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年輕人為什么不想生孩子”的一己之見
人的本性是趨利避害,在發(fā)達的工業(yè)化地區(qū),結婚生子極大可能會帶來生活質量下降,自然就讓人望而卻步了。(導致“結婚難”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兩個人在一起的生活水平反而不如一個人單身的時候,另外結婚本身的高成本已經(jīng)讓不少年輕人覺得不堪重負了。此外,社會主流觀念里,戀愛、結婚、生育三者是被綁定在一起的,這就進一步推高了生孩子的成本。)
生孩子的好處主要是帶給全社會的,而生孩子的成本卻要個人或家庭來承擔,這種情況下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是相背離的,如果國家沒有強制舉措,“少子化”是必然的結果。
要改變現(xiàn)狀,靠單純“催婚”是沒用的,靠發(fā)錢也收效甚微(獲得的補貼遠不及生育孩子的成本,歐洲國家的實例證明這種方法一般只能鼓勵外來移民生孩子),搞“社會化撫養(yǎng)”才是正道(極端情況下,甚至可以讓父母們做到“管生不管養(yǎng)”)。畢竟少子化是全社會共同面臨的問題,理應全社會一起出力來解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