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xué)階梯》第7集:不要說一個凡人是幸福的,在他還沒有跨過生命的界限之前
原創(chuàng)通識課|《哲學(xué)階梯》第7集:不要說一個凡人是幸福的,在他還沒有跨過生命的界限之前——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
? ? ?
哲學(xué)即哲學(xué)史——黑格爾
《哲學(xué)階梯》第7集
之
不要說一個凡人是幸福的,在他還沒有跨過生命的界限之前: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
(視頻版)
,時長14:11
(文字版)
不要說一個凡人是幸福的,在他還沒有跨過生命的界限之前:索??死账沟摹抖淼移炙雇酢?/strong>
文/曾斌
索福克勒斯
索??死账贡还J(rèn)為古希臘最偉大的悲劇作家,他生于公元前496年,活了整整90歲。他在少年時目睹過希波戰(zhàn)爭,中年時恰逢雅典的鼎盛時期,晚年則親歷了雅典和斯巴達之間的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短一ㄉ取分心蔷涑~“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用來形容索??死账沟囊簧俸线m不過。也許正因為如此,他才熱衷于悲劇創(chuàng)作。公元前406年,索??死账谷ナ?,當(dāng)時戰(zhàn)爭仍未結(jié)束,交通不便,為了能讓索??死账沟倪z體順利安葬,敵對國斯巴達的將領(lǐng)還特別下令停戰(zhàn)??梢哉f,他跟伯里克利一樣是“全面的人”,完美地體現(xiàn)了“卓越”這個詞的古希臘含義。
?

(Pic/Google)
據(jù)記載,索??死账雇砟甑臅r候非常寵愛孫子,準(zhǔn)備把大部分家產(chǎn)傳給孫子,他的兒子聽說后非常嫉恨,把他告到法庭,理由是他年老糊涂,做事昏庸,結(jié)果年過八旬的索??死账巩?dāng)庭宣讀了新鮮出爐的《俄狄浦斯在科羅諾斯》,法官聽完五體投地,當(dāng)庭撤銷案子,并面斥他的兒子不孝敬老人。
?《俄狄浦斯王》
我們今天要探討的是《俄狄浦斯王》這部名垂千古的悲劇。法國詩人拉辛認(rèn)為這是一部完美的悲劇。兩千多年來,包括伏爾泰在內(nèi)的許多作家都試圖重寫這個主題,但是它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至今在西方世界里上演最多的仍舊是索??死账拱姹镜摹抖淼移炙雇酢?。
故事的起因是這樣的,忒拜城的老國王無視神的禁令,娶了表妹為妻。阿波羅神盛怒之下,發(fā)布預(yù)言:這段婚姻所生的兒子命中注定要玷污母親的床榻,生出一些使人不忍看的兒女,而且會成為殺死生身父親的兇手。
為了躲避神的詛咒,老國王把新生的嬰兒托付給一位牧人,讓他秘密處死??赡寥瞬蝗滔率?,轉(zhuǎn)手把嬰兒交給鄰國科林斯的一位牧人,正巧科林斯的國王沒有孩子,于是收養(yǎng)了他,取名俄狄浦斯。俄狄浦斯長大之后,偶然聽說自己并非國王的親生兒子,大惑不解,跑到德爾菲神廟詢問身世,阿波羅神沒有正面回答他的問題,但警告他千萬不可返回祖國,否則會殺父娶母。
為了躲避神的詛咒,俄狄浦斯離開科林斯,踏上了去忒拜城的道路。結(jié)果,在一次狹路相逢的沖突中,他殺死了一位素昧平生的老人。說到這里,你一定猜出了真相,沒錯,他殺死的正是自己的生身父親。
此時,忒拜城正處于一場重大危機之中。斯芬克斯,也就是那個人面獅身的怪物,盤踞在忒拜城外的懸崖上,遇到過往的行人就問他們:“是什么東西行走時先用四只腳,后來用兩只腳,再后來用三只腳?”如果不能猜中謎底,就把他們撕得粉碎。忒拜城的新王克瑞翁,也就是俄狄浦斯的親舅舅,貼出告示,誰能猜出謎底,除去斯芬克斯,就可以成為國王,并且娶克瑞翁的妹妹為妻。接下來的事情,你一定也猜出來了,俄狄浦斯破解了謎題,氣死了斯芬克斯,成為忒拜國王,并娶了王后為妻,而她正是俄狄浦斯的親生母親。

(Pic/Google)
這段亂倫的婚姻共生下兩男兩女。起初國泰民安,不久,忒拜城爆發(fā)瘟疫,神諭告知人們,必須找出殺害老國王的兇手,否則國無寧日。一位盲人先知說,兇手不是別人,正是俄狄浦斯。俄狄浦斯起初不相信,于是傳來當(dāng)年的那兩位牧人對質(zhì)。最后真相大白,他的母親懸梁自盡,俄狄浦斯則用母親的別針刺瞎了雙眼,自我放逐,在女兒安提戈涅的陪伴下四處流浪。
?
