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文官大員(干杯!故宮)
清順治皇帝在位時,就下旨規(guī)定了官員的身份特征,通過官員衣服上的補服,帽頂上的頂珠,帽子后的花翎分辨,四品以上的官員才可以佩戴朝珠,文官和武官在補服上有很大區(qū)別,在清朝官服的補服中,“文官飛禽,武官走獸”。
清代官服分為朝服、吉服、行服、常服等,最常用的有吉服與朝服兩種。朝服屬于禮服,是上朝面君及重大禮儀場合穿戴的服飾,應用的場合比較少。而吉服才是官員們品日辦公理事時的日常穿戴,相比吉服出現(xiàn)的場合更多。
翎羽又叫翎枝,分為花翎和藍翎兩種?;嵊煽兹该望i羽制成,俗稱孔雀翎,而藍翎的制作材料僅為鹖羽,即由鹖雞的翅上或尾上較長的羽毛染成藍色制成。
六品及六品一下官員佩戴藍翎,而五品以上才可以使用花翎,花翎上的“目暈”一定程度上也能代表穿戴者的身份地位。目暈又被稱為“眼”,體現(xiàn)在花翎的尾端,實際上就是孔雀毛上的圓斑。眼有單眼、雙眼、三眼之別,翎眼的數(shù)目越多則表明該官員身份越顯赫。
吉服冠頂戴頂珠材質(zhì): 一品:紅寶石 二品:紅珊瑚 三品:藍寶石 四品:青金石 五品:水晶 六品:硨磲 七品:素金 八品:陰文鏤花金 九品:陽文鏤花金
文官的補子用單只立禽,文官的補子 文官儒雅嫻靜,官服以禽鳥為補子圖案紋樣,以彰顯賢德。文官分為九品:一品仙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鷴,六品鷺鷥,七品鴻漱,八品鵪鶉,九品練雀。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