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成都,不存在的隋朝天下第二武將!

? ? ? 2003年播出了《隋唐英雄傳》,電視劇中有許多經(jīng)典人物:風度翩翩、苦心復仇的秦瓊,重義氣的程咬金,貌美機敏的羅成,足智多謀的徐茂公,壯志難酬的王伯當?shù)?;在黃海冰、聶遠等演員的演繹下光彩亮麗,我卻一眼看到了他:宇文成都,主角團成長路上的墊腳石。宇文成都,封天寶大將軍,楊廣的親衛(wèi)首領(lǐng)。
? ? ? ?在劇中宇文成都,是一個忠心護主的形象;楊廣弒父奪位,其沖鋒陷陣。楊廣在登基后,也是大加封賞。隋朝并沒有天寶大將軍的官職,推測應和十二衛(wèi)大將軍平級、是正三品的武職。真是好一幕君臣相惜的景象!隨后就是和主角團的對抗,李淵和楊廣會面、試探,宇文化及作為殺手锏被派出;其力能扛鼎,堪比秦末的項羽。無奈李淵當時的幼子李元霸更勝一籌,數(shù)個回合宇文成都便敗下陣來。之后就是宇文成都的一路悲歌:隋末七十二路反王紛紛登場,宇文成都感念楊廣的恩情,四處征戰(zhàn)。四明山一戰(zhàn),對抗熊闊海、伍云召和伍天錫的聯(lián)手,艱難獲勝;后裴元慶為了天下第一的名頭出手,于是力竭的宇文成都敗下陣來、返回營中嘔血不止。和宇文化及集團不和的楊林看到此情景,都痛哭流涕;之后揚州決戰(zhàn),宇文成都和數(shù)位隋朝老將等大戰(zhàn)群雄,最終身死。
? ? ? 歷史上的宇文成都呢?也是如電視劇和評書中演繹的一般,忠心護主、至死方休嗎?顯然不是的。史料中并無宇文成都的記錄,推測應該是根據(jù)宇文化及的長子(宇文承基)改編而來。宇文承基,算是官二代或者說官三代。祖父宇文述是跟隨楊堅建立隋朝的重要成員,楊堅登基不久、其封十二衛(wèi)大將軍,隨后滅南朝陳、立功封安州總管、蔭封一子。再之后和楊素共同支持楊廣弒父奪位,更受重用、參知朝政,一度和權(quán)傾朝野的楊素分庭抗禮;三次征伐高句麗,其均參與其中,期間撲滅楊玄感起義,風頭無兩。大業(yè)十二年(616年)其才去世,而宇文化及能力不算強,在父親的提攜下,官場上還是大起大落的;但畢竟是促成楊廣登基的核心團伙成員,還算是身居高位。宇文承基,史料中描述并不多,只有兩段:宇文化及弒君謀反,其封太子;宇文化及和竇建德交戰(zhàn)失利,其和宇文承基一起被俘、然后處斬。若非其是宇文化及的長子,可能就是史料中的路人甲:無姓名、無事跡、無生卒的三無人員。
? ? ? ?演義和史料的差距,不細細考究的話,還是難以想象的。當然我們作為觀眾,看的是一股情懷和精神,作為生活在紅旗下、沐浴黨的光輝長大的年輕人來說,還是更喜歡看真善美、忠孝仁義的。真實的宇文成都或許不是跟電視劇演繹的那般忠君愛國,但我們記憶中的宇文成都永遠是那個至死方休、試圖挽大廈于將傾的少年郎君!愿英雄不死、常存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