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行業(yè)的先導者,不斷突破極限的概念車-標致概念車歷史

標致和雪鐵龍是一對孿生兄弟,但在設計上卻各有千秋,今天要講的就是這個張牙舞爪的小獅子-標致。雖然在顏值問題上,標致總是能得到喋喋不休的爭論,但毋庸置疑標致還是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這其中不乏驚艷的概念車。
下面我們就一一來發(fā)掘一下,在歷史的長河中,標致到底有哪些腦洞大開的設計。
?
1984 Peugeot Quasar Concept

1984年,標致研發(fā)了一個新奇的概念車-Quasar。80年代各大廠商都還是準備征戰(zhàn)瘋狂的B組拉力賽,標致也派出了205參加比賽。


1984年推出的概念車-Quasar,與標致205 T16采用了相同的底盤,外殼卻被做成了超級跑車的樣式,扁平化的造型與205的家用轎車風格完全不同。
?
Quasar搭載了1.8L發(fā)四缸動機,可提供488牛米的扭矩以及600馬力的功率。還要高于后來的205 T16 Evolution2版本。

當然Quasar使用了與T16相同的四驅(qū)系統(tǒng)以及剎車和懸架,操控性可想而知。從車頭上看Quasar是一輛扁平的跑車,來到車尾便能看出Quasar的狂野與個性。發(fā)動機和排氣系統(tǒng)直接暴露在外,沒有覆蓋件遮蔽。駕駛艙被一個巨大的玻璃頂棚覆蓋,未來感十足。

不過同樣引人注目的還有鮮紅色皮革內(nèi)飾,似乎紅色內(nèi)飾總是代表著高調(diào)與華麗。Clarion公司提供了電子系統(tǒng)與儀表板的設計,CRT屏幕集成了導航信息。而多媒體屏幕的控制鍵放在了前方的儀表臺處。

隨后在1985年和1986年,標致205 T16拿到了B組的冠軍,在開發(fā)Quasar概念車的過程中,標致收獲了不少。顯然,天馬星空的設計并沒有讓Quasar得到量產(chǎn),只是在標致的歷史長河中畫上了精彩的一筆。
?
1988 Peugeot Oxia Concept

Oxia這個名稱聽上去充滿了科技感,取自于火星區(qū)域Oxia Palus,意味著科技與未來。在1988年巴黎車展上,標致發(fā)布了Oxia。Oxia被譽為“在地球的首次亮相”,甚至被視為未來性能車的起點。

Oxia是標致La Garenne研究中心設計的Gran Turismo?轎跑車的原型,也是有史以來標致最強悍的跑車之一。造型更是汲取了標志設計語言的精髓,靈活地運用到了超跑外殼上。

其搭載了2.85L V6 24氣門中置雙渦輪增壓發(fā)動機,最大功率670馬力,峰值扭矩720牛米,采用中置四驅(qū)布局,并匹配六速手動變速箱以及四輪轉(zhuǎn)向系統(tǒng)。

Oxia的駕駛艙被藍色皮革包覆,同時配備了電動座椅以及高保真音響系統(tǒng)。真皮方向盤的高度和深度均可根據(jù)需要進行調(diào)整。兩名乘客都配有導航儀,由便攜式PC型計算機進行管理。

發(fā)動機停止運轉(zhuǎn)時,放在前風擋下方的18個太陽能電池能依舊能提供能量,保證空調(diào)系統(tǒng)正常運行。

其車身由碳纖維和凱夫拉爾纖維制成,具有耐高溫、阻燃、抗靜電、高強度等特點,僅重81.6kg,(整車為1374kg)。并且裝有限滑差速器和可調(diào)節(jié)的后擾流板,5秒以內(nèi)即可破百。雖然標致只聲稱其最高時速為300km,但米其林試車手Jean-Philippe Vittecocq駕駛著它跑出了350km/h的速度。

Oxia一共生產(chǎn)了兩輛,耗資800萬法郎,成為真正的稀世珍寶。
?
1997 Peugeot Nautilus

Nautilus是標致對新型概念的一次大膽嘗試,賓尼法利納用鮮明的風格表達了對標致高級運動轎車的理解。

Nautilus由賓尼法利納公司基于標致605設計而來。雖然車身上有標致的logo,但光是看外觀可絲毫想不到法系車,賓尼法利納讓它充滿了異國風情。

Nautilus搭載了3.0L V6發(fā)動機,可以輸出197牛米的扭矩。

全景玻璃充滿了華麗與精致,其車身看上去非常龐大,長度達到了5000mm,寬1948mm,軸距為2950mm,高度只有1355mm。

它的設計靈感來自大海,這是一次對造型的大膽嘗試,頭燈和尾燈都極富表現(xiàn)力,啞光的銀色涂裝更能展現(xiàn)出車輛造型的本來樣貌。


不過Nautilus并沒有令人們滿意,在藝術(shù)上的表達太過強烈,不太能符合大眾審美。但它身上的部分設計還是為后繼車型的研發(fā)作出了鋪墊。
?
2003 Peugeot 407 Elixir Concept?







接下來推出的量產(chǎn)標志407已經(jīng)很接近概念車了,并獲得了廣泛的認同。
2004 Peugeot 907 Concept




笑臉式的前部造型設計依然是標致當時最流行的設計語言,你似乎會覺得標致的超級GT跑車就該被設計成這個樣子。

907由碳纖維車身進行覆蓋,引擎則由兩臺3.0L V6發(fā)動機進行拼接,引擎蓋采用了部分透明材質(zhì),暴露出來12個進氣喇叭。


棕色真皮,Alcantara以及實木飾板都出現(xiàn)在這輛車的內(nèi)飾上,此外車內(nèi)還專門騰出了一個空間來放置行李箱。豪華氛圍一點也不少,唯有儀表中央的獅子logo提醒著你這是一輛標致。
?
2010 Peugeot SR1 Concept






SR1的引擎蓋向內(nèi)雕刻,特征鮮明,流暢的低重心車身標明了跑車身份。不過內(nèi)部結(jié)構(gòu)非常有意思,采用了2+1的布局。
?
2012 Peugeot Onyx Concept




2017 Peugeot Instinct Concept



內(nèi)飾采用了i-Cockpit座艙,光滑的9.7英寸觸摸屏停在中控臺中間,表達出了強烈的科技感。


動力系統(tǒng)并不是這輛車的重點,標致為insinct匹配了一套插電式混合動力裝置,可提供高達300馬力(224千瓦)的功率。除了車展之外,這臺車還在巴塞羅那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上亮相。
總結(jié)
不論營銷做得如何,概念車還是一個永恒的話題,設計師和工程師將靈感和愿景通過概念車來進行傳達。或能大獲成功推向市場,或天馬星空脫離實際,但一個合格的車企總少不了這樣的嘗試。這種嘗試每天依舊在進行著,只為了讓科技改善人們的生活。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持續(xù)關(guān)注大話車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