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噸鍋爐配套LCMD系列長袋離線脈沖布袋除塵器介紹

75噸鍋爐配套LCMD系列長袋離線脈沖布袋除塵器是集十余年來的研究技術經驗和成果,綜合了目前國際上的長袋離線脈沖除塵技術而向用戶推出的一種具有九十年代國際水平的長袋離線脈沖除塵器技術和產品。它是一種處理風量大、清灰效果好、除塵效率高、運行可靠、維護方便、占地面積小的大型除塵設備。含塵氣體由中部箱體進入除塵器后,由下而上流動,經布袋過濾后,粉塵被滯留在濾袋外,凈化后的空氣由布袋上口的凈氣箱匯集后從出風口排出。當除塵器過濾含塵氣體一定的時間后,濾袋外表面的粉塵阻力增大,根據實際情況定清灰時間,由控制儀發(fā)出指令信號,個箱室的提升閥就開始關閉,切斷過濾氣流,然后箱室的脈沖閥開啟,以大于 0.4MPa 的壓縮空氣沖入凈氣室,清除濾袋上的粉塵。當這個動作完成后,提升閥重新打開,使這個箱室重新進行過濾工作;按上述程序遞次自動連續(xù)清灰,從而保證了壓縮空氣對濾袋的清灰效果。
LCMD/G 型系列長袋離線脈沖除塵器結構說明:
1、殼體部分:包括清潔室( 或氣體凈化箱,氣箱 、過濾箱 ,分室隔板,檢修門及殼體結構。清潔室內設有提升閥與花板,噴吹短管;過濾室內設有濾袋及其骨架。
2、灰斗及卸灰機構:有灰斗和螺旋輸送機;
3、進出風箱體:包括進出風管路及中間隔板;
4、脈沖清灰裝置:包括脈沖閥,氣包,提升閥用氣缸及其電磁閥等。
5、壓縮空氣管路及其減壓裝置,油水分離器,油霧器等。
6、走梯平臺及欄桿:此部分充分考慮了維修方便,并保證操作安全。
7、如設備用于電廠鍋爐除塵,其結構有另外的設計,以適應用戶的特殊要求。
LCMD系列長袋離線脈沖除塵器廣泛應用于冶金行業(yè)煉鋼高爐,原料噴煤制備等工廠、建材行業(yè)、電力、化工行業(yè)、碳黑、瀝青混凝土攪拌、鍋爐、煙氣除塵等行業(yè)的粉塵治理和物料回收。

鍋爐布袋除塵器設備制造工藝
由于本設備體積較大,整個除塵器將由我方盡可能組裝成適合于運輸的組合 件。
除塵器殼體密封、防雨,殼體設計盡量避免出現(xiàn)死角或灰塵積聚區(qū)。所有受 熱部件充分考慮到熱膨脹,并做必要的補償。
除塵器箱體成形后光滑平整,無明顯凹凸不平現(xiàn)象,部筋板布置合理,保證 箱體強度和剛性。除塵器本體設計密封、堅固,連接件的尺寸配合公差達到國家 標準公差和配合中規(guī)定的10級精度。
除塵器壁板制作要求平整,不得扭曲,對角線誤差v 5mm運輸中部件變形 者需校正。
除塵器的所有連續(xù)焊縫平直,無虛焊、假焊等焊接缺陷并采用自動焊進行焊 接,焊縫高度滿足設計要求,并進行煤油滲漏試驗。箱體和灰斗間采用手工連續(xù) 焊接,保證焊接的強度和密封性符合相應行業(yè)標準。 焊接后的焊縫應進行清理焊 渣和飛濺物,不允許有明顯的焊渣、飛濺物和銹末清除就涂刷底漆。 關鍵部位用 手提砂輪機修磨焊縫和飛濺物。
機組的整理滿足以下要求:
所有銳邊及構件加工圓滑以防止造成人員傷害。 金屬表面的清理和整理符合標準工藝。

