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七中2023屆高三一診模擬考試語文試題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6分)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自然寫作”一詞肇始于西方生態(tài)批評的興起,生態(tài)批評的重要代表人物格羅特菲爾德曾在《生態(tài)批評讀本》中有所涉及,另一位生態(tài)批評的重要代表人物勞倫斯·布伊爾在《環(huán)境批評的未來》之中提出“自然寫作”的概念。布伊爾這里所說的“自然寫作”,是針對人為的“藝術寫作”而言的紀實自然考察與個體經(jīng)驗的一種文學形態(tài)。諸如梭羅的《瓦爾登湖》之類。
但真正的“自然寫作”則是一種包含“環(huán)境取向”的寫作。誠如布伊爾在另外一部著作中所言,這種“環(huán)境取向作品”的標準要素是:非人類環(huán)境的在場并不僅僅是一種框定背景的手法,這種非人類環(huán)境的在場實際上開始向人們宣示:人類的歷史必然被融入自然之歷史;在環(huán)境取向的作品中,人類利益并沒有被視為唯一合法的利益;人類對環(huán)境負有責任,這是文本倫理取向的重要組成;這種自然取向的文本中隱含這樣一種意識——自然并非一種恒定或假定之物。可見,“自然寫作”即是一種人與自然“共生”的寫作,它是“自然文學”的另一種表達。顯然,這是對于工業(yè)革命“人類中心”、“藝術中心”與“理性中心”的拋棄與評判。
“自然寫作”在西方是20世紀中期的產(chǎn)物,在中國卻是具有原生性的文化形式。因為,中國作為農(nóng)業(yè)古國,以農(nóng)為本,遵循“天人合一”的文化傳統(tǒng),力倡人與自然“共生”的文化立場。儒家有言“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道家則言“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釋家則言“眾生平等”。這種“共生”的哲學觀念必然導向人與自然平等的“自然寫作”。對于中國古代文學的“自然寫作”進行全面理論論述的,是南朝劉勰的《文心雕龍》。它在《原道》篇中提出文來源于“自然之道”的論斷,重點闡釋了文之所本的“自然之道”的內(nèi)涵。這里的“自然之道”是人以“言”對于日月山川地理之美進行表現(xiàn)的“文明之道”與“天地之道”。顯然,“自然”既包含大自然,也包含人對于自然的自然而然、順其自然的表現(xiàn)。
“自然寫作”給文學闡釋增添了一種新的視角,同時也彰顯了“自然寫作”在中國文學藝術中的原生性特點,突出了中國文學藝術在世界“自然寫作”的特殊地位與重要貢獻。同樣,從“自然寫作”視角研究《聊齋志異》也可以凸顯它的別樣價值與風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以“生生”為其核心價值觀,力倡“生生之謂易”“天地之大德曰生”等等。近人方東美更加明確提出,“生生之德”轉化為“生生之美”,“生生”乃直抵藝術核心處等等。儒家力倡“愛生”,道家則倡導“養(yǎng)生”,佛家力主“護生”。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繼承了上述思想,更加進一步地提出“自然比人類更美”的“美生”論的自然寫作觀念,并以一系列無比動人的動植物寓言形象地呈現(xiàn)了這一寫作形態(tài),這是一種中國式的生態(tài)美學實踐。這樣的“自然寫作”觀應該是古今中外獨一無二的,具有不同凡響的特色,別具價值意義。17世紀《聊齋志異》的問世,標志著“生生美學”在小說這種特殊的敘事性藝術中扎下了根,說明“生生美學”無所不在的理論滲透力,成為“生生美學”的完美升華。
(節(jié)選自曾繁仁《<聊齋志異>的“美生”論自然寫作》)
1.下列對文中“自然寫作”的相關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自然寫作不把自然環(huán)境僅僅作為背景,而是一種人與自然“共生”的寫作。
B.自然寫作主張人類利益并非唯一合法的利益,人類對自然應有倫理的責任。
C.自然寫作反駁了傳統(tǒng)的“藝術中心論”,給文學創(chuàng)作和闡釋增添了新視角。
D.自然寫作的自然并非假定之物,而是真實的自然和人在自然中的真實表現(xiàn)。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將布伊爾和劉勰二人有關自然寫作的論述進行比較論證,旨在突出中國的自然寫作具有原生性。
B.文章介紹《原道》對自然之道內(nèi)涵的闡釋,證明《文心雕龍》中有對“自然寫作”的全面理論論述。
