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聊聊弋射
? ? ? ? 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墩撜Z·述而》
? ? ? ? 弋射是古代一種射箭方式,在箭上系以絲線,射出后絲線纏繞飛禽以捕獲之?!秴问洗呵铩ぶ俅杭o(jì)》載:“荊莊王好周游田獵,馳騁弋射,歡樂無遺?!?/p>
? ? ? ?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射者不是直接用箭命中飛禽,而是依靠箭矢帶著的長線,纏繞在飛禽的脖子、翅膀上,從而活捉獵物?!吨芏Y·夏官司馬》載:“矰矢、茀矢用諸弋射?!薄锻ǖ洹ざY三十七》解釋到:“結(jié)繳于矢謂之矰?!倍墩撜Z注疏》中進(jìn)一步解釋了:“繳,謂生絲為繩也?!?/p>
? ? ? ? 《史記·老子韓非子列傳》載:“孔子適周,將問禮于老子……孔子去,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p>
? ? ? ?上圖是出土于四川安仁的東漢弋射農(nóng)作畫像磚拓片,就很清晰的展示了古人弋射時(shí)的場景:大型飛禽要在水畔歇息捕食,而隱藏在樹蔭下的獵人張弓射出矰矢,帶著長長的絲線去纏繞飛禽。獵人的身后就放著前圖展示的???。
? ? ? ?有意思的是,弋射的主要目標(biāo)——大雁,竟然不是全然被動,《說苑·談叢》載:“順風(fēng)而飛,以助氣力;銜葭而翔,以備矰弋?!薄痘茨献印ば迍?wù)訓(xùn)》:夫雁順風(fēng),以愛氣力,銜蘆而翔,以備矰弋?!贝笱憔谷粫陲w行時(shí)口銜蘆葦防備矰弋,雖然我不知道這事是否真實(shí)有效,但并不妨礙在宋明時(shí),“雁銜蘆”紋樣以其“保身、避害”的吉祥寓意成為彼時(shí)流行的布料紋樣,受到追捧,而今又有有志者將之復(fù)原。

? ? ? ? 講到這有沒有發(fā)現(xiàn),前文說到:“矰矢、茀矢用諸弋射?!钡侵v了半天都在說矰矢啊,茀矢呢?不是我不想說啊,實(shí)在是查到關(guān)于茀矢的有用資料太少了?!墩撜Z注疏》:“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注釋到:“結(jié)繳于矢謂之矰。矰,高也。茀矢象焉,茀之言刜也。二者皆可以弋飛鳥。刜,羅之也?!本褪瞧渲凶钤敿?xì)的了,而這個(gè)“羅”讓我想起之前看過的一個(gè)外國視頻,有人用一種特殊的箭射鳥,什么樣的箭呢?大概這樣,看我靈魂畫手:

? ? ? ? 這里箭頭是一個(gè)很大的金屬絲網(wǎng),很容易擊中水畔的飛鳥,不知道茀矢會有幾分相似啊。哪位朋友要是看到那個(gè)外國視頻,記得私戳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