鍋爐脈沖布袋除塵器,脈沖袋式除塵器主要是利用濾料(織物或毛氈)對含塵氣體進行過濾,以達到除塵的目的設備。脈沖袋式除塵器由上、中、下箱體、排灰系統(tǒng)及噴吹系統(tǒng)五部分組成。其中,上箱體包括可掀起的蓋板和出風口;中箱體內主要包括多孔板、濾袋框架、濾袋及文氏管;下箱體由灰斗、進風口及檢查門組成;噴吹系統(tǒng)包括控制儀表、控制閥、脈沖閥、噴吹管和氣包。
脈沖布袋除塵器的工作原理:含塵氣體由除塵器進風口進入中、下箱體,含塵氣體通過濾袋進入上箱體過程中由于濾袋的各種效應作用將塵氣分離開,粉塵被吸附在濾袋上,而氣體穿過濾袋經文氏管進入上箱體,從出風口排出。含塵氣體通過濾袋的凈化過程、隨著時間的增加而積附在濾袋上的粉塵越來越多,増加了濾袋的阻力,致使通過濾袋氣體量逐漸減少。清灰過程主要是靠脈沖閥的作用。它是由程序控制器定時順序啟動脈沖閥,使氣包內壓縮空氣(0.5~0.7MPa),由噴吹管孔眼噴出(稱一次風)通過文氏管誘導數倍于一次風的周圍空氣(稱二次風)進入濾袋在瞬間急劇膨脹,并伴隨著氣流的反方向作用抖落粉塵,達到清灰的目的.粉塵積附再濾袋的外表面,且不斷增加,使袋除塵器的阻力不斷上升,為使設備阻力不超過1200Pa,袋除塵器能繼續(xù)工作,需定期清除濾袋上的粉塵.被清除掉的灰塵落入灰斗,經排料閥排出機體。積附在濾袋上的粉塵被有周期地脈沖噴吹清除,使凈化的氣體正常通過,保證除塵系統(tǒng)運行。脈沖袋式除塵器的運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清灰機構及其控制系統(tǒng)。
脈沖袋式除塵器運行中控制煙氣通過濾料的速度(稱為過濾速度)頗為重要。一般取過濾速度為0.5—2m/min,對于大于0.1μm的微粒效率可達99%以上,設備阻力損失約為980—I470Pa。

鍋爐煙氣是鍋爐燃料遇熱揮發(fā)、分解、燃燒時產生的微粒。這些微粒分散在空氣中形成飄浮煙型氣溶塵,微粒中大部分為細微粒,粒徑在0.01-10μm之間,比重:3-10g/cm3。根據其重度、顆粒度,可采用噴淋沉降、旋風分離、袋式過濾等常規(guī)方法去除。一般方案設計為旋風除塵器為初級除塵,布袋除塵器為二級除塵的綜合治理。
鍋爐除塵工藝流程圖,無論是大型鍋爐還是小型鍋爐,無論是燃煤鍋爐還是燃生物質鍋爐,其除塵的工藝流程是一樣 的,都是鍋爐煙氣首先進入旋風除塵器,旋風除塵器作為一級除塵可以把鍋爐煙氣中的大顆粒粉塵沉降下來。然后煙氣在布袋除塵器灰斗上部進入過濾室,灰斗進風管中的氣流分配系統(tǒng)將氣流均勻地分布到過濾室的整個截面。?含塵氣流在穿過濾袋進入凈氣室時,濾袋外表面即留下一層灰層。小的塵粒是由灰層捕獲的,否則就能穿過濾袋。為防止濾料的壓力降過大,必須周期性地對濾袋進行清灰。濾袋清灰并不是將濾袋上的灰層全部徹底清除,清灰后將殘余少量由極細微塵粒組成的布粉層,用于下一除塵過程中捕獲較小塵粒。清灰利用脈沖氣流實現(xiàn),清灰過程是逐室、逐行進行的。過濾室執(zhí)行清灰工序時處于在線狀態(tài)。煙氣通過濾袋,除去絕大部分塵粒后,通過出風管和引風機,最后由煙囪排出。
鍋爐除塵系統(tǒng)工藝布置、設備組合靈活合理,能與各種型式焚燒爐的煙氣處理系統(tǒng)相配套,設備技術先進、氣密性好,消除二次揚塵,能長期無故障連續(xù)運行,充分滿足了鍋爐煙氣處理及環(huán)保要求。

鍋爐除塵器系統(tǒng)依靠現(xiàn)場很多數據來設計選型除塵設備。請不要忽視一些數據,一旦選型錯誤會影響除塵設備在處理煙氣時排放不達標。或者是濾籠濾袋壽命短,更換頻率增加,后期維護費會很高。鍋爐除塵器系統(tǒng)配置及功能設計應根據處理風量、爐況、煤種、操作維護管理等具體情況確定,包括:過濾除塵、清灰氣源及供氣、預涂灰裝置、卸灰和輸灰、電氣和自動控制系統(tǒng)及監(jiān)測系統(tǒng)、煙道及附件等。對于處理風量較大、鍋爐不穩(wěn)定、煙氣溫度波動較大,可根據需要設置緊急噴霧降溫系統(tǒng)和(或)旁路系統(tǒng)。旁路閥應采用密封效果好的雙層密閉擋板門。緊急噴霧降溫裝置應安裝在鍋爐出口煙道總管的直管段上,噴霧量和霧滴直徑應能保證霧滴在進入除塵器之前完全蒸發(fā),并且應有噴嘴的防堵措施。還要根據情況在除塵器的前面采用火星捕集器,這樣不僅能夠降低煙氣的溫度,還能夠很好的分離有引燃條件的大顆粒物,并且降低了整個除塵系統(tǒng)的阻力,提高了除塵器的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