C.文章第四段引儒釋道“愛生”“養(yǎng)生”“護生”的說法,意在論證中國產(chǎn)生“自然寫作”的必然性。
D.文章采用總分論證結構,先引出“自然寫作”概念,再分別介紹東西方對“自然寫作”的具體闡釋。
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自然寫作”在中國是具有原生性的文化形式,在西方卻是一種對工業(yè)革命進行反思的寫作。
B.蒲松齡在傳統(tǒng)思想上提出“美生”論,以《聊齋志異》的寫作貢獻了一種新的生態(tài)美學實踐。
C.中西方自然寫作觀的產(chǎn)生,都有其時代原因和理論基礎,這對我們研究審美形態(tài)提供了借鑒。
D.《聊齋志異》中狐“更饒嫵媚”“獸比人更美”“人不如獸”的論斷,符合“自然寫作”觀。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
材料一:
世界并沒有作為實體的氣候,它是一個歷史的、文化的概念,英文“climate”一詞,來自古希臘語,原意為“傾斜”,可簡單表述為:地面上太陽輻射傾斜角度一致的區(qū)域。直到十六世紀,法語文學作品中climate才將與天氣聯(lián)系起來,這意味著至少到那時,歐洲日常用語中的“氣候”已經(jīng)具有與今天類似的含義。就科學觀念而言,氣候至十九世紀形成了其科學定義:一個國家或行政區(qū)天氣的平均狀況。氣候與每天變動不息的天氣不同,它通常意味著一種穩(wěn)定狀態(tài)。中文的“氣候”則是另一個故事。儒家經(jīng)典文獻《禮記·月令》奠定了中國傳統(tǒng)的月令文化的基礎,是中國古代關于氣候的一種典型認識。它描述了孟春之月:“是月也,天氣下降,地氣上騰,天地和同,草木萌動?!彼臅r運轉、寒暑交替、草木榮枯、鳥獸化生,都在氣的循環(huán)中,乃至于人的身體變化也在此循環(huán)中,這是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的基礎。氣的四時循環(huán)與候(時候、物候)一起,聯(lián)結天、地、物的三才系統(tǒng),構成了一整套關于氣候的理論。氣候的異常改變屬于傳統(tǒng)災異學說,在兩千多年的大部分時候都與大一統(tǒng)或地方政權的政治緊密相關。
(摘編自孫萌萌《氣候如何成為洪水猛獸》)
材料二:
歐洲歷史兩次黑死病大流行,都發(fā)生在全球氣候由暖變冷的巨變期,這是否是一種巧合?竺可楨在1936年發(fā)表的一篇名為《氣候與人生及其他生物之關系》的文章有一個值得我們注意的細節(jié),文章指出:“如貓、狗和老鼠等,除了身體的一小部分,是沒有汗腺的,因此就不能抵抗很高氣溫,一只老鼠在靜止的空氣中,氣溫若增加到38℃,氣溫若增加到就會死。”氣候變冷給鼠類繁殖與活動創(chuàng)造了一定有利條件,而氣候巨變也可能引發(fā)致病菌使其產(chǎn)生變異,這極大地增加了老鼠身上致病菌傳播的風險。蒙古騎兵只是扮演了傳播黑死病的有形的手,而真正推動這一切的則是氣候這只看不見的手。由氣候驅(qū)動的黑死病引發(fā)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促使中西方走向了不同的發(fā)展方向。
歐洲歷史兩次黑死病大流行,都發(fā)生在全球氣候由暖變冷的巨變期,這是否是一種巧合?竺可楨在年發(fā)表的一篇名為《氣候與人生及其他生物之關系》的文章有一個值得我們注意的細節(jié),文章指出:“如貓、狗和老鼠等,除了身體的一小部分,是沒有汗腺的,因此就不能抵抗很高氣溫,一只老鼠在靜止的空氣中,氣溫若增加到38℃就會死?!睔夂蜃兝浣o鼠類繁殖與活動創(chuàng)造了一定有利條件,而氣候巨變也可能引發(fā)致病菌使其產(chǎn)生變異,這極大地增加了老鼠身上致病菌傳播的風險。蒙古騎兵只是扮演了傳播黑死病的有形的手,而真正推動這一切的則是氣候這只看不見的手。由氣候驅(qū)動的黑死病引發(fā)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促使中西方走向了不同的發(fā)展方向。
(摘編自楊海峰《生態(tài)歷史與自然的重建》)
材料三:
氣候變化最重要的表現(xiàn)就是氣候變暖,隨著全球極端天氣的日趨頻繁,全球氣候變暖的概念越來越深入人心。全球氣候變暖肇始于地球大氣層的一種重要機制——溫室效應。大氣能使太陽短波輻射到達地面,但地表受熱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長波熱輻射線卻被大氣吸收,這樣就使地表與低層大氣溫度增高,因其作用類似于栽培農(nóng)作物的溫室,故名溫室效應。雖然溫室效應是對我們地球生命極其重要的機制,但是萬事皆有度,人們焚燒化石燃料或砍伐森林并將其焚燒時會產(chǎn)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溫室氣體。溫室效應的加劇也造成了地球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愈演愈烈的話,很可能會出現(xiàn)某些災難性的結果。
