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萬能提問公式,讓 ChatGPT生成高質量回答
AfterShip 是一家國際化的科技公司,一直在關注 AIGC 等科技前沿領域。

在 ChatGPT 推出以后,AfterShip 的工程師同學很快行動,搭建了 AIGC 的內部體驗平臺,讓每個內部同學無需注冊賬號,就能直接體驗 ChatGPT。在每個同學躬身入局、深入實踐了一段時間后,我們在公司內開展了系統(tǒng)性、有深度的 AIGC 系列課程培訓。
這些內容不僅對內部各個部門和崗位的同學有幫助,同時也對外部的朋友更好地學習和使用 AI,提升自己的工作和生產效率有很大價值。因此,我們決定開一個 AIGC 的系列專題,利用文章的形式,把我們對 ChatGPT 和 AI 的實踐、思考和沉淀都系統(tǒng)性提煉并公開分享出來,以幫助到更多的人。
本篇為 AIGC 系列專題的文章之一,內容來源于工程師 Jason Luo 和培訓同學 Ruby 的培訓課,將與大家分享一個萬能提問公式,讓 ChatGPT 生成高質量的回答。以下為正文內容,歡迎閱讀,期待指正。
# 什么是 Prompt ?
在講萬能提問公式前,我們需要先了解什么是 Prompt:首先,ChatGPT 從本質上講是一個語言大模型。我們和 ChatGPT 交流的過程,本質上是在和背后語言模型產生交互的過程。如下圖中可以看到,模型的輸入是一個叫 Prompt 的東西。
為什么要給模型一個 Prompt (提示) 呢?因為大語言模型本身是不具備記憶功能的。好比一個你不怎么熟悉的同事,突然拉你去開會,但是開會前又什么都沒和你說,我相信你的腦海里一定是這樣的:
但如果你的這個同事,在開會前給你寫了一個會議文檔,詳細列出了會議背景、會議目的、需要你在會議前中后做什么等信息。我相信你就能更好地準備這個會議,在會議中有更高質量的發(fā)言,因為他給到了你充足的上下文。人類需要上下文,模型也是。所以當你把上下文信息都寫成一個 Prompt 交代清楚,模型就能給到你更好的答案。
# 分享一個萬能的提問公式
接下來給大家分享,具體如何引導 ChatGPT 生成高質量回答:一個好的 Prompt 里面最好涵蓋以下五個部分
你是誰(角色扮演):如一個專業(yè)的翻譯、有多年經驗的作家...
做什么(任務):如補全、翻譯、生成、分類、問答、總結...
怎么做(完成步驟):如首先對輸入的文本進行翻譯,之后輸出一份總結...
不要做(限制條件):如請勿捏造答案、若信息過時請?zhí)崾?..
輸出格式:如段落文本、列表、表格、JSON、XML...
將以上的部分結合起來,就是一個萬能的提問公式,能大幅度提升 AI 的回答質量,即:提問公式 = 你是誰 + 做什么 + 怎么做 + 不要做 + 輸出格式舉例,現(xiàn)在我們需要給海外客戶寫一封英文郵件,但擔心有語法錯誤,我們可以請 ChatGPT 來幫忙糾正。
# 更多與 AI 對話的小技巧
除了提問公式外,我們還可以使用以下小技巧,持續(xù)提高 AI 的回答質量。
追問。如果答案不符合預期,或者回答的靈感很好,我們都能繼續(xù)去追問,讓它持續(xù)的輸出答案直到我們滿意為止
讓 AI 來做選擇題。很多時候我們不希望 GPT 非常發(fā)散的來回答我們的問題,那這個時候可以給他一些選項,限定他的回答范圍。
充當模擬對話:有的時候我們可能并不是只想要和 GPT 進行簡單的問答。我們更希望它像個“人”一樣可以和我們交流。比如我們可以通過 AI 與特斯拉的 CEO 馬斯克對話,向他請教什么是“第一性原理”。
盡量避免“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在 prompt 里盡量限制他,比如“如果你不知道,請直接告訴我不知道”,另外當 ChatGPT 犯錯誤時,可以通過指出它的錯誤,或給予它相關的先驗知識,來讓它回答出正確的答案。
常用的 Prompt 可以存下來之后復用:比如你經常使用到翻譯功能,可以存一個“資深翻譯”的 Prompt,避免以后重復輸入。
# 總結
如果看完這篇文章,你只能記住一句話,請記住以下的萬能公式:
提問公式 = 你是誰 + 做什么 + 怎么做 + 不要做 + 輸出格式
當然,如果你想更好使用 AI,你還可以:
技巧 1 - 追問
技巧 2 - 它也擅長做“選擇題”
技巧 3 - 充當模擬對話角色
技巧 4 - 避免“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
技巧 5 - 常用的 Prompt 可以存下來之后復用

假如你對 ChatGPT 和 AIGC 感興趣,歡迎關注ChatGPT研究所,我們將持續(xù)分享 AIGC 系列相關的干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