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貞的六合心意拳內功
? ? ? ?胡耀貞先生是武術、先天氣功、中醫(yī)名家。他廣拜醫(yī)、道、儒、釋、內家功拳名師,精通子路太極、形意、八卦拳術。承佛道秘傳,融武道內功、醫(yī)道于一體,創(chuàng)立了靜動氣功。1942年他在山西太原創(chuàng)辦了“山西省國術館”任館長,1953年與陳發(fā)科先生共創(chuàng)“首都武術社”任社長。1959年他任北京市氣功界主考人,著有《氣功》、《氣功與保健》、《保健氣功》和《華佗五禽術》等書籍。
? ? ? ?我在家傳之下,從小迷上了形意拳術。家父關寶純和不少師長常講述郭云深“半步崩拳打遍天下”;尚云祥善于“鷹捉”;“眼鏡程”(程廷華)、宋世榮以輕靈而運拳掌見長;李星階、孫祿堂等師爺之輩武功超群等等以及不少武術軼事,但我卻不以為然,并沒有感受到武術內功的深奧莫測。在我的心目中,一直視形意拳的“明勁”練法至高至上,凡練拳,必卯足了力,極力發(fā)揮抖彈勁力,真有硬打硬進無遮攔的氣勢。

? ? ? ?期間,家父也講了不少練武需練好內功的道理,我也看了不少武術專著,越看越摸不著頭腦,越對書中的內功論述百思不得其解。后來,我到雍和宮陳子江師伯的住所——也是授拳之地(陳師伯在東安市場經(jīng)營皮箱生意,是尚云樣的門生),看到陳師伯的步法有別于我家(河北一系)所傳,非??旖?,爆發(fā)冷剛之勁,勇猛精進,氣勢逼人,有如陳式太極拳的發(fā)力。其式又與李文彬先生所授有別。凡此種種,都使我感到練拳應不斷探索求真,找出正確合理的練法,以符合拳經(jīng)所論的內涵。為此,當時我不惜耗資,去過不少北京城內外的拳場。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練功體會的加深,我已開始能辨別是非,這才算走上正確的練找拳勁之路。
? ? ? ?1958年左右,胡耀貞老師出版了一本氣功書,其中有關于心意六合拳《守洞塵技》的內容。我在書店買到了后,就到位于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后身的針灸門診部,想拜見胡老師學練六合心意拳,豐富我過去所學所練之法(過去家父曾提及過《守洞塵技》,但未曾見過實際的版本)。
? ? ? ?當時,胡師著一身中山裝,戴一頂藍布帽,不大愛講話。我恭敬地向胡師請求專學心意拳,胡師卻講,我們現(xiàn)在搞治療,氣功能治許多病癥,不教武術了。我先后四次求拜,均被拒絕。當時我產生了諸多想法,認為胡師年已六十開外,按體力已遠不及我,還很可能是由抄書而出書,不一定真會練,所以不敢教我。當時,我確實體力過人,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那份狂妄。今天回憶起來,自己當時確屬無知。之所以寫出有此一段過程,也在于提醒血氣方剛的青年朋友,一定記住兼聽則明的古訓,有緣遇到良師即拜,才可能走上正確的習武道之路。否則,學拳容易改錯難。
? ? ? ?到了1960-1961年間,中央美院教授黃祿野(曾被劃右派)老先生多病纏身,經(jīng)多方求治無效,聞趙中道師百余歲高齡傳授“太極尺”先天氣功法,訪到趙家從學。半年光景,諸病祛除,并熱情著書立說,盛贊太極柔術——太極尺搖尺之法,還將著作贈與貴賓親友,其中自然校正于胡師。其后,胡師不顧年高,到趙師家中拜訪。二位一見如故,相敬有加。自此,胡師在門診部推廣太極尺氣功,斯時由胡師門生王政綱師兄(老中醫(yī),現(xiàn)年近八旬,仍在行醫(yī))執(zhí)教。
? ? ? ?那時,我白天上班,晚上和節(jié)假日助趙師教學。一日,趙師對我講,有位胡老師來訪,很有正宗的先天氣功法,并關心我的生活,留下五元錢。我從此才認定胡師確有內功,而且人品高尚,令人崇敬。真是天賜良機,我又拜見胡師,請求從學,這次大有轉機。胡師令我練一下五行拳中的虎形,練畢,胡師說,你年歲不大,姿勢很好,就算練得勢順而氣合,已是難能可貴了,也可以說相當不錯了。但需要更進一步練內功,你的拳才會更活,更好,用起來才會自動善變,隨心度高……胡師的話使我理解到,勁力內運的活性,非故意追求肌肉收縮加大各關節(jié)變角即可做到,更忌求功心切只憑外力所為,應靜動統(tǒng)一,修好武術內功。
