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的墨家與史家是什么樣

這就得追溯到《云州大儒俠》那個時期。
布袋戲本身是雜戲的一種,中國古典戲曲要表達的多是忠孝仁義,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主題思想。
這一點從史家人的名字里就能夠明顯看得出來。
首先,史艷文。這其實不是一個人名,而是一種代指。歷史艷文,艷文就是想象,是編的,主角叫這個名字就是表示這是戲文不是歷史。是根據(jù)歷史上的真人真事加上自己的構思與想象寫出來的話本。
史艷文兒子們的名字,則為
老大史精忠,顧名思義,精忠報國。
老二史仗義,仗義執(zhí)言,不畏強權 。
老三史存孝,奉孝為先,敬君信勇。
從這一家人的名字中就可以得出,原始的金光布袋戲是完全按照中國儒家奉行的,忠、孝、仁、義、禮、智、信來塑造人物和書寫故事的。
那個時候的史艷文是一位除強扶弱,匡扶正義的大俠客。他為國為民,敢于犧牲。所作所為是為了讓一方的老百姓能有一個幸福的生活,而與各種壓迫民眾的勢力做斗爭,為此他犧牲了很多可貴的東西。但他的犧牲是為了更多人的幸福。
這完全符合中國有志之士,為君盡忠、身為人子則盡孝、為民去盡力的處事原則,與家國天下不敢或忘的思想道德品質修養(yǎng)。
為何像《蜀山劍俠》、《仙劍奇?zhèn)b傳》這類的書都叫X X俠。
因為俠不同于士大夫,但同樣可以有士大夫般的抱負。其實不管什么俠,這類人物其實都是一群邊緣人物,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俠姑且就是匹夫里的佼佼者或者領導者。
俠來自于民間,不同于士大夫的的古板和高傲,他們出自民間,自然就很親民。他雖可有士大夫一般的抱負,但他可以不遵守一些士大夫和政客們的原則。他很靈活,只要是符合他心中信念的事情,就可以去做,完全不受拘束,所以世人多很羨慕俠。一方面他們可以實現(xiàn)自己對社會的理想,一方面又不用遵守世俗中的約限。所以大俠們總是很灑脫,來無影去無蹤,這其實就是對這種概念的表現(xiàn)。
為什么人總是喜歡俠,因為俠作為匹夫中的佼佼者,往往就是人們心目中正義的代言人。能做俠的人,自然勢必是要與邪惡做斗爭的人。比如官方管不到的,不敢管的,或者官亦為惡的,這些事情都需要俠來管。可以說他是為彌補官方正義無法覆蓋民眾訴求隙縫的化身。政&府與民間的差距縫隙,需要這樣的人、這樣的群體,秉持著正義的心去為他們溝通,去解救他們于水火,去協(xié)調(diào)上下,所以俠在中間扮演的角色就變成多重的。
這一點從金庸的小說里,能特別清楚的見到。
再說正義,這個詞原本的意思是正確的含義,也就是一個理字,所以它不是像《戰(zhàn)血天道》第二十六集里說的那樣,什么為了各自的利益就算是正義。
正義首先得是正理,正理肯定是公平的。既然是公平的就不會有厚此薄彼。若是對它像戰(zhàn)血二十六集那么解釋,那這個詞就不可能被廣泛的去適用社會。
當然社會沒有絕對的正義,更沒有絕對的公平。但不代表就可以隨意的對這兩個字進行私化的歪曲。
有一句話叫“公理自在人心”,理一直是那個理,但怎么做的卻是人。不是正義有多重解釋,而是人有百般變化。
天地間的正理,才叫正義。不管自己是怎么想的,又是為了誰的利益,這個詞都不會變。至于到底是還是不是,那就只有做事的人心里清楚了。

等《云州大儒俠》發(fā)展到了如今,也就是老金光分出了霹靂和新金光,一切就開始不同了。
