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見到了《沙漠巴士》的始作俑者

首先,我會先講講,在史上最奇葩的游戲合集里,除了《沙漠巴士》還有什么。
作者丨無聊至極
史上最爛的游戲是什么?
這個問題的答案見仁見智,有人可能會說是雅達利的《E.T.外星人》,有人會說是PC上的《大卡車極速競賽》,有人會說是《死亡火槍》,還有人會說的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沙漠巴士》。
丨 無聊至極的游戲
如果有人不知道的話,在這里先講一講:在《沙漠巴士》這個游戲里,玩家扮演一名巴士司機,從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圖森市一路開到內(nèi)華達州的拉斯維加斯。

游戲里,這條線路被簡化成了一條大約580公里的直線,而玩家的巴士最高時速也只有72公里,也就是說,玩家要開8個小時才能到達目的地。更為過分的是,巴士里沒有任何乘客(雖然路過車站可以停車開門,但是并不會有人上車),路旁的景色也只是一片沙漠,當然更沒有收音機放音樂。這個游戲全程沒有任何“變數(shù)”可言。

那么,我找個夾子把油門鍵夾住,然后讓車自己跑不就可以了?不好意思,這輛車行進的時候默認會稍微向右偏,如果完全不管理方向,陷進路邊的沙子里的話,就只能讓拖車一路拖回起點了——而且你之前開了多久,拖回去就要用多久。
那么可以開到一半暫停嗎?每天開一小時,怎么著也能開完吧。對不起,不能暫停,只能減速停車,而且停車大概一分鐘就會讓車過熱,如果過熱了,那就等拖車吧。
當你真的花了8個小時開到終點之后呢,你的獎勵只有……1分。之后,游戲會給你12秒的時間,讓你決定是繼續(xù)開,還是結(jié)束游戲。

這是什么垃圾游戲?實際上,這個游戲可遠不止“垃圾”這么簡單。因為在游戲開始前,《沙漠巴士》中就已經(jīng)充滿了自嘲氣息。
沙漠巴士的故事,要從一對魔術(shù)師說起。

丨 魔術(shù)師跨界
《沙漠巴士》雖然經(jīng)常被看做一個單獨的游戲,但實際上,這個游戲本身來自一張游戲合集,是由喜劇魔術(shù)表演組合Penn & Teller制作的惡搞游戲合集《Penn和Teller的騙局》(Penn & Teller's Smoke and Mirrors)里的6個游戲之一。
引用“噴神”James的話說:“他們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娛樂明星之一,他們把魔術(shù)和喜劇結(jié)合起來,他們好玩得要死,他們抨擊時事,他們完全無視物理規(guī)律,而且他們干了有超過40年了?!?/p>
正是因為他們的成功,發(fā)行商Absolute Entertainment找上二人,希望合作制作一款熱賣的電子游戲,然后上述這部游戲合集便制作完成了。可惜的是,Absolute在游戲發(fā)售前就破了產(chǎn),而這個游戲的平臺SEGA CD也非常失敗,最終這張合集并沒能如期在1995年正式發(fā)售,直到后來有人將當初寄給媒體用于評測的拷貝上傳到了互聯(lián)網(wǎng),這些游戲才得以重見天日。

他們作為魔術(shù)師的“外行”身份,使得這個合集里的每個游戲都顯得很“非主流”。用他們的話說,這里的游戲都是來拿不同的人“開涮”的?!渡衬褪俊烽_涮的目標,是“電子游戲有害論”的持有者,比如當時美國的司法部長Janet Reno,此人認為暴力游戲中夸大且不真實的成分會引起玩家的道德恐慌,有很大的社會危害性。
Teller說:“電子游戲時不時地就被媒體拉出來給社會問題背鍋,(上世紀)90年代初的時候,我在給《紐約時報》寫的文章里就援引了各種研究,表明電子游戲并不會對小孩的道德觀造成影響。但是,我覺得還是要做一個游戲更有說服力?!?/p>
有一次,他們和編劇Eddie Gorodetsky聊天時萌生了做《沙漠巴士》的想法?!袄咕S加斯到鳳凰城很遠,開這個長途巴士也很無聊,這個工作的關(guān)鍵不過是保持清醒而已。因此,在這個游戲里,我們沒有加入任何可以加速時間的秘籍。這樣的話,司法部長那票人就知道,一個忠實反映現(xiàn)實的游戲是多么‘有趣’且‘可玩’了?!?/p>
那么《騙局》里的其他游戲是什么樣子的呢?
這里要先聲明一下,如果你對這些游戲產(chǎn)生了興趣,那么請立刻關(guān)掉這篇文章,搜索并下載游戲自行體驗——畢竟想要把這幾個游戲講明白,劇透是免不了的。
丨 《會讀心的大猩猩》
有一天,你被一個朋友請到家里,讓你見識一個存在于游戲里的會讀心的大猩猩。朋友一本正經(jīng)地告訴你,游戲手柄被設定得非常敏感,可以從你不自覺的小動作中讀出你的想法。
于是,你按猩猩的要求,背著他寫下了自己腦中想到的撲克牌花色和大小。接著,你的朋友拿起手柄向你演示了一下如何操作,然后你按照他說的接過手柄,開始和大猩猩“交流”。
猩猩開始問你一些答案顯而易見的問題,比如“你是不是出生在地球”,或是“你有沒有親戚活在金星”。直到,它說出了你想要的牌的顏色。
你想起來猩猩說過,你可以撒謊,反正它看得出來,于是你選擇了否定這個答案,誰知卻被猩猩識破了。
猩猩最后準確無誤地說出了你選的撲克牌。

