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清語和 牽牽手自閉癥康復中心相比哪個機構(gòu)比較好?
12年我們家孩子就去過牽牽手,那會兒機構(gòu)剛辦沒多久,所以老師還比較生疏,不過態(tài)度還是很好的,我有問題都能耐心講。楊清語的話我是18年陪朋友去的,這邊專業(yè)度挺好,好像有時候還會有一位姓楊的專家過來,不過我們那次沒見到
一些孩子在言語機制方面遇到了問題。比如最常見的發(fā)音困難,即使能夠使用舌頭、嘴唇和下巴來發(fā)出正確的聲音。但口吃、口齒不清、呼吸困難、共鳴異常以及音量或音高的突然中斷也會造成構(gòu)音障礙,使聽者難以理解。
表達性語言也是一個問題。有些孩子用錯誤的名字來識別物體,打亂句子中單詞的順序,或者詞匯量有限。其他孩子可能在接受語言方面有困難:盡管他們的聽力很好,但他們無法理解某些單詞或句子。

言語和語言評估
評估后,語言治療師將根據(jù)兒童的獨特需求制定治療計劃。對于3歲以下的兒童,這些項目通常是以家庭為基礎(chǔ)的。家庭在與孩子一起工作時會得到個性化的指導。較大的孩子可以單獨或作為一群孩子的一部分與治療師一起工作。
如果您孩子的語言發(fā)展超出了這個時間表,請考慮評估:
0-5個月:感覺到聲源,對說話感興趣
6 - 11個月:咿呀學語(“咿呀學語”),試圖重復你的聲音
12 - 17個月:用非語言回答簡單的問題,用手勢跟隨簡單的方向,指指點點,說兩到三個單詞來標記一個物體
18 - 23個月:遵循沒有手勢的簡單命令,說出10個或更多單詞,并開始組合它們,
2 - 3年:24個月講40個字左右;理解一些空間概念(上、下),描述性詞語(大、小),代詞(你、我、他);開始使用復數(shù)、一般過去時動詞和兩到三個單詞的短語
3 - 4年:能使用大多數(shù)語音,盡管有些復雜發(fā)音可能會失真;將食物和衣服等物品分組;表達感情和想法;認識到語言的更多功能性。
4-5年:基本可以理解大部分日常;描述如何做事;回答“為什么”的問題;列出一個類別中的項目。
5年:進行對話,使用復雜的句子,進行一系列的三個方向,利用想象力創(chuàng)造故事

如果寶寶在以上的各個年齡階段,語言能力落后,那么要采取五點措施:
1、別再抱有等一等,大一點就好的想法,即使孩子什么問題都沒有,提前介入干預也有好處。一定搶跑在語言問題發(fā)生之前。
2、早早準備咨詢與孩子發(fā)育相關(guān)的資料,準備聯(lián)系檢查和咨詢,從孩子的孕產(chǎn)史,出生史,發(fā)育史,特別是語言發(fā)育異常經(jīng)歷等等,都要準備詳細。
3、把寶寶的出生后各種聽力篩查報告準備好。定期去做聽力復檢,直到排除疑點為止。
4、關(guān)注口腔發(fā)育問題,注意輔食添加幫助寶寶鍛煉發(fā)音器官的功能。必要時提前去檢查口腔運動功能。
5、尤其要關(guān)注一些,可能影響語言發(fā)育遲緩的隱性因素。

父母如何鼓勵寶寶多說話
1.互聯(lián)互讓。無論是洗澡時間、吃飯時間還是開車時間,對寶寶的嘮叨做出回應,或者讓你的學齡前兒童參與到他感興趣的事情的討論中。問開放式的問題,引出他的觀點。
2.一起讀。就故事和插圖提問:這幅圖發(fā)生了什么?角色為什么要這么做?你認為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
3.保持不間斷的評論。描述你和你的孩子在做什么,為什么,這有助于建立詞匯和理解方面進步。
4.保持細微的糾正。當你的孩子在說話時有小小的瑕疵,不要苛責,把這個錯誤放大,要有技巧的,溫和的提示,并引導孩子逐步改正。這個方法對于寶寶的語義、語法、語用期的學習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