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 has nobody told me this before》筆記
這是曾經(jīng)亞馬遜英國的暢銷書第一,是講心理學(xué)的,怎么緩解焦慮講精神健康的??磥硪咔閷τ说男木秤绊懲Υ蟮摹?/p>
看這本書的時間還挺久,斷斷續(xù)續(xù),超過一年了,總算看完了。看完的第一本英語書。去年4月份看的,現(xiàn)在去搜一下中文版都出來了,叫《為什么沒人早點告訴我?》,書很短,如果很焦慮推薦讀一讀。
下面分享一些筆記,也許對你有幫助:
1.之所以要叫這個書名,就是作者治療的那些人,常常跟他說這句話:怎么之前沒人跟我說這個。他希望人們掌握大腦的一些知識,來應(yīng)對情緒問題。
2.每個人都會有心情不好的時候,心情不好的原因很多,并不只因為頭腦,或者你自己。也就是說,不是我出了問題,而是關(guān)系出了問題。是一個綜合考慮的事情。
3.感覺讀著還是有點累的。但是也說明了,要解決一個問題,得靠細致。思考情緒產(chǎn)生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去拆分,去分析。雖然很無聊,但這就是解決問題的步驟。
4.我們遇到困難,常常會使用非黑即白的思維,這顯然不科學(xué),但這種方式讓我們感覺世界是可控的。因此我們最重要的還是讓事情可控,讓自己安全。并不是問題實質(zhì)是什么樣。
5.控制能控制的,放棄那些不能控制的。對于不好的情緒,我們可以與之保持一定距離,就是觀察這些情緒,想大腦是怎么想的。
6.人會感到不開心,情緒不好,不是因為我們不能控制好情緒。而是我們太忙碌了,這是人在焦急的情況下本能的反應(yīng)。而要更好的反應(yīng),是需要訓(xùn)練的。這也是正念冥想的作用。
7.心情沮喪的時候,沉浸在不好的情緒思考中,我們可以用一些身體上的變動來轉(zhuǎn)移注意力,走路,或者其它什么。我們很難靠不變化來改變思想。人際關(guān)系交往,也是一個強大的改變我們思考的工具。
8.感激訓(xùn)練,寫下三件你值得感激事情。目的并不是讓選擇什么事情,而是當(dāng)你在想這些事情的時候,你的大腦就會把注意力轉(zhuǎn)移到樂觀的情緒上。如果你每天都做,好的注意力方向就能得到鍛煉。
9.任何思想的力量都在于我們有多相信它是唯一的真理。
10.無論如何,都是要通過行動去改變情緒,哪怕只做一點點微小的事情,持之以恒。
11.運動,能改變情緒和思想。
12.解決睡眠問題的一些辦法:1在白天鍛煉;2洗個熱水澡睡前提高體溫;3接受白天的日光哪怕是多云天;4睡前燈不要太高的亮度5麻煩的事情留在白天處理完,你睡前的時候覺,想到有麻煩就拿紙寫下關(guān)鍵詞,留給明天處理。6不要專注于睡覺而是專注于放松,大腦會自動睡著的。
13.動機和情緒一樣,也是會來了又走的。我們的大腦每天都在處理著身體的信號,肌肉的運作心臟的運作,這耗費了大量的精力。情緒和動機只是其中一部分。
14.書中提到改變行為的時候,舉了一個刷牙的例子。我們早上起來就會自覺的去刷牙,做這件事情是個習(xí)慣,不會有什么困難。我們應(yīng)該把希望做的事情,在短期和長期獎勵下變成一種習(xí)慣。就減少了做決定的困難性。
我突然想到,我們是靠潛意識,隱性的力量在控制自己。我們思考的時候,極少數(shù)是需要想一想再行動的。思考的很多東西都是習(xí)慣性的,非常快就思考決定的。當(dāng)我們看到書中,或者是他人把一件事情顯性地講述出來,雖然覺得有道理或者只是顯而易見,但對我們行動沒有什么作用。所以要發(fā)揮作用,真的需要一個從顯性到隱性的過程。
15.我們應(yīng)該歡迎自身的各種情緒,迎接它,而不是躲開它,避免它。
16.感到崩潰,是人的大腦覺得不安全,大腦收集到心跳、呼吸、肌肉等各種信息做出的判斷。因此做一些體育鍛煉,放松肌肉有利于緩解情緒不安。我們還可以做一些感受愉快的事情,比如聞好的氣味,看優(yōu)美的圖片,聽冷靜的音樂,和信任的人聊天。
17.幫助情緒不太好的人,不需要為他提供建議除非他詢問,只需要傾聽,回饋他說的話就行了。讓他知道你在聽,而且尊重他。