當然,事實是,當你的朋友拿起手柄的時候,他偷偷地用一套組合鍵輸入了撲克牌的信息。簡單來說,在他向你演示操作的時候,屏幕上令人難以察覺的兩個綠色閃光點的位置已經(jīng)表明了撲克的信息。我曾對幾個朋友試過這個把戲,效果都很好。

丨 《你是什么星座?》
根據(jù)星座描述一個人性格的那種測試早就不新鮮了,但是如果你的朋友告訴你,有一個測試,可以根據(jù)你對自己性格的描述從而反推出你的星座,聽起來是不是厲害了很多?
Penn和Teller聲稱,他們發(fā)明了一個叫做Personometer的程序可以做到這一點,甚至還申請了專利。
這個充滿高科技含量的程序用起來也有模有樣,Penn和Teller會問你一些奇怪的問題,類似于“撿到錢包后愿意歸還嗎?如果沒有謝禮你會失望嗎?”“你喜歡什么樣的音樂?流行還是小眾?安靜還是喧鬧?”這些問題經(jīng)常在各種心理測試中出現(xiàn),但看起來跟星座沒什么關(guān)系。
而你要做的,則是移動游戲界面里一個叉車上的儀器,使其移動到坐標軸上代表自己想法的位置,兩個坐標軸各自代表著一個維度上的回答。比如說,y軸代表是否會歸還錢包,x軸代表如果沒有謝禮會有多失望。

幾個問題之后,Penn不但說出了你的星座,甚至還說出了你的生日。
當然,這都是假的,而這個游戲的原理更為簡單粗暴——你的朋友在游戲運行前就已經(jīng)把你的生日存進機器里了。那個所謂的“專利號”里就暗藏著你的生日。

在游戲的隱藏視頻里,Penn一邊玩著三球雜耍(他在轉(zhuǎn)行魔術(shù)師之前就是干這個的),一邊無情地嘲諷著占星術(shù):“火星引力對我的影響還沒我手上的球大。”
這個小游戲和《會讀心的大猩猩》在游戲合集說明書里被歸到“把戲”這個分類里,而下面兩個,則是十足的“惡作劇了”。
丨 《Buzz Bombers》
想象一個場景:你買了新游戲,你的朋友來你家“白嫖”,你還得拿出零食飲料招待他,然后和他一起玩游戲的時候被他虐得體無完膚……是不是很不爽?
報復的機會來了!《Buzz Bombers》就是這樣的一個游戲。《騙局》的包裝其實是雙面印刷的,背面的圖案就是用來把游戲偽裝成《Buzz Bombers》用的。

玄機來了,你的手柄可以用一個特殊的組合鍵來修改雙方的得分倍率,既可以公平競爭,也可以讓對方完全追不上你的分數(shù),而且最為貼心的是,就算受害者覺得手柄有問題,要求交換手柄,你也可以通過一套組合鍵把控制得分的權(quán)力轉(zhuǎn)換到另一個手柄上。

丨 《Sun Scorcher》
想象另一個場景:你的朋友有一天拿來了一個新游戲,他說這游戲用了一種特殊的技術(shù)——“熱能圖像”,讓游戲畫面變得非常驚艷。你將信將疑地開始了游戲,然后看到下面的警告:“本游戲可能會讓屏幕瞬間產(chǎn)生微波輻射,一定不要觸摸屏幕?!?/p>
你的朋友不屑一顧,大大咧咧地把手放在屏幕上,告訴你要攻擊屏幕上的哪個部分。誰知突然畫面一閃,隨著“啪”的一聲,你的朋友捂著手大叫,而屏幕上只剩下了一片雪花。