運氣、命運與理性意志
我相信,所有人讀完這部悲劇的第一個反應(yīng)都是:這就是命??!怎么躲都躲不過去!無論老國王怎么處心積慮,俄狄浦斯怎么費盡心機,終究逃不過命運的左右。在神的意志面前,人所擁有的自由意志根本就是一個笑話!
在這部劇中,盲人先知對俄狄浦斯說過這么一句話:“正是那運氣害了你!”
所謂“運氣”,指的是任意性與偶然性。比如,出門在外,我們都會祈禱身體健康、旅途平安,可事到臨頭仍然會出各種亂子。與“運氣”相反的詞是“命運”,指的是既定的秩序與必然的法則。運氣和命運這兩個詞看似對立,但是從人類幸福的角度出發(fā),它們的效果是一樣的,因為它們都否定了人類行為的自主性,也就是說,“不論宇宙的發(fā)展是預(yù)先決定的,還是混亂無序地展開的,發(fā)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包括我們的幸?!际俏覀儫o法控制的”。
既然在運氣和命運面前,人類無能為力,最明智的做法就是裝聾作啞,得過且過。當(dāng)俄狄浦斯殺父娶母的謠言傳遍王宮的時候,王后曾經(jīng)勸說俄狄浦斯不要再追問真相,她說:“偶然控制著我們,未來的事又看不清楚,我們?yōu)槭裁磻峙履??最好盡可能隨隨便便地生活,別害怕你會玷污你母親的婚姻;許多人曾在夢中娶過母親,但是那些不以為意的人卻安樂地生活?!?/p>
王后的這段話代表了普通人最為熟悉的生活態(tài)度:不問未來,活在當(dāng)下,對道德脫敏,對政治無感,對真相漠不關(guān)心,一句話,只有“隨隨便便地生活”才能“安樂地生活”。當(dāng)然,這種生活態(tài)度也可以用很高明的方式來包裝,比如《莊子·人間世》說:“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p>
可是問題在于,俄狄浦斯不信命也不信神,為了讓忒拜城人民徹底擺脫瘟疫,同時也是為了讓自己擺脫嫌疑,他不顧先知的警告和王后的勸慰,一意孤行叩問事實真相。
?

(Pic/Google)
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xué)》開篇就說:“求知是人類的本性?!卑偎疾坏闷浣猓艜n心忡忡,輾轉(zhuǎn)反側(cè),寢食難安。俄狄浦斯打破砂鍋問到底,不惜代價尋找殺死老國王的真兇,體現(xiàn)的正是理性主義者最根本的求知沖動和求真意志。
世上最聰明的人卻是一個無知者
然而詭異的是,無知恰恰是推動《俄狄浦斯王》全劇發(fā)展的根本元素:俄狄浦斯自為有知,實為最大的無知者?;叵胍幌拢淼移炙故窃趺吹巧线莩堑耐跷坏?。因為破解了斯芬克斯之謎,俄狄浦斯才贏得了王位,并被譽為“最偉大的人”。這個過程的隱含之義是,理性賦予人榮耀,知識賦予人權(quán)力!俄狄浦斯也因此志得意滿,自以為是世上最聰明的人。然而,這個世上最聰明的人其實卻是一個無知的人。
仔細(xì)想一想,俄狄浦斯只是在生物學(xué)的意義上回答了“人是什么”。
斯芬克斯問:“是什么東西行走時先用四只腳,后來用兩只腳,再后來用三只腳?”