時代變了,事也變了 。
《云州大儒俠》屬于舊時代,那里面寫的的史艷文就屬于舊時代。
《金光御九界》是新時代的產(chǎn)物,那里面的史艷文就屬于新時代。
新時代的人寫故事,自然要引入現(xiàn)代社會的理念,而由于人所處的地域的不同,與之相對的外界政治經(jīng)濟環(huán)境就不同,人文也不同,自身受的教育更不同,所以思想意識形態(tài)和社會理念自然不可能相同。
《云州大儒俠》中的中國古代儒家思想在他的傳承人筆下開始產(chǎn)生了變化,或者直接說是割裂也行。
為什么割裂,大家都清楚。五十三年來,雙方各自發(fā)展各自的,各自學習各自的,處在兩個不同的社會。
上一輩與下一輩處在兩個不同的社會時代。上一輩的思想會影響下一輩,但起到?jīng)Q定作用的卻是社會大環(huán)境。
《金光御九界》系列的主角是史艷文的兒子和兄弟。
史艷文一家從大儒俠時期的俠,變成了金光御九界系列最后一部《戰(zhàn)血天道》中,最后一界的道域主導人口里的中原史家。
史大俠到中原史家,這期間發(fā)生了多么大的變化。
從一個匹夫中的佼佼者,一躍成為了豪強門閥,豪族傾立于九界的龐然大物。
其實,史大俠個人可能沒變化,但他所處的環(huán)境變了。
他的家族,因他的個人貢獻而得到了壯大和發(fā)展。通俗的叫做“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一個人為社會做的貢獻越多,他得到的聲望也就越大,名氣越大,伴隨而出的財富以及社會關系也就越多,資源占有量不僅能養(yǎng)活自己,連他周圍的所有人都能跟著沾光。最后,隨著一切的不斷壯大,逐漸交織成網(wǎng),就形成了勢力。
再簡單點就是有錢、有人、有關系。
好比在漢代,一提某某游俠,那必然是豪強級別人物,區(qū)別只在于大小而已。
這是正常事態(tài)的發(fā)展,并不是什么污蔑,甚至還可以當作是表揚。
大俠史艷文到了《金光御九界》已然成為了中原一霸,中原則是九界的核心。
人是沒變,但他的位置變了。
位置變了就不是以前的那個人了,是不是有點矛盾。就是說這個人不單是代表他個人,牽扯的太多、太復雜,成了一種代表勢力的符號了。
所以劇里欲星移一聽是雪山銀燕殺人,變了臉色,對于怎么處理這個人,他也要看眼色行事。
至于墨家,史別管是正史還是野史,是不是都得用墨來寫,也就是墨是用來驅用的。它本身是為了書寫文字而存在,而拿筆的人對他有決定權。
但《金光御九界》是故事,墨家被擬人化了。但有一點沒變,那就是墨家這伙人各有各的立場和陣營,拿起他們的人是誰,他們就要為誰寫史做傳,留存他們的意。
墨家最厲害的人物是默蒼離,他沒有陣營,更沒有背后的勢力,所作所為也沒有任何的標準。
只是看到哪里有拔尖的、做大的勢力,他就要去平一平,不管這伙勢力是邪惡或者還算正義,但總歸是不允許哪一方獨自強大,防止其會掌握大權。
默蒼離這個名字,似乎看不出要表達什么意思。實際應該是默蒼黎才對,沉默的蒼生黎民。
勢力壯大的組織,在他看來就會給老百姓帶來災難,所以他會不惜一切讓這樣的勢力被削弱,甚至滅亡。
這是他一視同仁的舍得的根源,因為都是黎民。
他既然代表的是這樣的含義,那自然就是御九界里絕對的正義,所以他始終都會贏。
講到這也算是講明白了。
原始的初衷,不代表能發(fā)展到以后。世界上每一分每一秒都與上一分上一秒不同。
用新觀點看新事物才能夠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