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終將不會成為你

封面圖為廣播劇的官圖,可以去百度百科“終將成為你”動畫的詞條上找到

2018年10月5日播出的動畫,2015年4月27日開始連載的漫畫作品。作品本身并沒有什么詬病的地方,甚至動畫完美展示了原作漫畫當(dāng)中的精髓。制作水平無可挑剔,劇情上也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令人回味無窮……
然而這改變不了我討厭它這件事。

我是個學(xué)動漫設(shè)計專業(yè)六年的人了,即使現(xiàn)在的工作與專業(yè)相差十萬八千里,我也在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至少我不會因為角色的設(shè)定而完全否定整個作品的一切。
《終將成為你》是第一個讓我有了因為角色而討厭整個作品的心情。
七海燈子,最初我認(rèn)為這個主角是有“回避性人格”的角色,然而動畫告訴我并不全是。
這個角色把自己幻想成能夠變成自家姐姐“七海澪”的存在,想要變成自己眼中的“姐姐”的樣子。人是有多面性的,七年前的燈子還小無法判斷這很正常,但令人無言的,也在于她自己那種強(qiáng)迫性的把自己當(dāng)成“姐姐”的替代品的心理。
【姐姐很優(yōu)秀,姐姐做什么都很完美,大家都很喜歡姐姐,姐姐最喜歡了】
憧憬姐姐的心情很正常也很普通。
讓我無法理解的是,這份憧憬卻變成了她自己給自己套上的枷鎖。動畫中的所有人,從來沒有說過讓燈子成為像“姐姐”一樣的人。(我并不打算二刷所以出現(xiàn)有誤的地方也請諒解)
也許因為我是獨生女的緣故,我并不能理解這種非得要成為“姐姐/哥哥”的那種心情……或許這有點像“隔壁家的孩子”那樣,所謂家長口中的“榜樣”、“你該變成那種人”的心情也說不定。
七海燈子就這樣帶著自以為是的“憧憬”,一步一步地走向自己給自己挖的深淵中。小系侑就是拯救她的契機(jī),一個自認(rèn)為自己“不懂什么叫喜歡”的孩子。
這也是我最開始對七海燈子這個角色產(chǎn)生反感的原因之一。
不喜何撩?不,七海燈子只是將周圍人對自己的“喜歡”,扭曲成“喜歡帶著姐姐面具的自己”這一概念罷了。
所以我才不認(rèn)為七海燈子是“回避型依戀人格”這件事。
那種明知道佐伯女士喜歡自己,而更加偽裝成“帶著姐姐面具的自己”……
那種強(qiáng)烈要求小系侑“絕對不要喜歡上自己”這件事,而又像個戀人一般纏著小系侑親吻……
我的天……不管這種行為算不算渣,我都不希望現(xiàn)實生活中有這樣的人出現(xiàn)。

題外話,我至今都非常憧憬嵐少那樣的UP主
曾經(jīng)我也想過自己要成為第二個嵐少的存在
然而在一次直播時我注意到了
【我不是嵐少,也不會成為嵐少】
【我只是我自己】
【“憧憬”只是給你一個想要做這件事的契機(jī)】
【我沒有必要成為那個我眼中的“嵐少”】
是的,憧憬只是憧憬
自己只會是自己
再怎么模仿他人
你是你,終究是你
我終將不會成為你
我終將會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