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榮耀Magic3至臻版與融合計算攝影新固件
這里是溢圖科技(原“相機筆記”)
一個多月前,ET和大家分享了內(nèi)置多種好萊塢3D Lut預設的榮耀Magic3 Pro手機。與它同時發(fā)布的還有Magic3 至臻版。這不僅僅是Magic3系列的“滿血”版本,同時也是現(xiàn)階段榮耀手機影像技術的完整體現(xiàn)。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榮耀Magic3至臻版在軟硬件方面都有哪些亮點。

▲ 使用Magic3 至臻版拍攝的樂高水立方
先說硬件
與同系列的另外兩款產(chǎn)品相比, Magic3 至臻版采用了更現(xiàn)代、更大膽的設計語言。機身正面首次采用了納米微晶玻璃,通過在玻璃生產(chǎn)過程中加入納米級的金屬氧化物晶粒,提升了防摔、耐磨性能。機身背部則是由納米微晶陶瓷材料結(jié)合鐳雕拉絲工藝制成的背板,具有非常強的辨識度。

▲ 隨機附送快速充電器、充電線和USB-C數(shù)字耳機,同時還有保護殼、會員權益禮包和VIP服務卡

▲ Magic3 至臻版(上)和Magic3 Pro版(下)
Magic3 至臻版與Magic3 Pro版一樣采用了被稱為“繆斯之眼”的攝像頭模組設計,攝像頭、傳感器與閃光燈的排列秩序井然,六邊形輪廓則與背部線條融合在一起。

▲ Magic3 至臻版的攝像頭模組
廣角鏡頭:
1/1.28英寸約5000萬有效像素(索尼IMX700)
單像素尺寸1.22μm,日常拍攝等效2μm
支持全像素全域8核對焦
23mm等效焦距、F1.9光圈、具有光學防抖(7P鏡組)
超廣角鏡頭:
1/2英寸約6400萬有效像素
單像素尺寸0.7μm*,日常拍攝等效1.4μm*
11mm等效焦距、F2.4光圈(7P鏡組)
支持微距拍攝
* 為通過EXIF信息計算出的規(guī)格
潛望式長焦鏡頭:
1/2英寸約6400萬有效像素
單像素尺寸0.7μm*,日常拍攝等效1.4μm*
90mm等效焦距、F3.5光圈、具有光學防抖
* 為通過EXIF信息計算出的規(guī)格
黑白鏡頭:
約6400萬有效像素、F1.8光圈
其他傳感器:
8*8 dTOF激光對焦系統(tǒng)
多光譜色溫傳感器
Flicker防頻閃傳感器
和Magic3 Pro相比,Magic3 至臻版的廣角和超廣角鏡頭不僅采用了更大尺寸的傳感器;廣角鏡頭增加了OIS光學防抖,超廣角鏡頭則實現(xiàn)了有效像素與拍攝視角的雙提升。11mm超廣角鏡頭的視野只能用令人震撼來描述,這也是ET所知范圍內(nèi)視角最廣的手機超廣角鏡頭。

▲ 使用Magic3 至臻版的超廣角鏡頭拍攝
兩個現(xiàn)狀
ET注意到很多網(wǎng)友并沒有正確認識手機“多攝像頭”的工作方式,所以這里需要和大家強調(diào)兩個現(xiàn)狀。
第一,受限于機身尺寸、厚度與功耗,手機傳感器既不可能達到與主流單反、微單相同尺寸,也沒辦法實現(xiàn)類似便攜相機的大光圈、高倍率連續(xù)變焦。所以,為了滿足不同題材、不同場景下的拍攝需求,改善手機在弱光下的成像質(zhì)量,我們就需要引入廣角、微距、長焦、黑白等“副攝”。
第二,副攝的“副”除了代表它是在“主”攝之后出現(xiàn)外,還體現(xiàn)了它的規(guī)格配置通常是要遜色于主攝的。目前手機上的“光學變焦”準確來說是將多個傳感器、鏡頭所組成的“點”,用數(shù)字圖像處理方法串聯(lián)在一起實現(xiàn)成像接力。因為這種成像方式,無論是在弱光下拍攝還是查看畫面細節(jié),都會發(fā)現(xiàn)在整個變焦范圍內(nèi),成像質(zhì)量是會有明顯波動的。
正因為有這樣的“現(xiàn)狀”,ET注意到不少朋友在使用手機拍攝時會強迫癥一樣的使用“整擋焦距”,甚至完全拋棄變焦功能而通過自己的前后移動來改變構(gòu)圖。說起來,移動影像技術的發(fā)展就是為了給大家?guī)砀憬?、更隨意的拍攝體驗。而把手機當做是“三焦距”鏡頭相機使用的做法確實有些大可不必。
榮耀的解決方案
為了能讓消費者擁有更輕松的拍攝方式,獲得更專業(yè)的圖像品質(zhì),榮耀給出的解決方案就是“全鏡頭全焦段”的融合計算攝影。
相信對大家來說,計算攝影已經(jīng)不再是一個新名詞。無論是幾年前的彩色+黑白雙攝,還是以“谷歌相機”為代表的多幀合成都屬于計算攝影。不過,之前的計算攝影主要是同一攝像頭多幀拍攝,又或者是特定焦距上的兩個攝像頭疊加,在整個拍攝場景中參與的比例是比較小的。
而就像技術名稱里所體現(xiàn)的,榮耀Magic3系列新加入的融合計算攝影技術是能覆蓋所有焦距范圍的,具體來說:

