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特殊的勛臣:不是漢人,卻封伯封侯,還與皇室聯(lián)姻
在明朝的眾多勛臣之中,有一位人物非常特殊,因?yàn)樗皇菨h人!不過,皇帝卻對此人信任有加,不僅授予爵位,還讓他的后裔世襲罔替,直到明朝滅亡。與此同時,這個人的家族還與明朝皇室聯(lián)姻,家族繁盛長達(dá)二百多年的時間。那么,這位明朝歷史上的“少數(shù)民族”勛臣到底是誰呢?

一、歸附明朝
此人原名把都帖木兒,是元朝的官員,擔(dān)任平章,世居于河西之地。洪武二十三年正月,都帖木兒就有歸降明朝之意,朱元璋的反應(yīng)非常冷淡,“以其道遠(yuǎn),跋踄艱苦,且令就水草便利之地居住”??墒?,都帖木兒并沒有灰心,他還是不斷向明朝派出使者。到了永樂三年七月,把都帖木兒率領(lǐng)部屬來到了甘肅,得到了總兵官宋晟的接待。
宋晟將把都帖木兒的家屬留在了甘肅,然后派人將把都帖木兒送往京城。朱棣非常高興,他不僅親自接待了把都帖木兒一行人,而且設(shè)宴款待,賜予財(cái)物。朱棣還下旨,加封把都帖木兒為右軍都督僉事,并且賜名為吳允誠。朱棣之所以這樣做,是想發(fā)揮“榜樣”的作用,通過厚待把都帖木兒,來招降蒙古的其他部族。

二、為明效力
之后,朱棣就讓吳允誠率領(lǐng)部眾居住在涼州境內(nèi),并且囑咐邊境將士不得侵?jǐn)_。與此同時,朱棣給吳允誠一個任務(wù),讓他按照一比三的比例,安排漢蒙軍隊(duì)在塞外地區(qū)進(jìn)行巡邏。這樣做有兩個目的,“非但耀武,亦以招徠未附者”。吳允誠很好地完成了朱棣給他的任務(wù),按照史書的記載,“自此降附者益眾,邊境日安,由允誠起”。
永樂七年,吳允誠與他的兒子主動請纓,率領(lǐng)騎兵到塞外偵察、巡邊,受到了朱棣的嘉獎。同年,在吳允誠的聯(lián)絡(luò)下,明朝成功招降了伯克帖木兒。此后,吳允誠父子又參加了不少軍事行動。永樂七年,吳允誠率領(lǐng)部眾跟隨朱棣北征,參加了斡難河之戰(zhàn),擊敗了本雅失里。永樂十二年,吳允誠又參加了征討瓦剌的作戰(zhàn),明朝再度取得大勝。

三、世代榮耀
北征結(jié)束后,吳允誠又參與平定涼州的叛亂,再度立下戰(zhàn)功。朱棣在永樂九年,加封吳允誠為左都督,并在第二年封其為恭順伯。另外,吳允誠的女兒還嫁入宮中,成為朱棣的嬪妃,他的孫女嫁給了皇太孫朱瞻基,也就是后來的明宣宗。永樂十五年,吳允誠病死,他的兒子吳克忠承襲爵位,并且晉封為恭順侯,后死于土木堡之變。
吳允誠的孫子吳瑾于正統(tǒng)十四年承襲恭順侯的爵位。天順五年,宦官曹吉祥打算謀反,他的侄子曹欽發(fā)動叛亂。吳瑾向朝廷告發(fā)了謀反事件,使得叛軍沒能殺入宮中。之后,吳瑾被叛軍包圍,力戰(zhàn)而死。此后,吳鑒、吳世興、吳繼爵、吳汝胤、吳惟業(yè)、吳惟英先后繼承爵位。崇禎十六年,最后一任恭順侯吳惟英病死,第二年明朝滅亡。
參考資料:1.《明實(shí)錄》;2.《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