氣候變暖屬于全球氣候系統(tǒng)的范疇,后者是一個包括大氣圈、水圈、陸地表面、冰雪圈和生物圈在內(nèi)的,能夠決定氣候形成、氣候分布和氣候變化的統(tǒng)一的物理系統(tǒng)。由于它是一個對人類至關重要的復雜系統(tǒng),因此全球氣候變暖會產(chǎn)生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導致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凍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僅危害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平衡,還影響人類健康甚至威脅人類的生存。
(摘編自鄔銳《火山噴發(fā)——氣候變化背景下被忽略的“灰犀牛事件”》)
4.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梳理,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5.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中國古代對氣候的認識基于人與自然的密切關聯(lián),人和天地萬物相同,都處于氣的四時循環(huán),這與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理論是一致的。
B.作為黑死病傳播的重要媒介,老鼠的身體大部分都沒有汗腺,因而在寒冷的氣候條件下更易于繁殖和活動,傳播病毒的危害更大。
C.溫室效應是在太陽輻射下地表發(fā)出的大量熱輻射線被大氣吸收,導致地表與低層大氣溫度增高,進而嚴重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現(xiàn)象。
D.對人類而言,全球氣候系統(tǒng)是一個復雜且重要的統(tǒng)一物理系統(tǒng),破壞其中任何一個部分都可能導致連鎖反應,造成災難性后果。
6.有一種觀點認為“我們低估了氣候的價值,低估了它在推動、塑造人類歷史中所起的作用”,你如何理解這句話?請結合材料概括說明。(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
兒子的敵人
莫言
一
黎明時分,震耳欲聾的巨響把正在噩夢中掙扎的孫寡婦驚醒了。爆炸的強光像閃電抖動,氣浪震蕩窗紙,發(fā)出嗦嗦聲響。她想,大慈大悲的菩薩,保佑我的兒子吧。
她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大林前年死在打麻灣的戰(zhàn)斗中、小兒子小林正在隨軍攻打縣城。
炮聲停止了,從西南方傳來一陣刮風般的槍聲,似乎還夾雜著人的吶喊,軍號的聲音似乎漂浮在槍聲和人聲之上。她知道,只要有號聲,就說明兒子還活著。小林是個號兵。中午時分,又一陣槍聲響過,但這一次她沒有聽到軍號。她渾身打著哆嗦,飛快地跑出去。她看到了一些穿著灰色軍衣的兵,她知道他們是和兒子一伙的。
沒等她跑出村子,絡繹不絕的擔架隊就擋住了去路。擔架隊漫長得像一條河。她哭嚎著,跟著往前跑。
一個女衛(wèi)生員拉住她的胳膊,粗聲粗氣地說:大娘,您就不要添亂了!
她把哭聲強壓下去,悲哀鼓得胸腔疼痛難忍。
黃昏時刻,做完手術的傷兵都抬走了,神情疲憊、胸前血跡斑斑的醫(yī)生和嗓音嘶啞的女衛(wèi)生兵也走了,留在場院里的,是死去的士兵。
后來,村長和民兵架著她的胳膊把她送回了家。一路上她像撒潑的女孩,身體往下打著墜兒。民兵把她抬到炕上,村長大聲說:睡吧,老嬸子,小林沒死,你就等著享福吧!
她囁嚅著:不,你們騙我,小林死了,小林……她迷迷糊糊地閉上了眼睛。
二
她剛剛閉上眼,就聽到胡同里一陣喧嘩。一個清脆的聲音問訊著:“這里是孫小林的家嗎?”
她大聲答應著坐起來,就像一團云從炕上飄下來,隨即她就看到,那個昨天見過的女衛(wèi)生兵提著一盞放射黃色光芒的馬燈,背著一個棕色的牛皮挎包,帶子上栓著一個傷痕累累的塘瓷缸子,還有一條潔白的毛巾,清脆的聲音就從她口里發(fā)出:“這里是孫小林家嗎?”
女衛(wèi)生兵表情嚴肅。兩個青衣民夫抬著擔架站在身后,擔架上捆著一根粗大的席筒。女衛(wèi)生兵將一把金黃色的銅號遞給她:“孫大娘,您的兒子孫小林,在攻打縣城的戰(zhàn)斗中,光榮地犧牲了!”
