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千兆讀寫性能,模塊化的Flexmix 韌能 NVME 硬盤盒測評
最近入手了兩塊1T的M.2 NVME硬盤,以前用的兩塊250GB的面臨被淘汰的命運,如何讓他們發(fā)揮余熱呢?當然是用一個硬盤盒把它們變成高速的移動硬盤。而Flexmix 韌能這款帶有RGB光效的NVME硬盤盒,讓我眼前一亮,畢竟有光就是正義。
開箱

Flexmix 韌能 NVME 硬盤盒的包裝看上去并不奢華,簡簡單單的盒子印有產(chǎn)品的相關(guān)信息,翻轉(zhuǎn)了一圈看,沒有發(fā)現(xiàn)中文。

打開包裝,產(chǎn)品被放在一張黑色的海綿墊中,可以抵御運輸時的震動。其它的配件自然就放在底層了。

先看一下有哪些配件吧,除了產(chǎn)品以外,還有一包安裝螺絲、一個散熱殼、一片散熱硅脂、起子一把、一個Type-C轉(zhuǎn)接口、說明書和一根數(shù)據(jù)線。
外觀

Flexmix 韌能 NVME 硬盤盒使用了航空鋁合金材質(zhì),由整塊鋁材進行CNC加工而成。這種材料本身非常堅固,而且還是極佳的散熱材質(zhì)。

除了盒子的材質(zhì)本身就是散熱材料以外,它短頭的兩側(cè)均有散熱孔,底部這一側(cè)有12個孔徑較大的散熱孔。

而頂部這一側(cè),則是16個孔徑較小是散熱孔,原因是這一側(cè)還有Type-C接口。
安裝體驗

硬盤盒的盒蓋使用了抽取的打開方式,打開輕松不費力,盒蓋的ARGB光效部分是可以定制的,能夠設(shè)計成你想要的造型,比如公司就可以以自己的品牌logo為原型設(shè)計產(chǎn)品,然后發(fā)給自己的員工或客戶使用。

它之所以能發(fā)光,其實是正背面有一塊發(fā)光元件和電子板,然后通過四個觸點,從主板上獲取電量。

而盒蓋是通過磁吸的方式加以固定,吸力很強勁,完全不用擔(dān)心蓋子是否會脫落。

而背面的背板也是一樣的設(shè)計,取下背板的主要目的是安裝散熱板,散熱板需要從背面,用四個螺絲固定住。

硬盤的安裝很簡單,直接插在上面,再用一個螺絲固定就好了,就是固定的時候有點麻煩,固定點和機身上的吸鐵石靠得太近,螺絲會被吸過去,裝的時候要控制好螺絲,并迅速的擰緊。然后再根據(jù)需要安裝散熱板,我這個1T硬盤是新買的,它需要淘汰的256G硬盤有自帶散熱殼,這樣的硬盤就無法安裝硬盤盒配送的散熱殼。
使用體驗

Flexmix 韌能 NVME 硬盤盒,它原裝配送的數(shù)據(jù)線一頭是Type-C,另一頭是USB接口。如果需要使用Type-C接口,需要用它配送的轉(zhuǎn)接口。
它最吸引我的,主要是RGB燈光效果,可惜的是我的主板不是微星主板,不能讓它的光效和主板同步,另外,可以模塊化設(shè)計的燈光面板也是,我喜歡的特色,畢竟我特別喜歡定制和電腦有關(guān)的光效產(chǎn)品。

在測試產(chǎn)品速度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主板上的各個接口,這款主板是ROG B560-A,它背面的USB接口有黑色USB接口4個、藍色USB接口2個、紅色USB接口1個,Type-C接口1個。黑色的接口是最低版本的USB2.0,藍色是USB 3.0,現(xiàn)在的名稱叫做USB 3.2 Gen 1,紅色是USB 3.1,現(xiàn)在名稱叫做USB 3.2 Gen 2,而Type-C接口是USB 3.2,現(xiàn)在的名稱叫做USB 3.2 Gen 2×2。

再看機箱前面的幾個接口,我的機箱是微星氪金槍2白色限量版,它前面有兩個USB接口和一個Type-C接口,USB接口雖然是黑色的,但它卻是3.0接口(USB 3.2 Gen 1),Type-C接口不是3.2而是3.1接口(USB 3.2 Gen 2)。

了解完這些接口,再來看看讀寫性能,NVME 硬盤盒接在USB 3.0(USB 3.2 Gen 1)接口上的讀寫速度是460MB/S左右,奇怪的是使用硬盤盒配送的USB轉(zhuǎn)Type-C接口,接在機箱前面的USB 3.1(USB 3.2 Gen 2)接口上,硬盤的讀寫性能并沒有提升,還是460MB/S。

而主板背面的紅色USB 3.1(USB 3.2 Gen 2)接口上,它的讀寫性能直接提升到讀1000MB/S,寫868MB/S,但是本應(yīng)該讀寫性能進一步提升的Type-C USB 3.2(USB 3.2 Gen 2×2)接口,讀寫性能又回到了460MB/S,我想應(yīng)該是這個轉(zhuǎn)接口的性能不行造成的。

最后,來看一下讀寫性能的實戰(zhàn)情況,參與測試的硬盤是Pcie 4.0的M.2硬盤(入門級讀寫性能3000MB/S),通過主板后面的紅色USB3.1(USB 3.2 Gen 2)接口連接,把硬盤盒中高達110G的文件拷貝至電腦硬盤中,最高寫入速度是830MB/S,這一步主要是考驗硬盤盒的讀取性能。

再將同樣一批文件,從硬盤中拷入硬盤盒,這一次考驗的是硬盤盒的寫入性能,發(fā)現(xiàn)最大寫入速度最高達到620MB/S。通過這兩次的測試,它實戰(zhàn)讀寫性能大約是800MB/S和600MB/S左右。
總結(jié)

我挺喜歡這種帶有光效的NVME 硬盤盒,可惜的是,只有微星的主板支持USB的神光同步,我雖然是微星的機箱,卻不是微星的主板,無法神光同步。而作為硬盤盒,它的硬件還是挺給力的,近千兆的讀寫性能,拷貝大文件的時候特別爽,100多G的文件一會兒就搞定了。作為移動硬盤使用,這樣的速度已經(jīng)超出了我的預(yù)期,如果能有一根兩頭都是Type-C的數(shù)據(jù)線直連USB 3.2 Gen2×2接口,說不定速度還能更快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