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運動的描述】圖像練習

(每周持續(xù)更新,隔壁一數、一化和一生都有筆記的)
【運動的描述】圖像練習
小練習1??!

因為在3s末兩質點相遇,所以甲和乙在相同的位置,那么我們就可以通過求面積來算出甲乙分別的位移:X甲=2m,X乙=6m,然后再用逆向思維倒推回去,即甲在乙之前4m。故選D
小練習2!!

A選項,實際是在比較第1s內和第2s內的位移,則要通過計算圖像面積得出:它們的面積是不一樣的,所以它們的平均速度不相等。
B選項,質點位移最大應在時間t=2s時,(上一個視頻夫人講過:越靠近x軸速度越小,越遠離x軸速度越大。也就是說物體位移達到最大或即將減小時,應該是它回頭的時候,只要這個物體不回頭,那么它的速度一定是逐漸增大的。而到2s這個時刻物體的速度才要由正的變成負的,說明它即將回頭,也就是質點位移最大的時候。
額外補充:我們還能知道物體在1s的位置和在3s的位置是在同一地點,原因就在于1~3s走過的位移應該是0【X軸上面的面積(1~2s)和X軸下面的面積(2~3s)等大,所以抵消掉了】。
C選項,方向應該也相同,因為它是一根直線。
故選D
小練習3?。?/span>

A選項,質點在做勻速直線運動。
B選項,看斜線的陡峭程度,應該是4~6s的要更陡一點,所以應該是質點在4~6s內的加速度比0~2s內的加速度大。
C選項,本質是讓求位移,而平均速度=位移/時間,位移就是圖像面積,因為4~5s的位移和5~6s的位移剛好抵消,所以質點的總位移應該是0~4s的圖像面積,即30m。所以平均速度=總位移/總時間=30m/6s=5m/s。(平均速率要把所有面積加起來)
故選D
小練習4?。?/span>

A選項,只要在圖像上出現的物體,都做直線運動。
B選項,它有沒有反向運動就看它的速度是不是從正的變成負的。在位移時間圖像(圖1)里面,看斜率,速度確實由正變?yōu)樨?/span>的了,而速度時間圖像(圖2)中速度并沒有從正的變?yōu)樨?/span>的(看y軸)
C選項,看曲線某點的速度或斜率就看過這個點做這個點的切線的斜率。物體1的斜率明顯是更陡的。
D選項,看面積大小既可,很明顯物體4的面積更大。
故選C、D
小練習5!!

A選項,面積的總路程應該為6m(兩個三角形的面積加起來等于6)。
B選項,一根直線,勻速直線運動
C選項,乙沒有回過頭。
D選項,末位置減初位置,3-(-3)=6
故選B、D
“高考,無非就是很多人同時做同一份試卷,然后決定去哪一座城市。最終發(fā)現,錯的每一道題都是為了遇見對的人,而對的每一道題,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strong>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