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定律:從皇室戰(zhàn)爭的天梯匹配說起

我知道,看到這個標題,很多人會噴我標題黨。
一款游戲而已,還扯上什么定律了。
今天想說的是,不要小看墨菲定律。游戲中的很多現(xiàn)象,其實都是墨菲定律的表現(xiàn)而已。
耐心的看下去。
先來說說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Murphy's Law)亦稱莫非定律、莫非定理、或摩菲定理,是西方世界常用的俚語。?
墨菲是美國愛德華茲空軍基地的上尉工程師。1949年,他和他的上司斯塔普少校,在一次火箭減速超重試驗中,因儀器失靈發(fā)生了事故。墨菲發(fā)現(xiàn),測量儀表被一個技術(shù)人員裝反了。由此,他得出的教訓是:如果做某項工作有多種方法,而其中有一種方法將導致事故,那么一定有人會按這種方法去做(If there are two or more ways to do something, and one of those ways can result in a catastrophe, then someone will do it.)。
換種說法:假定你把一片干面包掉在地毯上,這片面包的兩面均可能著地。但假定你把一片一面涂有一層果醬的面包掉在地毯上,常常是帶有果醬的一面落在地毯上。在事后的一次記者招待會上,斯塔普將其稱為“墨菲法則”,并以極為簡潔的方式作了重新表述:“凡事可能出岔子,就一定會出岔子(Anything that can go wrong will go wrong. )”。
墨菲法則在技術(shù)界不脛而走,因為它道出了一個鐵的事實:技術(shù)風險能夠由可能性變?yōu)橥话l(fā)性的事實。
墨菲定律的適用范圍非常廣泛,它揭示了一種獨特的社會及自然現(xiàn)象。它的極端表述是:如果壞事有可能發(fā)生,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fā)生,并造成最大可能的破壞。
“墨菲定律”、“帕金森定律”和“彼德原理”并稱為二十世紀西方文化三大發(fā)現(xiàn)。?
根據(jù)“墨菲定律”,有如下的延伸:
一、任何事都沒有表面看起來那么簡單;
二、所有的事都會比你預計的時間長;
三、會出錯的事總會出錯;
四、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fā)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發(fā)生。
聽起來很玄學,是吧?
仔細想想,也不盡然。
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如果有急事在街上需要攔一輛出租車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街上所有的出租車不是有客就是要交班了根本不搭理你,而當你不需要租車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有很多空車在你周圍游弋,只待你的一揚手,車隨時就停在你的面前。如果一個月前在客廳打碎了杯子,盡管仔細檢查和打掃,也不敢光著腳走路,等過了一段時間確定沒有危險了,不幸的事還是照樣發(fā)生,你還是被碎玻璃扎了腳。
讓我們把目光轉(zhuǎn)回到皇室戰(zhàn)爭上來。

看起來眼熟么?
是的,你沒有記錯!
皇室戰(zhàn)爭官方公眾號以“沒這么簡單”做了很多次專題了。
確實,沒這么簡單!皇室戰(zhàn)爭就是這樣一款看似簡單,實則不易的游戲。入門上手快,后期被勸退的例子簡直數(shù)不勝數(shù)。
很多剛接觸皇室戰(zhàn)爭的新朋友,隨著競技場的提升,慢慢的就自負起來:我均卡11級上了5000,對面滿級卡金燦燦都被我虐了。一時間,飄了起來,覺得自己能夠日天日地日空氣。
真正的老玩家一定會對這種想法嗤之以鼻!為什么?皇室戰(zhàn)爭是一款四年的老游戲了,卡等未滿之前的越級勝利?很抱歉,不能說明任何問題。

暮日蒼穹(前職業(yè)選手、教練)是我很喜歡的一位主播,他曾在直播間說過這么一番話:"很多人沒湊夠一套滿級卡組的時候,都覺得等自己卡滿了,隨便上6000、7000。結(jié)果,等湊夠一套滿級卡組以后,被虐的想退游”。
深以為然!

又很熟悉,對么?
然而這只不過是墨菲定理第四條“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fā)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發(fā)生”的一種表現(xiàn)罷了。
對于任意一套卡組,相對其他卡組來講,都存在克制、被克制、勢均力敵的三種情況。
套用墨菲定律來說,那就是:當你用某套卡組打天梯的時候,如果客觀上存在著克制你的卡組,或者存在著你碰到克制你的卡組的可能性,不管發(fā)生的可能性有多小,當你不停的去打天梯的時候,被克制總會在某一時刻發(fā)生。也就是說,只要發(fā)生被克制的可能性存在,不管可能性多么小,這個事情遲早會發(fā)生的。
只不過,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總習慣性的記住了卡組被克制掉杯的情況,而選擇性的忽視了順風順水、一路高歌上分的時候。
生活中也是一樣,當你對某件事情過分關(guān)注,此時就會形成一種心理暗示,當這件事情真正發(fā)生的時候,其影響程度就會被放大,導致你此時的反應比平時更加激烈,時候的記憶也會更深。
那么,問題來了,天梯的匹配究竟是怎么工作的?
其實,關(guān)于天梯匹配機制,光頭Seth早些時候在Reddit上進行了說明:

