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子不二雄筆名小考

“哆啦A夢的作者是兩個人?”這個說法傳得久,其實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藤子不二雄”這個筆名。

我們知道,常盤莊的各路巨佬,手冢治蟲是手冢治、石森章太郎是小野寺章太郎、赤冢不二夫是赤冢藤雄,都是一人一個名,唯獨藤子不二雄這個名字是藤本弘、安孫子素雄二人共用一個名。

漫畫家當中,二人共同創(chuàng)作的情況并不少見。比如《筋肉人》作者ゆでたまご、《薔薇少女》《守護甜心》的作者PEACH-PIT、《東京玩具箱》系列作者うめ、《光之美少女》漫畫版作者上北ふたご。
不過上面的例子除了上北ふたご以外大多不像日本式姓名,而上北的名就是雙子,也明示了這個名字是二人組合。藤子不二雄卻像日本式姓名那樣,會當做一個人的也很多。因此,“藤子不二雄其實是兩個人”作為一個小知識,在當時會經(jīng)常被提起。
藤子不二雄和上述的二人共同創(chuàng)作的情況不同的是,他們既不是一個原作一個作畫形式、共同作畫的作品也僅限于Q太郎等早期作品,所以在解散前,各自的作品都是以藤子不二雄的名義發(fā)表的。

正如很多有志成為漫畫家的新手一樣,藤本弘、安孫子素雄最早的作品是以本名投稿的。后來出于對手冢治蟲的仰慕,在1951年左右兩人取了筆名為手冢不二雄。手冢當然來自手冢治蟲,不二雄(Fujio)則是來自藤本(Fujimoto)的Fuji和素雄(moto'o)的o。
1952年,Asahi Graph雜志登載他們的作品的時候,把手寫的“手”看成了“?!?,結(jié)果雜志印出來變成了“牛冢不二雄”。他們當然沒有再用過這個誤植的名字,但后來考證的人要單獨算一個筆名。

1953年,發(fā)表《Utopia最后的世界大戰(zhàn)》時,因為頂著手冢的姓投稿太過出挑,以“還不及手冢大神的腳趾頭”為由改為了足冢不二雄。

1954年,他們上東京進入常盤莊后,改名為藤子不二雄。這個藤子也是從“藤本”和“安孫子”而來的,因此Fujiko Fujio的兩個Fuji都是來自藤本弘的“藤”。
如果他們像后來那些漫畫家二人組取名的方式取筆名的話,可能不用執(zhí)著于前面安個姓,直接就叫Fujio吧

1987年兩人解散后,分別在原來藤子不二雄后面加上圈A和圈F表示本名的縮寫,F(xiàn)受到石森章太郎建議,把F移到了藤子不二雄中間,變成了藤子F不二雄。
這個時候,中國大陸剛剛開始引進《機器貓》,和同時期翻印臺版的各種《機器貓小叮當》,還叫“藤子不二雄”

但后來1993人美版《機器貓》就已經(jīng)改成了“藤子F不二雄”

由于“小叮當”的火爆,早期臺灣引進藤子不二雄作品時,喜歡在譯名冠以“叮當”的字樣,不僅F的作品《小超人帕門》被叫“超人小叮當”,《TP時光巡警》被叫“時光隧道小叮當”,Pokonyan更是至今還叫“叮當貓”,A的《忍者哈特利》也被叫“忍者小叮當”
分家后,F(xiàn)和A的共同作品,比如小鬼Q太郎一直很難再版?,F(xiàn)在有不少已經(jīng)得以重新出版。而新版小鬼Q太郎的作者則是以藤子不二雄A和藤子F不二雄并列,不再使用原先“藤子不二雄”的名稱



因此,“藤子不二雄”是“兩個人”,“藤子不二雄”是“哆啦A夢作者”,但“哆啦A夢作者”不是“兩個人”,“小鬼Q太郎作者”才是“兩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