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特聘教授馮志亮先生講解中華姓氏:向姓源出有三,子姓、姜姓和祁姓
馮志亮,字啟玄(一字德恭),號渤海居士,北京大學特聘教授,啟玄國學社創(chuàng)辦人,著名姓氏文化學者、姓名學專家、品牌推廣人、網(wǎng)絡新聞營銷奠基人和發(fā)展者。馮志亮先生是中國易經(jīng)文化館館長,中華百家姓博物館館長,中華姓氏研究院院長,北京姓氏文化館館長,北京風水博物館館長。
馮志亮先生曾提出關于網(wǎng)絡廣告價值排斥論的“藍海觀點”。藍海觀點的提出對于中國的互聯(lián)網(wǎng)發(fā)展方向有著重要的意義,并成為我國網(wǎng)民對網(wǎng)絡真正了解的一個標志,為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指明了方向。
馮志亮先生著有《渤海詩詞集》《傳記寫作基礎知識教材》《家譜編修講座培訓資料》《家史家譜編修實務教程》《家史寫作實例分析》《家譜年譜編修實錄》《姓氏文化講座資料》《怎樣修家譜》《怎樣編家史》《怎樣寫自傳》等。

向姓是中國人常見的姓氏,在姓氏排行榜中列第一百零二位,在湖南、湖北、四川、重慶分布較多。當今向姓人口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17%,總?cè)丝诖蠹s有226萬。
得姓始祖向父。子姓,名肹,字向父,宋桓公御說之子,宋襄公茲甫之弟。其孫(一說曾孫)名子戌,任宋國左師,執(zhí)掌國政。曾促成春秋中晚期由晉、楚兩國主持的弭兵盟會,使晉、楚藉以平分霸權。此會以后,中原各諸侯國未再發(fā)生較大規(guī)模戰(zhàn)爭,得以安寧十余年,子戌也因此名揚列國。他以祖父向父的首字為姓,又名向戌,其后世子孫沿續(xù)相傳,稱向姓。故其后裔尊向父為向姓得姓始祖。

一、姓氏意義與原始圖騰
甲骨文,金文的向字,像在一頂帳篷上開著一個窗口的形狀,口像帳篷中的火塘,其頂像煙肉似出煙。向的本義是專指朝北的窗門或煙囪口、在北方,到秋天以后便要塞煙囪,筑擋風窗以防寒。
向人應是住帳篷燒火塘的游牧部落,他們將這種習俗和帳篷視為氏族的原始圖騰,崇拜向,并以向命族名和族徽,向人所到之處留下了帶向的地名、水名和山名,建立向城,最終形成國家,出現(xiàn)向氏。
二、姓氏起源與發(fā)展傳承
向姓源出有三:子姓、姜姓和祁姓。
第一支出自祁姓。為帝堯之后。向,附庸之國,沂州古向城,故地在今山東蒼山之西向城鄉(xiāng),以國名為氏。祁姓向氏后人無傳。
第二支出自子姓。春秋時宋桓公之子公子肸,字向父,其孫宋國左師間戌之族為向氏,以字為氏。是當今向氏的主體。
第三支出自姜姓。炎帝之裔,商時侯國,初封同州,故地在今陜西大荔后東遷今河南濟源南,即殷太師向摯之封地。周滅商后,遷向國于今尉氏西南,東周初為鄭所并。
另一姜姓向國為西周初封,為附庸國,故地在今山東莒縣南向城,春秋時為莒國所滅,地并入魯。其子孫南遷沛城向縣,今安徽懷遠之龍亢城。子孫以國名為氏。

三、民族融合與基因融入
在南北朝時,南蠻一支西陽蠻之向氏源出盤瓠部,為蠻人大姓,活動于四川湖北一帶此蠻為土家族先民,出自相人,也即襄人,很快擴散到湖南、貴州一帶。到明清時,西南向姓多數(shù)融人并同化為漢族。而北方滿洲人中也有向姓,可能原來就是漢族,因滿化而人旗成為滿洲人。
四、歷史遷移與人口繁衍
先秦時期,向人居于陜西,后東遷山西,南下河南、山東、安徽等地。秦漢時期,向姓已經(jīng)進入四川、湖北,湖南等地,成為兩湖地區(qū)的大族。
唐宋時期,向姓基本成為南方的姓氏。
宋朝向姓約有7萬人,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09%,排在第一一百三十七位主要分布于河南、湖南、陜西、四川,這四省向姓大約占向姓總?cè)丝诘?0%:其次分布于山西、湖北、江西河南為向姓第一大省,占向姓總?cè)丝诘?1%;形成了以河南為中心,西連四川,南接兩湖北通陜晉的向姓聚集區(qū)。
明朝時期,向姓大約有115000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12%,排在第一百三十三位。四川約古向姓總?cè)丝诘?1%,為向姓第一大省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分布較多,這四省大約占向姓總?cè)丝诘?5%。向姓人口主要由北向西、向東南流動,重新形成了以四川為中心沿長江向東移動的向姓分布區(qū)。
五、當代分布與姓氏圖譜
當代向姓人口有226萬,為全國第一百零二位姓氏,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17%。自宋朝至今1000余年,向姓人口呈上升的態(tài)勢。
主要分布于湖南、四川、湖北,這三省的向姓占向姓總?cè)丝诘?5.8%;其次分布于重慶,貴州,這兩省市集中了向姓總?cè)丝诘?1%湖南為向姓第一大省,占向姓總?cè)丝诘?8.7%。全國形成了以湖南為中心,西牽川渝、西南連貴州、北接湖北的向姓聚集區(qū)。

六、郡望堂號與楹聯(lián)家訓
1、郡望堂號
向姓的郡望主要有河南,山陽,河東,河內(nèi)。向姓以淑均為其堂號?!笆缇碧锰柍霭兹龂駶h向?qū)?,向?qū)櫈橹胁慷?,諸葛亮對后主夸他“性行淑均,曉暢軍事”。性行是性情和行為,淑均是美良和善之意。
2、宗祠楹聯(lián)
弭兵息禍;任將稱能。
子平了愿:伯奮揚威。
椒房配名臣胄;竹林儕逸士班。
法立教成,事功之語;玄風奇趣,竹墅之賢。
3、族規(guī)家訓
敬天地,奉祖先;積善德,篤守身。
孝父母,和兄弟;別夫婦,教子孫。
憫鰥寡,恤孤弱;杜奢華,尚簡樸。
正顏色,執(zhí)敬語;勤桑農(nóng),精文讀。
慎交游,戒淫賭;攻職業(yè),擇鄰處。
優(yōu)獎勸,明賞罰;謹冠婚,重喪儀。
秉師道,厚友信;遞薪火,傳古今。
尊禮法,睦宗族;崇家風,承祖訓。
目前國內(nèi)外的圖書館和其他單位正式公布收藏了向姓族譜60部。
七、姓氏名人與宗族先賢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向姓歷代名人47名,占總名人數(shù)的0.1%,并列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一百六十三位。向姓的著名文學家占中國歷代文學家總數(shù)的0.07%,并列排在第一百七十九位;向姓的著名醫(yī)學家占中國歷代醫(yī)學家總數(shù)的0.04%,并列排在第二百二十二位;向姓的著名美術家占中國歷代美術家總數(shù)的0.05%,并列排在第二百零五位。
春秋宋國左師向戌;三國蜀國中部督向?qū)?,左將軍、顯明亭侯向朗;魏、晉之際哲學家、文學家向秀:北朱左仆射兼中書侍郎向敏中;清朝湖北提督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