18.人一定會犯錯誤,錯誤是人的一部分。我們常常想不足缺點是我們的羞恥的部分,但面對這部分是我們最強大的武器。
19.自信不是讓你什么都不害怕,而是當(dāng)面對對你很重要的事情,你允許自己恐懼。先有勇氣,后有自信。
20.如果我們把自尊建立在成功之上,那么我們永遠在比較之中,成功是沒有標準的,必須通過不斷地跟他人比較,我們會像滾輪籠子里的倉鼠一樣,困在里原地奔跑。
21.一種方法是說:我們不斷的重復(fù)告訴自己,假裝是一個優(yōu)秀的人,給出積極的信號,我們就可以變得優(yōu)秀。但實際中我們自身覺得并不是優(yōu)秀的,所以會在內(nèi)部思想中斗爭,提出相反的觀點來加強反面特征。因此更好的辦法是接受,不需要那么高的自尊,僅僅是接受我們自己,然后我們才可以在作為自己的基礎(chǔ)上進行改變。
22.在遇到難困境想指責(zé)自己的時候,我們不妨改變思路,如果我們作為自己的導(dǎo)師,如何指導(dǎo)自己,這有助于我們建立信心。
23.看不同的語言,有一個感受,大家表達某一個意思,有不同的表達方式和著眼。英語很有一種旁觀者的世界,或者說母語以外,我們覺得其他的語言很像詩歌,或者是一種邏輯的工具,當(dāng)我們跳出母語的時候,就更能感受到語言的工具性。
24.在社交網(wǎng)絡(luò)上我們有一點說話的錯誤都會被口誅筆伐,似乎人們對失敗的容忍很低。或者是人對自己很感慨,對別人很苛刻。
25.壓力并不總讓人感到不適,當(dāng)我們追求刺激,比如看恐怖電影坐過山車的時候,我們覺得自己享受這種失控,相信自己能活下來,并且能隨時終止這種失控。壓力是大腦給我們的信號,幫助我們能夠聚焦注意力應(yīng)對當(dāng)前的困難。只要我們不要想的太極端,接受壓力帶給我們的聚焦。
26.那些把生活建立在以自我為中心的目的上的人,更容易焦慮抑郁和孤獨。
27.延長呼氣時間,可以讓你更加放松。
28.改變看待壓力的角度,不是讓我們改變自己都不相信的事情,而是更聚焦目標,把壓力變成一種激動的情緒。
29.當(dāng)我們一開始說希望想要的是什么,是快樂。這看上去是一個比較輕松的答案,是選擇一種更輕松的心境和觸手可及的行為。
但是漸漸的,快樂被大家所定義,定義成更加難以解釋,難以捉摸的一種持續(xù)快樂的夢境,對生活的滿足。把所有好的都賦予了快樂,讓快樂變得越來越遙不可及。
又或者另一種情況,我們把快樂定義為一種標準,只要不快樂,就是有精神健康問題。
30.我們?nèi)瞬⒉皇潜辉O(shè)計成保持一種持續(xù)快樂的狀態(tài),我們是被設(shè)計成一種應(yīng)對生存挑戰(zhàn)的狀態(tài)。
情緒只是我們對自己的身體狀態(tài),行為信仰和生活環(huán)境的一種反應(yīng)。所有這些東西都是持續(xù)改變的,因此,正常的狀態(tài)就是情緒不斷的變化。
34.所有美好的東西并不是在未來等待著你,而存在與你做事情的過程之中,與其讓未來變得更好,不如讓現(xiàn)在變得更有意義。
35.那些讓我們覺得生活有價值的東西,不僅僅是給我們快樂的感覺。同時也會帶來幸福,愛,歡樂,羞恥,恐懼和傷害。
36.焦慮依戀表現(xiàn)為取悅他人的行為;在表達個人需求或避免對抗和沖突方面的斗爭,專注于滿足對方的需求而損害自己的個人需求。把注意力都集中在防止被拋棄上,這會成為一種自我實現(xiàn)式的預(yù)言。
解決的辦法不是他人提供不斷的安全保證,而是自己建立獨立的安全機制,學(xué)會取悅自己。
37.回避型依戀和焦慮依戀是完全相反的,親密行為反而會感受到威脅和不安全。
38.構(gòu)建有意義的人際關(guān)系,首先我們要有自我意識。建立關(guān)系是困難的,因為我們沒有辦法知道別人需求是什么,在想什么,感受是什么。但我們有辦法知道自己的。提升關(guān)系最強大的起始點就是,處理和自己的關(guān)系。不是僅僅自責(zé),自我攻擊而是好奇和同情。首先把我們自己和自己的惡性循環(huán)的關(guān)系中解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