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具匠心》鋦藝人生——王建民
明清家具、古器、古瓷修復藝術

【藝術家簡介】

中國有句古話,叫“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這說的是一門古老的民間手藝 “鋦瓷”,就是把打碎的瓷器,用像訂書釘一樣的金屬“鋦子”,再修復起來的技術,在宋朝名畫《清明上河圖》里,就可以看到街邊“鋦瓷”的場景。
王建民,青島,年少的王建民沒有更多的娛樂活動,整天在家里看著叔叔大爺幾位老人在忙活著傳統(tǒng)手工藝鋦瓷。家里傳承了好幾代的鋦瓷手藝,耳濡目染下,王建民有了興趣,年輕的他繼承了這門家傳的傳統(tǒng)手工藝,開始了他的鋦藝人生。在鋦瓷的行當中,嵌補、嵌口、包邊、包嘴、鑲包、嵌飾、做件、補件等鑲嵌包鋦法,不僅可將破損瓷器修飾完好,還可使其變成另外一種形式的工藝品。
不慎破損的瓷器,不管是紫砂或陶瓷的,經過王建民的精湛手藝修補,完好如初,根據(jù)不同部位的要求,有的是直排鋦釘,有的是花狀排列,藝術手法的加工讓本來破損的器皿,煥然一新,成為了一個煥發(fā)出新生命的藝術品。鋦瓷看似簡單,實則不然,每一步操作都考驗著手頭功夫的準確性和熟練度。
王建民的鋦瓷的手藝知道的人越來越多,手里的活常常讓他忙不過來,隨著女兒的長大,王建民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就是把這個傳統(tǒng)手工藝項目傳給女兒,讓這門手藝能夠流傳下去。
【作品鑒賞】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