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失敗乃成功之母發(fā)揮到極點,中國乒乓可不止燃那么簡單
失敗乃成功之母的道理,大家都懂。但不是很多影視作品能刻意去把“失敗”好好的拍出來,而更多是注重如何去拍好“勝利”。
作為體育競技,當然都是為勝利而戰(zhàn),而電影通常都是拍出運動員們是如何去努力拼搏,贏得勝利。
但,勝利是想得到就能得到的么?

在《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里,將節(jié)奏感拿捏得很高明,該輕松時輕松,該壓抑時壓抑,極具層次感。劇情里有精心去拍攝中國隊是如何失敗的,但失敗后,如何重新站起來,就是要大家了解到,真正的冠軍都要從失敗里得到寶貴的經(jīng)驗,再抓住機會去贏取勝利。

從失敗到奪冠,中國乒乓在情節(jié)上很尊重歷史,有得有失不斷反復。整部電影的節(jié)奏完全沒有任何拖泥帶水的感覺,完全不會有尿點,甚至在不少對戰(zhàn)時運用了特效級的慢動作畫面,令人看到心跳加速,沉浸感極佳。

在選角方面,都是恰到好處的選擇。每位演員都很貼切該角色,尤其是運動員們,揮拍、走位等動作都做得相當?shù)轿?。很明顯,每位演員,尤其是飾演乒乓運動員的,都努力練習過,才去演繹的。
而男主角鄧超方面,也超出了我的預期。本來以為鄧超只是搞笑的,卻沒想到這次拍得很有深度。當然了,鄧超本來就自帶幽默感,戲里不少笑點也自然從他身上展現(xiàn)出來。開始的時候,我的觀感是鄧超極有可能演砸了!直到他有這句對白:“玩乒乓的,(指著自己腦袋)這里都很好使”,這時我就覺得,鄧超確實適合這個角色。

作為主教練,他背負著很沉重的擔子,畢竟是在國家隊走下坡的時候接任,非常不容易。
然而這位主教練卻運用了不尋常之路,明知道體制難改,對手總是虎視眈眈,媒體都只看最終結(jié)果。。。等等,這位主教練在結(jié)果爛攤子的時候展現(xiàn)出霸氣又自信的姿態(tài)。然而,勝利的光環(huán)卻只是擦身而過。劇情至此時,也運用了令人厭惡的耳鳴聲做背景,讓全場觀眾都沉浸在這位主教練的無奈之中。。。
但劇情并沒有真正的結(jié)束,當看到最后的時候,我們都釋然了,原來這位主教練早就主控著一盤棋,棋路的變化也已經(jīng)預想好。

當然,有孫儷的加持,也非常重要哦!這兩夫妻,在中國乒乓里也演繹兩夫妻,令人看得更津津有味。而孫儷可是自帶氣場的,她并不像鄧超那樣自帶幽默感,但能牽引著鄧超的幽默感,讓劇情顯得更耐人尋味,這就足夠看頭了。

《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取材于九十年代初國乒男隊低谷時期的故事,在當時,主教練蔡振華臨危受命組建新隊伍,帶領著“五虎將”:馬文革、王濤、丁松、劉國梁、孔令輝,經(jīng)過一番苦練,期間一波三折,終于能絕地反擊、重回巔峰。
影片中角色的名字都經(jīng)過優(yōu)化,相信老一輩人對于五虎將都非常熟悉,大家可以在影片中對號入座,也挺有意思的。

這部電影的特色并沒有只是展現(xiàn)五虎將的威風,更展現(xiàn)出陪練運動員的辛酸。這些陪練運動員能力都不弱,但真正能上場比賽的名額有限,他們只能黯然的默默付出著。
乒乓看似是個人運動,但賽制下則需要團體戰(zhàn),除了個人能力,還要看整個團隊排兵布陣的前瞻性。相信大家看完《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就能學習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