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蟲記·楚雄·紫溪山·20181007 (2)


? ? 常見的紅蛺蝶,后翅正面除外緣區(qū)外一致棕色,容易辨認。
????總的來說,紅蛺蝶屬是一類飛行能力很強的蝴蝶,舊大陸西部的小紅蛺蝶甚至可以飛越撒哈拉沙漠。大紅蛺蝶不像它的親戚那樣喜歡遷飛,但全速飛起來也還是很快的。
????本屬主要以蕁麻科植物為食,相對容易飼養(yǎng)。

? ? 存疑,有一些灰蝶、小蛾類乃至葉蜂的幼蟲都進化成了類似的扁平形狀,我定成蜆蝶主要根據(jù)長度和頭部形狀。
????與成蟲一樣少見,見于豆科杭子梢屬植物上。不知道有沒有人養(yǎng)過。

? ? 國內(nèi)資料中的褐邊綠刺蛾有兩個不同的拉丁名,我以為是其中一個定錯了,然而這兩個拉丁名都有效,而且我好像都見過實物,長得確實不太一樣,只能說中文名隨便起。
????本種常見,在當?shù)嘏c其他幼蟲混生,采食山茶葉。

? ? 少見,在我的認知范圍內(nèi),已經(jīng)被描述的長角蛾中似乎沒有長得像圖中個體的種類。
????見于低矮草叢中,一些其他的長角蛾成蟲主要依靠花蜜生存,本種未見訪花,食性不明。

? ? 國內(nèi)(尤其是東北地區(qū))傳統(tǒng)的經(jīng)濟動物,與桑蠶類似,主要用來繅絲織綢。除了分類上的差異,本種與桑蠶還有如下不同:1. 幼蟲和蛹的體型更大,有些人認為比桑蠶蛹好吃;2.?食性廣泛,殼斗科、樺木科大部分植物的葉都能用作飼料,這對沒有條件種植桑樹的地區(qū)很重要;3.?蠶絲棕褐色,纖維較為短粗,因此價值似乎不如桑蠶絲(這里不討論炒作帶來的溢價)。
????南方與北方的柞蠶似乎有一定的遺傳差異,我見過的北方個體在毛斑和體色上都與圖中個體有輕微的不同。

? ? 南方常見的物種,資料較多,我還是個菜狗的時候認識的第一種燈蛾就是它。
????本種食性廣泛,在國內(nèi)算是惡名昭彰,不管是植樹造林、園藝綠化還是蔬菜水果,都有它嗯造莖葉的身影。
????本種似乎已經(jīng)被引入美洲,而美洲的美國白蛾也入侵了中國,換家了屬于是。

????暫定,本種在國內(nèi)沒有記錄,但國內(nèi)有記錄的裳夜蛾幼蟲都不擬態(tài)地衣??紤]到還有大量的裳夜蛾沒有幼蟲記錄,不排除是某個不常見的其他種類。
????有一說一,這個擬態(tài)的水平還不錯,在鱗翅目這種高端局也能打一打。

? ? 不常見的夜蛾幼蟲,在目前的分類系統(tǒng)下是毛夜蛾亞科的一員。成蟲非常漂亮,白底黑紋,堪稱毛夜蛾亞科的顏值擔當。
????雖然可以強行把它背面的配色稱作保護色,但我覺得它這橘紅花紋在萬綠叢中還是很顯眼的。

? ? 暫定,舟蛾科幼蟲長相奇葩,少見種類的資料又嚴重不足,我很難做這種無米之炊。
????也有可能是鉤蛾那一類,我不好說。
如有錯漏,歡迎指出
最后祝你,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