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書問法】
《書法學問》
書法中的“不能學”現象
剛學書法,總有人建議:
王羲之不能學,蘭亭序太難,牽絲連帶太多,掌握不來,容易成描畫;王羲之沒有墨跡,都是唐人雙鉤摹本,不要學;圣教序是集字,行氣已壞,不要學;
智永不能學,智永通篇一個格調,內涵較少。智永學王羲之,你學智永不如直接學王羲之。
歐陽詢不能學,法度寫死了,沒有給你空間,學了容易板滯,出不來。
顏真卿不要學,多寶塔寫經體太格式化,顏后期的楷書笨拙的像小孩子寫的,傻大黑粗田舍郎耳。學了到老都不開化。
柳公權不能學,差別一絲一毫都不成柳字,難寫,用筆較難。學了容易出不來,歷史上學柳的名家沒有特別顯著的。
趙孟頫不能學,如果明白唐楷的基礎,趙孟頫的字容易寫軟,趙孟頫圓筆較多,全部楷書幾乎都是行楷,要學正楷,不要學趙孟頫。
魏碑不能學,魏碑多是寫匠人書寫,粗魯野蠻缺少書卷氣。魏碑保存下來的作品良莠不齊,初學著不能分辨好壞,容易寫成丑書。
行草不要學,行草要以楷書為基礎,沒有楷書基礎,你的行草是立不住的,容易漂浮在紙面,沒有骨力。
宋四家不能學,宋代書法尚意,古法已壞,唐朝尚法,建議從唐楷入門。
明清書法不能學,晉唐書法成就那么高,放著不學去學明清,明清跟晉唐那些比起來了差多了,取法乎上,明清沒有古意,不要學。
近現代書法不要學,我們要學經過歷史考驗的,今人和古人沒法比,取法乎上,今人書法不值得學。
總之,就是這個水平不行,不能學,那個取法不高,不能學。誰誰學了出不來,不能學。還有些不適合入門的,不能學。到最后,這也不能學,那也不能學,一本帖都沒有學進去。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