系了,沒辦到不是他的問題。拉條子天天找債主大頭哥討債,就在這時遇到了勺子。

失物招領(lǐng)貼出后沒多久,有人找上門自稱是勺子的兄弟,當(dāng)天就把勺子領(lǐng)走了,并且硬留下幾百塊錢感謝費(fèi)。
兩口子一邊懷念勺子,一邊拿著這幾百塊錢不知道怎么辦,這時又有人找上門說是勺子的親人。拉條子被人說成把勺子賣了換錢,只好花錢消災(zāi)。

這樣前后來了三撥人,都自稱是勺子的親人。拉條子才知道是被騙了,但他怎么也行不通,為什么這么多人想要個勺子。
無計可施的他又是躲躲藏藏又是找人想辦法,這不又找回了大頭哥。大頭哥以為拉條子是變法子討債,煩不勝煩的他認(rèn)栽拿出自己的5萬塊錢硬給拉條子。

最后,拉條子拿回了5萬塊錢,兒子也減了刑,好像傻人有傻福一樣,折騰一通落了個happy結(jié)局。但怎么也想不通的拉條子仿佛陷入了死胡同,戴上了勺子的帽子,被路過的小孩子們當(dāng)做勺子一樣丟雪球。
到底誰是勺子?

一個表面的勺子,沒有自己的認(rèn)知,找不到自己的人,只知道吃喝睡覺,其他一概不通。

另一個勺子就是拉條子,莫名其妙拾了個人回家,白白養(yǎng)了好幾天,好不容易送走又惹上麻煩,本不富裕的他還添了不少錢,連累妻子天天過的心驚膽跳,這不就是個勺子么。

村里人都說拉條子是個好人、老實人,可好沒用啊,兒子進(jìn)了監(jiān)獄,一個人日子也不好過。連他自己都說,說我是好人不就是在罵我嗎?

好多人也評價我是個好人、老實人,可我走出校門多年,一事無成,連個女朋友也沒有,背負(fù)了一身債,工作加班是常態(tài),有點時間不是宅家就是逛個公園,沒有花紅酒里,更沒有不良嗜好。這些為我換來了好人、老實人的評價,他們心里是不是也在說我是個勺子呢?

影片到底也沒說那些騙子要勺子干嗎,不過既然是騙子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這世上聰明人太多了,勺子不夠用了,多我一個也不多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