1x焦距高像素拍攝:約5000萬像素彩色攝像頭會與約6400萬像素黑白攝像頭捕捉的影像進行融合,提升畫面細節(jié)表現(xiàn)力。


0.6-0.9x焦距:大底大光圈廣角主攝會與擁有11mm超大視野的超廣角進行影像融合,也就是畫面中心來自更高規(guī)格的廣角主攝、畫面邊緣則由超廣角鏡頭來填充,從而大幅提升畫面中心的解析力。



2.0-3.4x焦距:3.5x潛望式長焦會與廣角主攝進行影像融合。畫面中心來自焦距更長的潛望式長焦,畫面邊緣則由視角更大的廣角鏡頭來填充。說起來,手機遠攝鏡頭的選型可謂非常微妙。焦距短,相對于主攝數(shù)碼變焦的提升??;焦距長,則意味著與主攝焦距之間的空隙大,在一些室內(nèi)、近景拍攝中又會有“上下不挨”的尷尬。榮耀Magic3 Pro和至臻版本身搭載了1/2英寸大底的3.5x潛望式長焦鏡頭,配合融合計算攝影,讓約55-95mm焦距范圍都有了很高可用性 —— 這恰好覆蓋了通常意義上的黃金人像焦距范圍。


而在3.5x以上焦距,Magic3 Pro和至臻版一直都能利用長焦鏡頭的多幀拍攝來改善成像效果,至少滿足我們拍到、看清楚的基本需求。
說起來很容易,但要將不同鏡頭拍攝的照片準確拼合在一起并且讓邊緣呈現(xiàn)平滑自然的過渡,這背后其實有著非常多的工作。
除此之外,8*8 dTOF激光對焦系統(tǒng)、多光譜色溫傳感器、Flicker防頻閃傳感器也會在我們的每一次拍攝中優(yōu)化對焦、白平衡和曝光時間??雌饋砦覀冎皇前戳艘淮慰扉T,但在這一張照片背后,其實是多個傳感器、多幀影像的奇妙“化學反應”。
實拍體驗與更多樣張
為了給大家呈現(xiàn)融合攝影對畫面細節(jié)帶來的提升,我們在實拍過程中特意進行了遮擋鏡頭拍攝對比。而從實際拍攝的結(jié)果來看,無論是0.7x左右焦距,還是2.0-3.4x焦距都有非常明顯的細節(jié)提升 —— 這也影響到我的拍攝習慣,從在屏幕邊緣點選對焦,回到了最初拿起智能手機拍攝時的雙指縮放。恩,好像大屏智能設備就應該這樣用才對啊。
榮耀的融合計算攝影為提升移動影像的可能性提出了一個很好思路,而這種用算法換畫質(zhì)的做法也是值得肯定并應該得到廣泛應用的。Magic3系列此次的固件更新是一個很好的開始,期待之后產(chǎn)品上能有更多玩法和更快的處理速度。
最后,分享一些近期使用Magic3 至臻版拍攝的照片。









@溢圖科技 由幾個不想躺平的老炮兒組成,主要內(nèi)容包括手機、電腦、攝影器材、數(shù)碼酷玩,期待您的關注與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