她感到那把軍號就像一塊燒紅了的熱鐵,燙得手疼痛難忍,還發(fā)出滋滋啦啦的聲響。她把燙人的銅號緊緊地接在懷里,就像接住吃奶的嬰兒。
“孫大娘,您的兒子犧牲在沖鋒的隊列里,他的死是光榮的。請您趕快驗收,我們?nèi)ニ蛣e人的兒子回家?!?/p>
村長歪過頭吩咐民兵隊長:“把席子解開,讓大嬸看看兒子?!?/p>
一道燦爛的綠光隨著席筒的張開流瀉出來。她的哭聲一下子堵住了。她看到,一個身穿綠衣的士兵鮮明地出現(xiàn)在她的眼前。菩薩啊,她的心激動地跳動著,這不是我的兒子!他們抬來的不是我的兒子!她把頭低下去,一直低到離那個士兵很近的地方。她嗅到了像結了冰的糖葫蘆散出的甜絲絲的氣味。死者很年輕,跟她的兒子同樣年輕,肯定也沒超過二十歲。一看上去非常柔軟的頭發(fā)遮住了他的額頭,臉色像凍了的蘋果,凝著一層深紅的蠟光,兩道濃眉下,漆黑的睫毛交叉在一起。這是一張年輕漂亮的臉,臉上凝固著甜蜜的微笑。
女衛(wèi)生員眼里跳動著驚恐不安的光芒:“這怎么可能?我親眼看著他卷進席筒的,他沒穿敵人的衣服?!?/p>
民兵隊長冷冷地說:“好啊,你們把一個敵人抬了回來!你們把烈士的遺體拋棄了!”
女衛(wèi)生員大喊著:“胡說!”
“別急,”村長老練地說,“也許是臨時換了套衣服?這種事情打掃戰(zhàn)場時經(jīng)常有。大嬸子,你好好認認,這是不是小林?”
她把眼睛幾乎貼到了青年的臉上,喚到一股熟悉的奶腥氣。她將死者額上那縷頭發(fā)攏上去,看到他雙眉之間有一個藍色的洞眼,邊緣光滑而規(guī)整,猶像匠人用鉆子鉆出來的。她默念著:也是個苦孩子?。∷难蹨I如同連串的珠子,滴落在死者手上。這時,她聽到一個細弱的聲音在耳邊響起:“大娘,我不是您的兒子,但請說我就是您的兒子,否則我就要被野狗吃掉。大娘,求求您,您對我好,我娘也會對您的兒子好……”
她感到鼻子一陣酸熱。她把臉貼到士兵臉上,大聲哭喊著:“兒子,你就是我的兒子……”
她找出一條新的毛巾,蘸了熱水給他擦臉。她將小林與眼前的士兵進行了對比,越來越感到他們相似,簡直就像孿生兄弟。她找出小林的衣裳,給他換上。她想,無論如何也得弄副棺材。她把墻根那個木柜拖出來,將破衣爛衫揪出來。她嘟噥著:“孩子,委屈你了……”
三
她聽到有人在胡同里大聲喊叫:“這是孫小林的家嗎?”
她急忙從炕上爬起來,到了大門外,看到那個女衛(wèi)生員提著一盞馬燈,斜背著一個牛皮挎包——帶子上拴著一個傷痕累累的搪瓷缸子和一條潔白的毛巾——急匆匆地走過來。女衛(wèi)生員身后,兩個青衣民夫抬著一副擔架,擔架上捆著一根粗大的席筒。女衛(wèi)生員滿面悲凄,低聲問訊:“這里是孫小林的家嗎?”
