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越走越窄,心越來越寬(生存博弈)


路走窄了,很多人覺得是自己的問題,但走的越多,見過的越多,越發(fā)現(xiàn)著似乎是路的問題。
走路的腳,規(guī)規(guī)矩矩,一步一個腳印,不敢跑是怕摔倒,但是越走路越窄,問別人,問社會,問環(huán)境,問“大道理”,似乎最終指向的,都是自己的錯。
誰也不敢說是“路錯了”,誰也不能說是“修路的人故意這樣做的”。
沒人敢說,沒人敢提,但路還得走,因為人沒得選。
怎么辦?
于是乎,心越來越寬。
被逼無奈下的,越來越寬。

我們這個世道,很高傲,也很可笑。
比如路越走越窄這件事,我經(jīng)常聽到一些言論,說讓人要廣交朋友。
哪怕是交所謂的狐朋狗友,也要交,因為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至于這條路是什么,怎么走,能不能走,沒人說。
但是,如果你不聽,你有了自己獨立的思想,你覺得不應該把時間浪費在無效社交的時候,
他們卻開始說,而且還要大說特說,
說你路走窄啦,眼界不行,格局太小,高度不夠。
唯獨不告訴你怎么提升眼界,怎么做真正才是打開格局,如何行之有效的提升所謂人生的高度而不是聽一些危言聳聽的話嚇唬自己。
為什么不告訴你呢?拋開那些故作高深的矯揉造作之外,
其實,他們也不知道。
如果說這些人是可笑的,那么有些人的做法,就顯得格外高傲。
還是以路為例。
其實很多讀者朋友會發(fā)現(xiàn),普通階層的普通人從來就沒有太多選擇的空間。
人走什么路,在一些極其有限的選擇過后,就只剩下了怎么走這一個問題的權衡。
而這條路之所以稱之為路,以前我們覺得是“走的人多了,路變成了路?!?/p>
但事實上恐怕并非如此。
縱觀這幾年某些行業(yè)的消亡,某些行業(yè)的興盛,某些行業(yè)“關起門來喝酒吃肉”的種種行為來看,
修路的人,或者說設計這條路的人,才是掌握了走這條路的人的命運。
這條路通向何方,要經(jīng)歷什么,要遇到什么,該用什么樣的姿態(tài)走下去,
設計這條路的人很清楚,而走這條路的人,只有走到一定程度之后,才有可能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存在。
走路的人沒那么大本事,憑借一雙勤勞的雙腿,靠著一步一個腳印就把路走窄了,這話說給任何一個明白人都不會相信。
但是,如果明白人裝糊涂呢?那就說不好了。
明白人裝糊涂,是因為裝糊涂能讓更多的人走上這條越來越窄的路,這條路越走越窄,那么總歸有寫路是越走越寬,或者一開始就“設計”的很寬。
走窄還是走寬,影響的因素很多,但這些因素總歸指向的不是命運,不是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而是人人皆知的秘密,而是人們很清楚卻又在裝糊涂的規(guī)則使然。
所以,大多數(shù)普通階層的人其實沒得選擇,他們只能走下去,
既然沒得選腳下的路,那么變得讓自己的心路,
放寬一些,再寬一些。

心路放寬了,腳下的路就變得好走了嗎?
當然不是,路還是這條路,腳還是這雙腳,春夏秋冬還是周而復始的存在著。
變得是什么呢?是心態(tài),但比心態(tài)更重要的是,
他們開始走的越來越慢了,因為快也是累,慢也是累,承擔也是累,不承擔也是累。
這雙腳,也該歇歇了。
他們歇了,越來越多的人也跟著歇了,他們坐在路邊,雖然卑微,雖然不夠“正確”,但是他們開始放寬了心,放下了很多曾經(jīng)執(zhí)著,曾經(jīng)試圖去擁有的東西。
但是,他們放下的東西依然有分量,而這分量他們不扛著,就得讓別人去扛,因為如果不扛著,這條路上的重量,就會“轉(zhuǎn)移”到其他的路上。
走大路的人可不答應,走寬路的人可不答應,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想承擔這些東西,要么為什么他們要設計一條窄路呢?
可他們不答應,
真的有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