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止于至善
原文:《詩》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薄对姟吩疲骸熬囆U黃鳥,止于丘隅?!弊釉唬骸坝谥?,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詩》云:“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為人君,止于仁;為人臣,止于敬;為人子,止于孝;為人父,止于慈;與國人交,止于信。
譯文:《詩經(jīng)》說:“天子的都城方圓千里,都是老百姓居住的地方。”《詩經(jīng)》說:“綿綿蠻蠻叫著的黃鳥,棲息在山丘的一角?!笨鬃诱f:“就居止的地方來說,連黃鳥都知道它該棲息在什么地方,怎么人反而不如鳥兒呢?”《詩經(jīng)》說:“儀表端莊、深懷道德的周文王啊,不斷發(fā)揚(yáng)他的美德,做事始終莊重謹(jǐn)慎?!鄙頌閲?,要做到仁愛;身為臣子,要做到恭敬;身為子女,要做到孝順;身為父親,要做到慈愛;與他人交往,要做到誠信。
原文:《詩》云:“瞻彼淇奧,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終不可諼兮!”如切如磋者,道學(xué)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也,恂傈也;赫兮咺兮也,威儀也;有斐君子,終不可諼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詩》云:“於戲!前王不忘?!本淤t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忘也。
譯文:《詩經(jīng)》說:“看那洪水彎曲的岸邊,青綠的竹子郁郁蔥蔥。有一位文質(zhì)彬彬的君子,研究學(xué)問就像加工骨器,不斷切磋;修煉自己就像打磨美玉,反復(fù)琢磨。他是那樣嚴(yán)謹(jǐn),胸懷寬廣,是那樣的光明煊赫。這個文質(zhì)彬彬的君子,真讓人難以忘懷啊!”這里所說的“如切如磋”,是指做學(xué)問的態(tài)度;所說的“如琢如磨”,是指自我修煉的精神;說他“瑟兮僩兮”,是指他內(nèi)心謹(jǐn)慎而有所戒懼;說他“赫兮咺兮”,是指他儀表威嚴(yán);說“有斐君子,終不可諼兮,”是指由于他品德高尚,達(dá)到了最完善的境界,所以使人難以忘懷。《詩經(jīng)》說:“啊,前代的賢王真讓人難忘??!”這是因為君子們能夠以前代賢王為榜樣,尊重賢人,親近親人,平民百姓也能享受到安樂,獲得利益。因此,就算前代賢王已經(jīng)去世,但人們還是永遠(yuǎn)不會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