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歲時記(七十)
作者:仙舟 益世報-北京 > 1931-05-09 又載:社神,蓋共工氏之子勾龍也,能平水土;帝顓(zhuān)頊(xū)之世,舉以為土正,天下賴其功! 又載:稷神,蓋厲山氏之子柱也,能植百谷,帝顓頊之世,舉以為田正,天下賴其功。 又周弁亦播植百榖,以稷五谷之長,因亦以稷名其神。 大填倉,小填倉 北平俗傳,正月二十三日為小填倉,二十五日為大填倉,此為農(nóng)人治事之小關(guān)節(jié),而北平婦孺頗能道之;不知春社,卻知填倉,果何故歟?有“開吃”之希望也。 平人于此小節(jié)所食之物,貧富各不相同,茲以中戶人家情形述之,小填倉皆吃“打鹵面”;大填倉則以“春餅”為應(yīng)節(jié)之食品。 “吃春餅”之法,已詳志“立春”之節(jié)目,勿庸重敘,茲將“吃鹵面”之法,寫于后。 “打鹵”之做法,平市婦女,頗擅長之,而做時之手藝,尤屬繁而且難,外鄉(xiāng)者,固難窺其奧妙也! 做鹵面所用之材料約有十馀種之多,計白肉片,雞蛋汁,團粉,白醬油,鉗子米——即大蝦仁——口磨,黃花,木耳,蔥花,姜片,蒜片……此為普通所用著,而稍講究之人家,皆選上品為之,如高上之團粉曰:“老干兒”,口磨則改用“鮮磨”,……等是。 做鹵之手續(xù),先將口磨,黃花,木耳,以涼水泡之,須臾,以手洗凈,另用溫水再泡之,置于一旁;然后將鐵鍋位于火上,內(nèi)貯清水,至八分滿之程度,俟微開時,將整塊之豬肉,下水中熬之,待一小時之久,肉熟,其湯亦??,取肉出鍋晾之,鍋中則下口磨,黃花,木耳,蔥花,姜片,蒜片……之佐料,然后以快到將熟肉切為薄片,乘鍋翻開時,肉片下鍋,再翻開,則將團粉汁灑于湯上,以鐵勺微繞,再下雞蛋汁,俟蛋汁凝成絲片形,鹵汁成矣。原鍋下火,置灶旁,另以鐵勺炸香油花椒少許,趁烈時,澆于鹵上,急以鍋蓋蓋之,不使花椒之味散洩,此法北平人俗謂之為“起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