? ? ? ?自此,我每周至少有五六個晚上到胡師的家中學拳和切筋拿脈之法。有一次,胡老師拿住我的脈門,其勁力一貫,連我的腳掌都發(fā)麻發(fā)木。按形意門而言,胡老師善用“虎撲”。平時他常手持折扇給我說內功勁的運用,而在一次空手說勁時,他一個虎撲便使我騰空而起落至丈外。幸而當時我已會接化的聽勁,才避免了落點處候診用的條椅被靠折損的后果。假如我還是以前專練的橫勁,不自覺內氣上涌,不但會死勁挨摔易受傷害,而且連條椅也會被砸得支離破碎。胡師說側身單手法時,又把他習慣使用鉆裹化對方來式的訣竅和盤托出,使我理解升華。鉆裹合成的內勁,必備沾、連、粘、隨,并含吸收引進的氣勢,呼則發(fā)之。接時,主張空握所用之拳,以前臂接對方來手,肘關節(jié)在120度為好。胡師的發(fā)勁之勢,指尖接彼胸與膻中穴部位,松腰下氣于后足踵瞬間發(fā)之,冷脆而有寸勁,至微至妙。
? ? ? ?習拳腳者,無論什么拳種,都要研究無手拳才可達功夫上乘。胡師見我的形意拳形正而基礎不錯,練功姿勢屬“無過不及”,故愿意給我說功理功法以及用法。他說,馬奔蹄功勢很奇妙也很實用,往往易使對方如山傾倒,顯示了“一巧破千斤”的妙道。胡師所傳的五禽戲與社會上的練法有別,是內功鼓蕩自發(fā)之動產生的各種形態(tài)的五禽功式。隨著與胡師的感情加深,我們師徒在一起時,九成的時間都是講授功法,由胡師傳授練法“竅道”。
? ? ? ?承蒙前輩和師兄弟們的無私賜教,尤其是與馬有清老師兄相處時間更長,受其以精良技藝指點,使我的功夫一日千里,逐漸領會到拳學妙意,練拳合規(guī)矩而又脫規(guī)矩,“由懂勁到階及神明”。
? ? ? ?胡師的教誨和我堅持了幾十年的修煉,使我明確了武術雖然流派眾多,但其理歸一。因為,天地為大自然體,人為小自然體,內外結合主于先天,動則必有道。人這個小自然體本身存在著許多未知數(shù),只要有緣得到真正精明強干的明師引人正宗之門,沿著正確的練功之路修煉,自會水到渠成,達到成功的彼岸。
? ? ? ?筆者附錄:當時隨胡先生習拳時,幾乎每天去胡家學習心意六合拳的“樁功”,也就是“守洞塵技”的內容:開丹田、合丹田、閘丹田等。下面僅就開丹田、合丹田做一示意,以便讀者了解一下胡師當年所傳。
開丹田、合丹田
? ? ? ?胡師說:意氣為君,骨肉為臣。站成三體勢(右圖),中正身勢,虛心實腹,松靜,內氣歸于體內,勁力不使外施,重心偏于后腿(前二后八)。雙手前后分置,如扶水中之球體然。定住神意,當身體欲向前動時,雙腿微向前弓進同身1—2寸許(“同身寸”,術語,指習練者本身中指中節(jié)為一寸),后腿蹬送,雙手合成一力隨身之動前送,前掌稍微上揚,意含撮勁,形如左圖之勢。
? ? ? ?內功要點:丹田之氣自后丹田(命門)向前丹田 (肚臍)呼之,為開丹田?;厣砗笞鵀槲?,為合丹田,如此反復呼吸,行程前后身法的弓進和后坐為微小的運動,或近似如似動非動之態(tài),此種動屬找勁和調整性質的動法,以舒適得力為原則。此法易得氣質性的體感。勿求何物,意在專心,勿持勿忘,空空洞洞,無中生有,真氣運行之,安神滋養(yǎng)臟腑。勿調息,隨靜之深入其息自調,為先天之法則。收功,后腳向前腳并攏,白頭頂至涌泉,全然無意而松之,將心氣穩(wěn)于中丹田——臍內空竅,回收四肢百骸之氣息息歸根,然后散步數(shù)分鐘。
? ? ? ?作者自述:滿族,1937年生。姓瓜爾佳氏,名永年。曾祖奎俊清末曾任過四川總督、內務府大臣等職。由于防盜之需,曾請?zhí)旖蛑腥A武士會“李氏三杰”中的李文亭(字星階)到家中居住。后星階之子、孫祿堂之高足李敦素及唐鳳亭、唐鳳臺等高手亦時常居我家護院。當時我父親、叔父皆拜于李氏門下習形意拳術、孫氏老架活步開合太極拳以及形意門中的各種器械。本人在家學的基礎上,向崔毅士和楊禹庭先生求教太極內功之勁。1954年拜先天氣功太極柔術家趙中道為師習太極棒 (尺)氣功,后又師從胡耀貞先生習先天靜動氣功和心意拳內功。六十年代又從吳圖南、張際芝先生習椎手問勁功夫。近年來先后撰寫了《關永年太極內功養(yǎng)生術》,《太極棒(尺)氣功》等書并出版了《形意拳、大極拳及氣功精選》、《關氏太極內功養(yǎng)生拳》等錄相片。1996年5-8月曾赴德國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