(有刪改)
7.下列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第二部分開頭寫她“就像一團云從炕上飄下來”,比喻新奇生動,表現(xiàn)了孫寡婦體力透支心力交瘁和迷迷糊糊的狀態(tài)。
B.小說主要通過孫寡婦的“有限視角”敘述故事,有利于拉近讀者與人物的距離,細膩地表現(xiàn)人物在戰(zhàn)爭中的復雜心理。
C.作者有意重復安排“女衛(wèi)生員來家通知孫寡婦”的情節(jié),同樣的打扮和語言,強化了小說情節(jié)的起伏波瀾和悲劇氣氛。
D.戰(zhàn)爭中的村莊本應彌漫著火藥味、血腥味,而孫寡婦卻從去世士兵身上聞到了“甜絲絲的氣味”,表現(xiàn)了她的念子心切。
8.小說中顏色的描寫多次出現(xiàn),既形成了強烈的視覺效果,更有助于表現(xiàn)主人公的心理狀態(tài)。請據(jù)此梳理小說第二部分中孫寡婦的心理變化過程。(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莫言對諾貝爾委員會將自己的風格定義為“幻覺現(xiàn)實主義”的說法表示認可,他說:“作家的責任、本事就是寫出立足現(xiàn)實又超越現(xiàn)實的東西,有變形有夸張有想象有虛構?!闭埥Y合小說的具體情節(jié),談談莫言是如何體現(xiàn)這一創(chuàng)作理念的。(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詩文閱讀(34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魏惠王死,葬有日矣。天大雨雪,至于牛目,壞城郭,且為棧道而葬。群臣多諫太子者,曰:“雪甚如此而喪行,民必甚病之。官費又恐不給,請馳期更日。”太子曰:“為人子,而以民勞與官費用之故,而不行先王之喪,不義也。子勿復言?!比撼冀圆桓已?,而以告犀首。犀首曰:“吾未有以言之也,是其唯惠公乎!請告惠公?!?/p>
惠公曰:“諾?!瘪{而見太子曰:“葬有日矣?”太子曰:“然?!被莨唬骸拔敉跫練v葬于楚山之尾,水嚙其墓,見棺之前和。文王曰:‘嘻!先君必欲一見群臣百姓也夫故使蠻水見之于是出而為之張于朝百姓皆見之三日而后更葬此文王之義也。今葬有日,而雪甚,及牛目,難以行,太子為及日之故,得毋嫌于欲亟葬乎?愿太子更日。先王必欲少留而扶社稷、安黔首也,故使雪甚。因馳期而更為日,此文王之義也。若此而弗為,意者羞法文王乎?”太子曰:“甚善。敬馳期,更擇日。”
齊、魏戰(zhàn)于馬陵,齊大勝魏,殺太子申,覆十萬之軍。魏王召惠施而告之曰:“夫齊,寡人之仇也,怨之至死不忘。國雖小,吾常欲悉起兵而攻之,何如?”對曰:“不可,臣聞之,王者得度,而霸者知計。今王所以告臣者,疏于度而遠于計。王固先屬怨于趙,而后與齊戰(zhàn)。今戰(zhàn)不勝,國無守戰(zhàn)之備,王又欲悉起而攻齊,此非臣之所謂也。王若欲報齊乎,則不如因變服折節(jié)而朝齊,楚王必怒矣。王游人而合其斗,則楚必伐齊。以休楚而伐罷齊,則必為楚禽矣。是王以楚毀齊也。”魏王曰:“善?!蹦耸谷藞笥邶R,愿臣畜而朝。
(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魏策二》)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先君必欲一見群臣百姓也夫/故使蠻水見之/于是出而為之張于朝/百姓皆見之/三日而后更葬/此文王之義也
B.先君必欲一見群臣百姓也/夫故使蠻水見之/于是出而為之/張于朝百姓皆見之/三日而后更葬/此文王之義也
C.先君必欲一見群臣百姓也夫/故使蠻水見之/于是出而為之/張于朝百姓皆見之/三日而后更葬/此文王之義也
D.先君必欲一見群臣百姓也/夫故使蠻水見之/于是出而為之張于朝/百姓皆見之/三日而后更葬/此文王之義也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雨雪,意思是下大雪,雨雪與《采薇》中“雨雪霏霏”中雨雪含義相同。
B. 屬怨,意思是結怨,怨與常用的成語“任勞任怨”中“怨”的含義不同。
C. 折節(jié),意思是降低身份,文中的折節(jié)與“折節(jié)讀書”中的折節(jié)含義不同。
D. 罷齊,意思是貶低排斥齊國,“罷”與“罷黜百家”中的“罷”意思相同。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魏惠王的葬期剛好遇到大雪,群臣勸說太子延期舉行葬禮,因為百姓一定叫苦連天,國家開支可能也不夠。太子沒有同意群臣的意見。
B.惠施去勸說太子延期舉行惠王的葬禮,舉周文王更葬季歷的例子,認為文王的做法體現(xiàn)了對國民的大義。太子于是同意延期舉行葬禮。
C.齊國大勝魏國,殺死了太子,消滅魏軍十萬人,魏王想要報仇?;菔┎煌?,認為魏王處于憤怒的狀態(tài),既失去了風度,也不講計謀。