俄狄浦斯回答:“噢,當(dāng)然是人?!?/p>
這一問一答對于理解“人是什么”究竟提供了何種真知?這一問一答究竟在什么意義上解釋了人性的復(fù)雜和人生的無常?什么也沒有。
事實上,俄狄浦斯不僅從未參透“人是什么”,更沒有實現(xiàn)德爾菲神廟上的箴言一一“認(rèn)識你自己”(Knowing yourself)。
在真相大白之前,他不知道“我是誰”;在真相大白之后,他仍舊不知道“我是誰”。難道不是這樣嗎?亂倫的結(jié)果讓俄狄浦斯既是王后的兒子,又是她的丈夫;既是女兒與兒子的父親,又是他們的兄長。身份認(rèn)同的徹底混亂顛倒,讓俄狄浦斯根本無法回答“我是誰”這個問題,他在家庭中找不到一個合適的位置,在人間秩序中也找不到一個安頓的所在。
?
人類理性、知識的有限和易朽
分析到這里,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索??死账故钦驹谧诮绦叛龅牧鰟?chuàng)作這部《俄狄浦斯王》的,他有著很強的反啟蒙色彩。啟蒙運動的陔心觀念就是“敢于運用你的理性”,但是俄狄浦斯的遭遇告訴我們,“人類的理性和知識是有限的和易朽的”。與俄狄浦斯的人類知識相對立的是盲人先知的知識,這種知識才是唯一有效的知識。盲人先知看不見現(xiàn)象世界的表面關(guān)聯(lián),但對本質(zhì)的關(guān)聯(lián)卻洞若觀火。相比之下,俄狄浦斯雖有雙眼,事實上卻與盲人無異。所以“當(dāng)真相大白于天下之時,他必須刺瞎自己的雙眼”。
我想再次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無論是上一集的赫西俄德還是這一集的索??死账?,都不能從現(xiàn)代人的角度,特別是無神論的角度去理解他們的思想。他們從來都沒有把神撇開去解釋人事,相反,他們對神的意志充滿了敬意,對人的理性充滿了懷疑。
作為萬物之靈,人類當(dāng)然值得歌頌,所以在《安提戈涅》中,歌隊這樣唱道:“世上的奇跡有很多,但沒有一種奇跡可以和人類相比?!?/p>
但是另一方面,索??死账垢嬲]我們,如果不尊重神定的法律,人類這個奇跡往往會以悲劇收場。在《俄狄浦斯王》的最后,歌隊是這么唱的:
“忒拜本邦的居民啊,請看,這就是俄狄浦斯,他道破了那著名的謎語,成為最偉大的人;哪一位公民不曾帶著羨慕的眼光注視他的好運?他現(xiàn)在卻落到可怕的災(zāi)難的波浪中了!
“因此,當(dāng)我們等著瞧那最末的日子,不要說一個凡人是幸福的,在他還沒有跨過生命的界限,還沒有得到痛苦的解脫之前。”
在結(jié)束這一集前,我想特別指出的是,按照亞里士多德的觀點,理想的悲劇人物要滿足幾個條件:首先他要有高貴的身份;其次他在德層面上不是十全十美的,用今天的話說,他不是一個高大全的人物,只有這樣才能引起觀眾的同情和憐憫;最后,這個人之所以遭受不幸,不是因為他本身是罪惡的或者邪惡的,而是因為犯了某種錯誤。
如果我們認(rèn)同亞里士多德的觀點,那么接下來的問題就是,俄狄浦斯到底犯了什么錯呢?我們下一集接著說。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