當然這是假的,只是游戲運行一定時間之后就會播出這種聲效,并把畫面變成雪花而已。
這應該是所有惡作劇和把戲里最難表演的一個,畢竟需要表演者掐著時間裝出被燙到手的樣子。
大家也看出來了,這幾個“游戲”與其說是游戲,不如說是以電子游戲形式存在的惡作劇和魔術(shù)用道具,那么接下來的這個,才是這個合集里的重頭戲。
丨 《Penn和Teller的騙局》
“其他名人不過是掛個名字就敢賣自己的游戲,但是我們既然都親自設計游戲了,那為什么不做一個關(guān)于我們兩個的游戲呢?”說明書里這么寫道。
于是,這個合集里最“正?!钡模袆∏?、有戰(zhàn)斗、有謎題、有NPC的動作冒險游戲誕生了,但是它也和合集里的其他游戲一樣并不那么正經(jīng)。
比如說,游戲開始時有一個“不可能”難度,玩家選擇這個難度的話,開場就會直接被一個NPC殺死,他隨后還會嘲諷玩家:“非常難和不可能是不一樣的,拿諾貝爾獎叫做非常難,把太陽吃掉叫不可能?!?/p>
當然,為了契合二人魔術(shù)師的身份,游戲里的戰(zhàn)斗和劇情都和魔術(shù)脫不了關(guān)系,Penn和Teller兩個人會用各種武器(比如撲克牌)擊敗敵人,或者干脆通過魔術(shù)表演讓敵人走神,達到同樣的目的。不過,在遇到更危險的事情時,玩家可以花錢來雇替身演員……

劇情則是在拿同行開涮。作為反派的魔術(shù)組合Stinkbomb and Rot(惡搞同行Siegfried & Roy)在游戲里的“惡行”就是欺騙大眾“魔術(shù)都是真的”。
這也是他們二人在表演中一直喜歡用的段子,作為組合中的段子手,Penn直言:“魔術(shù)師就是一個先說要騙你,然后在你的懷疑中真的把你騙了的職業(yè)?!鄙踔猎诒硌葜?,他還會直接揭秘一些常見的魔術(shù)把戲。?

盡管是這6個游戲里最像正經(jīng)的游戲,流程也不算長,但是《Penn和Teller的騙局》游戲里的提示少得可憐,關(guān)鍵道具也不是很好找,后期反派老家的公寓非常復雜,又沒有地圖……總體來說,這游戲完成度太低了,沒有攻略幾乎沒法玩下去。
不過,這款游戲的特征不由得讓我想起了另一個有名的“怪游戲”——《北野武的挑戰(zhàn)狀》,在這款1986年的游戲里,北野武加入了許多在那個時代看來獨特和有爭議的想法。某種意義上,這些跨界人才的作品有相似度也不是個巧合,畢竟北野武也是個喜劇演員。
作為這個合集里最正常的游戲,《Penn和Teller的騙局》按照一般的看法,也可以分到無厘頭惡搞風格游戲這個范疇里??傊?,這款游戲不能稱得上出色,不過游戲里有大量二人的小視頻,加上他們獨特的幽默風格貫穿了整個作品,體驗還是很獨特的——特別是,如果你有朋友可以拿來惡作劇的話。
丨 后記
拜這個游戲合集所賜,我在3月份跑去拉斯維加斯親自看了Penn和Teller二人的表演,正如James所說,好玩得要死。演出結(jié)束后,在和二人合影的時候,我提起曾經(jīng)用讀心猩猩整蠱朋友的事,Teller對我表示了祝賀,而Penn則說:“我們今年夏天要出個VR版?!碑敃r,我以為不過是隨口開的玩笑而已。
可是在之后的Pax East游戲展上,《無主之地》的開發(fā)商Gearbox Software正式宣布,他們正在開發(fā)一個基于Penn和Teller的VR游戲,名字也很怪,叫做《Penn and Teller VR: Frankly Unfair, Unkind, Unnecessary & Underhanded》(或許暫時可以譯為《Penn和Teller VR:顯而易見的不公平、不友善、不必要和不知廉恥》)。
我甚至不知道自己當了一次“舅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