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新玩具:Deimos and Phobos
多寫一些關于這次空叉購入的兩個原石油海上鉆井平臺,這在我看來是個蠻重要的消息,是星艦項目發(fā)展圖景中之前被隱藏起來的一片重要拼圖。這下子很多事情就一下子說通了。

首先要理解這平臺的用途和必要性。星艦系統(tǒng)的一級,超推因為其數量眾多的引擎和巨大的體積,其發(fā)射會有很大范圍的潛在災害區(qū)及恐怖的噪音問題,從環(huán)控角度說是沒有半分在內陸進行發(fā)射測試的可能性,海上發(fā)射平臺勢在必行,是超推進入正式發(fā)射測試的“必要前提條件”。超推的建造其實已經有不少進度,今日甚至我們看到了第二個超推原型機的部件。而作為測試的必要設施,海上平臺的消息卻鮮有耳聞。雖然陸地上仍然可以作加壓和少量引擎點火實驗,但終究會非常有限。所以時間線怎么都感覺對不上。現在我們終于知道,空叉早已把手牌抓到了手里,只是之前一直藏得很好罷了。


為什么買舊的鉆井平臺?獲得海上發(fā)射平臺的方式大體不過兩個,自己設計建造新的,或改造已有的大型海上平臺。前后兩者相比來說,這里主要的考量對于空叉來說空叉不在于錢的問題,而主要是時間成本問題。改建雖然依然會是個負責的工程問題,但相比從零開始,還是不難想象會容易不少,節(jié)約不少項目時間花銷。且如果將來要從零開始建造專屬的平臺,這個過程也能積累寶貴的經驗。而作為星艦系統(tǒng)所需求的平臺尺寸,廢棄的海上鉆井平臺是合情合理甚至顯而易見的選項。
看到目前為止大部分的評論都在吐槽空叉拿到了非常理想的購入價格,這其實完全是可以預見的。如之前所說,二手鉆井平臺估計很早以前就已經在空叉的購物清單之中了,空叉恐怕早就開始像老鷹似的盯緊了相關市場。遠洋鉆井今年并不是十分景氣,陷入困境的公司不在少數。這次空叉能在去年八月原持有公司Valaris破產之際以每平臺350萬美元的超低價格(原始造價5億美元?)購入這兩個平臺,可以說是長期戰(zhàn)略部署和準備的結果。不妨看下細節(jié)時間表,購入及Valaris的破產注冊時間是去年八月,而直接購入公司為一個之前從未聽過Lone Star Mineral Development LLC 公司,名字上看是要搞星際采礦研發(fā)的,扯淡的很,且當時購入為匿名購入。而實際一挖,這公司是空叉在六月注冊的子公司。法人代表為Bret Johnsen,空叉的CFO和戰(zhàn)略購并部門主席??梢源竽懖聹y,這個公司就是為了平臺購入、改建及其后的運營而專門注冊的。且從兩個時間點的緊密前后銜接看,在該公司注冊之前空叉就已經基本談妥了購入計劃,甚至可能參與了Valaris的破產計劃。至少,我們可以斷定,空叉是做了不少準備工作的,所以才有可能拿下這種破天荒的價格。
總之,Deimos和Phobos的出場解決了我的一個長期困惑,感覺非常舒爽~ 另外,因為平臺的改建進度直接限制了超推實驗的進行,所以其進展會成為星艦項目的另一個物理進度條,應該會收獲持續(xù)的重點關注。

主要參考:https://www.nasaspaceflight.com/2021/01/spacex-rigs-starship-space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