編者譯:
我們已經(jīng)回答過很多次了:?
天梯上的配對是基于獎杯,只基于獎杯數(shù)而不是基于卡等?;
如果你處于連敗狀態(tài)(3+失利),我們會讓你和其他“連敗”玩家進行匹配(仍然是以獎杯為基礎(chǔ)的,我們只是將匹配池限制為“也處于連敗狀態(tài)且和你的杯數(shù)接近的玩家”)。“連敗”池中的玩家一旦贏得一場勝利,就會結(jié)束“連敗”狀態(tài),恢復到正常匹配;
事實上,即使我們回答這個問題上百萬次,你仍然會看到陰謀論,因為那些堅信天梯匹配被操縱的人,在情感上是在為自己的失敗尋找答案,而不是尋求一些事實上的解決辦法。陰謀論者在心理上真的很像支持地平說或者反疫苗的人士,再多的證據(jù)也無法滿足他們,因為陰謀論提供了他們所尋求的情感驗證。
派對模式是一個基于級別的配對系統(tǒng)。我們覺得派對模式的玩家正在尋找“感覺公平”的比賽,即使你被一個卡等壓制的玩家血虐,你也可以在同等水平的比賽中獲得公平。
隨后,Seth又進行了補充說明:

編者譯:
“這感覺不是隨機的”是描述人類與概率關(guān)系的最佳方式。人類完全不具備處理大量隨機數(shù)的能力,因為我們尋求一種敘述來理解我們的世界。真正的隨機性讓人感覺不對勁,因為它與我們腦海中的故事不符,而“邪惡的人操縱游戲”是一個相當有說服力的故事。
如果你把一枚硬幣擲了20下,結(jié)果正面朝上了20次,你說“感覺不是隨機的,這里面一定有問題”。但這和拋出任何其他20種結(jié)果的可能性一樣大。事實上,你指出“你會說任何話來保護你的秘密未知的利益”,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說明了天梯匹配陰謀論者和地平說及反疫苗的支持者是何等相似。
天梯的匹配只需很短的一秒鐘,你認為你自己所謂的假設的"惡意匹配算法“能把你和野蠻人精銳和骷髏大軍(天梯兩種最流行的卡)匹配到的可能有多大?為什么我們要給使用電法的玩家免費的勝利,而不是讓他們被使用閃電/毒藥玩家克制?這就是為什么每次我們說“匹配只是和獎杯有關(guān)”的時候,都有人拒絕接受這個答案——他不想知道天梯匹配是如何運作的,他只想挖掘出一個隱藏的“秘密”來為他的失敗負責。對不起,伙計,匹配僅和獎杯有關(guān)。
其實,早在2年前,reddit上就有人(據(jù)說是sc內(nèi)部員工)指出,皇室戰(zhàn)爭的天梯匹配系統(tǒng)是基于獎杯數(shù)和Elo算法的匹配系統(tǒng)。
所謂Elo算法,即ELO等級分。ELO等級分體系是根據(jù)它的推廣者埃洛(elo)教授名字命名的,它是一種以數(shù)值表示的體系,將等級差別轉(zhuǎn)化為分數(shù)或取勝概率,反之亦然。當今多數(shù)競技項目的等級分體系都是建立在ELO體系之上的,如國際象棋、圍棋、臺球等。等級分由于是根據(jù)比賽成績進行一定的科學計算得來的,所以隨著比賽次數(shù)越來越多,就越來越準確地反映出一個人的真實水平。
皇室戰(zhàn)爭的匹配需要考慮ELO體系,同時需要兼顧對方的獎杯數(shù)、雙方是否是連續(xù)匹配(記得不久前剛看到Ruaaaa佬還是司機發(fā)了一個天梯連續(xù)匹配到一個人的截圖,怕是特例了)等因素。如果在此基礎(chǔ)上還要引入所謂的“系統(tǒng)針對”,一方面匹配的實時查詢和計算上會消耗大量的資源(哪些卡牌相互克制?哪些卡組相互克制?這是海量的計算),另一方面會影響自己和匹配到對手的勝率,進而放大其ELO分數(shù)的誤差區(qū)間,使得該ELO機制變得無法準確判斷選手的真實實力,這對整個匹配體系顯然是致命的。
相信我,你很渺小,渺小到系統(tǒng)沒必要專門針對你。
相信我,你只是習慣性的記住了卡組被克制掉杯的情況,而選擇性的忽視了順風順水、一路高歌上分的時候。
相信我,天梯上分只要被克制的可能性存在,不管可能性多么小,這個事情遲早會發(fā)生!

其實,不僅僅是游戲,墨菲定律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有人說它是無稽之談,也有人認為它是世界上最有趣最有用的定律。
近半個世紀以來,“墨菲定律”曾經(jīng)攪得世界人心神不寧。它提醒我們:“錯誤”與我們一樣,都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狂妄自大只會使我們自討苦吃。
容易犯錯誤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弱點,不論科技多發(fā)達,事故都會發(fā)生。而且我們解決問題的手段越高明,面臨的麻煩就越嚴重。所以,我們在事前應該是盡可能地想得周到、全面一些,如果真的發(fā)生不幸或者損失,就笑著應對吧,關(guān)鍵在于總結(jié)所犯的錯誤,而不是企圖掩蓋它。
各位挑戰(zhàn)者,你們怎么看?
留言寫下你們游戲和生活中“墨菲定律”的實例,我們一起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