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光的代價這么大?氪金200萬都沒抽滿奧特曼卡片!


在動畫片奧特曼的熏陶下,不少中小學(xué)生成為了奧特曼卡牌的忠實擁躉。相信光的代價有多貴?在卡游旗艦店內(nèi),前來購卡的顧客對記者做了科普,在奧特曼卡愛好者中,總花費在萬元左右的算一般愛好者,超過十萬元的算是行家,當(dāng)總花費上百萬元后,就會在圈子里被稱為“卡王”。 有能力花費200萬元的家長并不多見,不過多名家長稱,帶孩子來一次旗艦店,開銷幾乎都在千元以上。
對于卡片收集收集來說,相信我等80、90后的中老年人們并不陌生,99年統(tǒng)一小當(dāng)家出品的干脆面中,附贈的水滸卡曾火遍大江南北。
后續(xù)又有出現(xiàn)三國風(fēng)云錄系列,小虎隊的天龍八部系列,都是童年不可磨滅的記憶。
而如今的孩子們繼承了父母們的衣缽,開始收集起了奧特曼卡牌來。
與我們那個時代不同的是,奧特曼卡牌不是食品中附贈的,更加簡單干脆,直接盲盒售賣,10元一包。

10元一包,看似不貴,可是架不住那些鋪天蓋地的收集玩法。
一個卡包能開出8張奧特曼卡,卡片上印著奧特曼動畫片中的角色,還附有角色的背景故事、技能、攻擊力、防御力、身高、體重等信息。
卡包又分為不同的系列,能開出不同的、不同形態(tài)的、不同時期的奧特曼或怪獸。
開出卡片又分為SSR、PR、SR、R,等23種不同的稀有度等級;而相同的稀有度卡片又有橫卡、劇情卡、半閃卡等不同分類。

奧特曼卡包有多少個系列,奧特曼卡多少種分類和多少個等級,不同卡牌之間又有哪些技能組合
此外,同一張奧特曼卡要集齊九張才算成功,也就是說一頁集卡冊的九宮格全部排滿同一張卡才算圓滿。

而且卡片不斷出新,就有新的稀有卡你沒有,總有一張新的奧特曼卡,是你還沒買到的。
樊先生盡管已經(jīng)花了近200萬元,但收集冊內(nèi)仍有空缺,一個收集盒已經(jīng)被塞滿,另一個還有四分之一的空位。

究其原因,還是孩子們的攀比心作祟。
交換奧特曼卡牌,已經(jīng)成了現(xiàn)階段青少年的社交活動,手中掌握一張稀有卡的人往往成為大家追捧的對象。
那您可能會說,紙牌的造假難度應(yīng)該不大,不如直接買盜版卡給孩子玩得了。
千萬不要這樣想,那樣的話,您的孩子可能會社死在朋友圈中。

盜版卡雖然便宜易得,但是很容易被其他孩子一眼就認出來是不是真卡。
如果孩子拿假卡去跟其他孩子玩,被認出拿的是假卡,孩子會被貼上盜版卡的標(biāo)簽,朋友就會越來越少,最終被孤立起來。

由此可見,相信光的代價,還是蠻大的!
讓人想不明白的是,奧特曼這個套皮人IP為什么依舊火爆?

我們那個年代信息匱乏,兒童娛樂節(jié)目很少,一些電視臺引進了日本的奧特曼真人劇后,很大的滿足了精神生活。
可是如今的技術(shù)非常先進,什么2D動畫,3D動畫琳瑯滿目,為什么還是有不少小朋友喜歡服裝道具很假的奧特曼呢?
這點讓人很難理解。

奧特曼這顆常青藤足足火了幾十年,伴隨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
90年代收集水滸卡的故事

那時候的水滸卡玩法跟扇圓紙牌差不多,兩個同學(xué)一人出一張,在地上扇,把對方的牌扇翻了,就贏了。
私下里我們也有卡片交易,或是用鉛筆橡皮換,或是隨便說個一毛錢幾張。
那時候卡片是附贈品,沒有正式的價格,方便面5毛錢一包,卡片的話,值多少錢呢?一直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說法。
班里有個大個,平時扇牌扇得厲害,總能贏。
湊巧的是,一次意外,大個的一摞卡被老師沒收了,可能是大個上課擺弄卡片讓班主任發(fā)現(xiàn)了,把大個叫到講臺前去罰站。
當(dāng)著同學(xué)們的面,班主任把大個的一摞水滸卡鎖進了講桌里,看得我們無比的眼饞。

班主任也是殺雞儆猴,當(dāng)時我們不理解,就當(dāng)樂子看,老師對集卡不懂,就問一句這卡多錢一張,大個也沒想,說了句:“一毛錢?!?/p>
全班同學(xué)似乎恍然大悟,從此以后,卡片的定價就有了,一毛錢一張。

我們班當(dāng)時是集卡大戶,后來卡片有價格的消息不脛而走,慢慢地傳遍了整個校園。
從此以后,學(xué)生們買賣卡片就是按照一毛一張來結(jié)算。
但是后來學(xué)校規(guī)定,不許把游戲卡片帶進校園,被發(fā)現(xiàn)一律沒收處理。
漸漸地,窗下對坐扇卡片的同學(xué)越來越少了。

取而代之的是跳繩、踢毽子、打瓦口袋的,做一些課外活動游戲的同學(xué)越來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