D.惠施向魏王提出的報齊國之仇的策略反而是向齊國臣服,挑起齊國和楚國的矛盾,借楚國之力為自己報仇,魏王采納了惠施的建議。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為人子,而以民勞與官費用之故,而不行先王之喪,不義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王必欲少留而扶社稷、安黔首也,故使雪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4~15題。
盧龍塞①行送韋掌記②
錢起
雨雪紛紛黑山外,行人共指盧龍塞。
萬里飛沙咽鼓鼙,三軍殺氣凝旌旆。
陳琳③書記本翩翩,料敵張兵奪酒泉。
圣主好文兼好武,封侯莫比漢皇年。
注釋:①盧龍塞:燕山隘口,古代軍事要塞。②掌記:唐代觀察使或節(jié)度使的屬官掌書記的簡稱。③陳琳:“建安七子”之一,曾任曹操記室令史,負責撰寫章表文檄。
14.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聯(lián)詩人描寫在天氣惡劣的隆冬,寒風裹著雨雪從黑山外長驅(qū)而來直撲關內(nèi)之景。句中“雨雪”也可喻指來勢洶洶的敵軍。
B.頷聯(lián)虛寫萬里邊塞狂風呼嘯、飛沙走石,戰(zhàn)鼓雄渾,又寫三軍的殺氣幾乎要讓旌旗凝滯,正側面結合塑造了將士的形象。
C.尾聯(lián)將唐皇和漢皇對比,圣主雖文武兼?zhèn)?,但依然無法企及漢皇的功業(yè),照應前詩表現(xiàn)出詩人對戰(zhàn)爭能否取得勝利的擔憂。
D.本詩是詩人送韋掌記前往北方邊關盧龍塞的送別之作。詩作使用了夸張、用典、對比等多種手法,意境宏闊,風格豪邁。
15.這首送別之作,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哪些情感?請簡要概括。(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題,6分)
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莊子·秋水》篇有言:“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肚f子·逍遙游》中同樣使用譬喻且與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代戲劇家馬致遠的雜劇《青衫淚》由白居易詩作《琵琶行》改編而成,劇名取自詩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
(3)曹操《觀滄?!分信c“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小題。(11分)
卡塔爾世界杯賽事正①地進行,除了扣人心弦的“諸神之戰(zhàn)”,本屆世界杯賽事期間出現(xiàn)的“中國制造”同樣②。中國鐵建負責承建此次世界杯最主要的體育場盧塞爾體育場;巨力索具負責執(zhí)行兩座世界杯球場索膜結構體系的設計、供貨、安裝總承包工作;中國電建負責建設卡塔爾地區(qū)首個光伏電站,保障世界杯的用電需求;洲明科技為盧塞爾體育場提供LED產(chǎn)品與解決方案;卡塔爾世界杯使用的新能源大巴,由金龍汽車和宇通客車提供;“球迷村”使用的集裝箱式房屋來自中國方案;球場通訊設施及聯(lián)合指揮控制中心的網(wǎng)絡設備均為“中國制造”;卡塔爾在全國5處地點建設15座超大型蓄水池由“中國制造”助力;卡塔爾世界杯官方專賣店中60%的商品由中國生產(chǎn)。③,大到比賽場,小到紀念品,從水電保障,到交通通訊,“中國制造”服務于卡塔爾世界杯的諸多方面,為卡塔爾世界杯的順利舉辦④,貢獻“中國力量”。一系列高技術的、系統(tǒng)性的解決,彰顯了“中國制造”在全球產(chǎn)業(yè)鏈中的先進地位,更贏得了世界的尊重和矚目。
17. 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4分)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
18. 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缮倭吭鰟h詞語,不得改變原意。(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其構成及表達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題。(9分)
打開飯菜,挑選視頻,開吃。有網(wǎng)友調(diào)侃,吃飯時沒有刷到一部稱心如意的劇,這頓飯等同白費。網(wǎng)友給這些“下飯”視頻、音頻和文字起了一個新名字——“電子榨菜”。視頻無論長短,文章不限題材,①,就是好“榨菜”。
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電子榨菜”品類豐富,任君挑選。個人口味不同,選擇“電子榨菜”的品類也不同,就會帶來②。有人吃飯喜歡看男女主談甜甜的戀愛,比自己約會吃飯更香;有人愛跟著美食博主一飽眼福,看看燒烤串串里的人間煙火氣;有人喜歡帶來“5分鐘快樂”的脫口秀,跟著感慨當前的生活狀態(tài)有“中悲、大悲、超大悲”?!半娮诱ゲ恕痹谌椭凶屛覀兌虝禾与x現(xiàn)實世界,以影像、文字、聲音為陪伴,獲取口腹與情感上的雙重滿足。
但是,“電子榨萊”終究只是“榨萊”。2012年開播的日劇《孤獨的美食家》中,名叫“五郎”的大叔在屏幕里獨自探訪小店,專心而安靜地吃飯。那種在喧囂世界中安然享受美食的狀態(tài),仿佛在告誡年輕人:③。當然,這需要強大而富足的內(nèi)心力量。
20.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根據(jù)文段內(nèi)容,請你分析“電子榨菜”得名的合理性。(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60分)
22.閱讀下列材料,請按要求寫一篇文章。
著名的現(xiàn)代派作家卡夫卡說:“在巴爾扎克的手杖上刻著:我在粉碎一切障礙;而在我的手杖上刻著:一切障礙都在粉碎我。共同的是一切?!?/p>
你對這句話怎樣看?請你結合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成都七中高2023屆高三一診模擬考試語文參考答案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6分)
1.D(選項對自然寫作的“自然”理解錯誤。自然寫作的“自然”既包含大自然,也包含人對于自然的自然而然、順其自然的表現(xiàn)。)
2.B(A項,文章中布伊爾和劉勰二人有關自然寫作的論述沒有進行比較,意圖更多在講中西方對自然寫作共性的認識。C項,儒釋道“愛生”“養(yǎng)生”“護生”的說法,意在論證中國傳統(tǒng)文化以“生生”為核心價值觀。D項,文章不是總分結構。)
3.C(文段中西方“自然寫作”形態(tài)的產(chǎn)生,有其時代原因,沒有理論基礎的論述;中國“自然寫作”的形態(tài)的產(chǎn)生有理論基礎和因襲,沒有時代原因的論述。)
4.B(中國古代氣候理論的核心并非“三才系統(tǒng)”,“三才系統(tǒng)”也不包括“氣的四時循環(huán)與時候、物候”。)
5.C(文中說“溫室效應是對我們地球生命極其重要的機制”,“‘溫室效應的加劇’造成地球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可見溫室效應本身不會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甚至是有益的,只有“過度的”“加劇的”溫室效應才會造成地球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
6.①氣候蘊含了人與自然的穩(wěn)定關系,影響了人類的文化。
②氣候巨變導致了生物系統(tǒng)的變化,影響了人類歷史的進程。
③氣候危機危害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平衡,甚至威脅人類的生存。
7.D(“體現(xiàn)了她的念子心切”解讀有誤,表現(xiàn)了一個母親超越了敵我界限的博愛和慈悲。)
8.①孫寡婦先看到“黃色的馬燈”“金黃色的銅號”,這些本是暖色,這里卻反襯出孫寡婦失去兒子的悲涼和痛苦。
②后來打開席筒看到的是一道“燦爛的綠光”,具有極強的視覺沖擊力,體現(xiàn)出孫寡婦發(fā)現(xiàn)死者不是兒子的激動和驚喜。
③然后孫寡婦仔細端詳士兵的臉,“深紅的蠟光”是死者生命力的余暉,“藍色的洞眼”殘酷冷峻,由此而轉為母性的慈愛和悲憫。
9.①變形夸張:“那把軍號就像一塊燒紅了的熱鐵,……還發(fā)出滋滋啦啦的聲響”;藍色的洞眼等。
②想象虛構:“她聽到一個細弱的聲音在耳邊響起”;第二部分全都是孫寡婦的夢境。
③表現(xiàn)現(xiàn)實:小說運用超越現(xiàn)實的描寫,表現(xiàn)了現(xiàn)實血腥黑暗的戰(zhàn)爭年代中人性的美好,揭示了戰(zhàn)爭給人們帶來的幻滅與苦痛。(每點2分)
二、古詩文閱讀(34分)
10.A
11.D(“罷齊”中的“罷”是“疲敝”的意思,與“罷黜百家”不同。)
12.C(“既失去了風度,也不講計謀?!睉獮槭チ朔ǘ群陀嬛\。)
13.(1)做兒子的,卻因為人民辛苦和國家開支不夠的緣故,就不按期舉行先王的喪禮,這不合道義。(得分點:民勞,官費,義各1分,句意2分。)
(2)先王一定是想稍微停留一下來扶護國家,安頓人民,所以才讓雪下得這么大。(得分點:社稷,黔首,甚各1分,句意2分。)
翻譯:
魏惠王死,下葬的日子已定。可是當天卻下起大雪來,積雪深得幾乎能沒到牛眼那么高,城郭的路無法通行,太子準備用木板構筑棧道去送葬。群臣都去諫阻太子,說:“雪下得這么大還要送殯,人民一定叫苦連天。國家開支又恐怕不夠,請暫緩時間,改日安葬。”太子說:“做兒子的,卻因為人民辛苦和國家開支不夠的緣故,就不按期舉行先王的喪禮,這不合道義。你們不要再說了。”大臣們都不敢再去勸說,就把這件事告訴了犀首。犀首說:“我也沒法勸說他,看來這事只有靠惠子了,讓我去告訴惠子?!被葑勇牭胶笳f:“好吧。”就駕著車去見太子,說:“安葬的日期已定了嗎?”太子說:“是的?!被葑诱f:“從前周王季歷埋葬在終南山腳下,滲漏出來的水侵蝕了他的墳墓,露出棺材前面的橫木。周文王說:‘啊,先王一定是想再看一看各位大臣和百姓吧,所以才讓滲漏的水把棺木露出來?!谑蔷桶压啄就诔鰜?,給它搭起靈棚,百姓都來朝見,三天以后才改葬。這是文王的義舉啊?,F(xiàn)在葬期雖然已定,可是雪下得很大,可以深沒牛眼,牛車難以前行,太子為了能按期下葬就不顧困難,這是不是有些急躁?希望太子改個日期。先王一定是想稍微停留一下來扶護國家,安頓人民,所以才讓雪下得這么大。據(jù)此推遲葬期而另擇吉日,這不正是文王般的大義嗎?像這樣的情況還不改日安葬,想來大概是把效法文王當作羞恥了吧?”太子說:“你說得太對了,請讓我推遲葬期,另擇吉日?!饼R國、魏國在馬陵交戰(zhàn),齊國大勝魏國,殺死了魏國太子申,消滅魏軍十萬人。魏王召來惠施告訴他說:“齊國是寡人的仇敵,仇怨至死也不會忘記。魏國雖然很小,我常想調(diào)全部兵力進攻它,怎么樣?”惠施回答說:“不可以。我聽說,稱王者能守住法度,稱霸者要懂得計謀?,F(xiàn)在大王告訴我的,疏遠了法度和計謀。大王本來先怨恨趙國,然后又同齊國作戰(zhàn)。現(xiàn)在沒打勝,國家沒有守衛(wèi)作戰(zhàn)的后備,大王又要調(diào)全部兵力進攻齊國,這不是我主張的。大王如果想報復齊國,不如就更換服裝,屈己從人去朝拜齊國,楚王一定會發(fā)怒。大王使人到齊、楚兩國游說,促成它們的爭斗,那么楚國一定會攻打齊國,以安定的楚國去討伐疲敝的齊國,齊國就一定會被楚國擊敗。這是大王用楚國來毀掉齊國?!蔽和跽f:“太好了?!庇谑蔷团扇讼螨R國報告,魏國愿意向齊國臣服。
14. C(尾聯(lián)倒裝,封侯漢皇年莫比,將唐皇和漢皇作比,圣主文武兼?zhèn)?,唐軍會取得更大的勝利,唐皇會有更多的封賞,表現(xiàn)出對戰(zhàn)爭勝利的信心。)
15. ①首聯(lián)表達了對韋掌記奔赴戰(zhàn)場的擔憂和英勇士氣的贊美;
②頸聯(lián)表達了對韋掌記文采優(yōu)秀、料敵如神的贊美和期望;
③尾聯(lián)表達了對韋掌記建功立業(yè)、封侯獲賞的美好祝愿。(每點2分)
16. (1)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2)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3)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每空1分)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7. ①如火如荼②引人注目/引人矚目/舉世矚目③總而言之/一言以蔽之④保駕護航
18.一系列高技術的、系統(tǒng)性的解決方案,彰顯了“中國制造”在全球產(chǎn)業(yè)鏈中的先進地位,更贏得了世界的矚目和尊重。(原句有兩處錯,第一處語病為成分殘缺:主語中心語缺失,在“解決”后補充“方案”。第二處語病為語序不當:尊重意思是“尊敬、重視”,“矚目”意思是“關注、注視、注目”;邏輯語序上,先受到關注,才能進一步贏得尊重,交換“矚目”和“尊重”的位置。“先進地位”無搭配問題,不可修改。)(每點2分)
19. ①“負責承建……負責執(zhí)行……負責建設……”,句子結構相似,構成排比句式。②句式整齊,朗朗上口,使文章的節(jié)奏感加強,增強了語勢;③闡明了中國企業(yè)在本屆世界杯中輸送出了高品質(zhì)的產(chǎn)品和服務,也表達了“中國制造”在本屆世界杯基建中的重要作用。(每點1分)
20.①只要是能“下飯”②不一樣就餐體驗③我們需要用心(安靜)享受美食。(每點2分)
21.①多是以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的形式陪伴人進餐(1分)。
②食物榨菜能使人吃更多的飯,而“電子榨菜”短暫逃離現(xiàn)實世界,獲取口腹與情感上的雙重滿足(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