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g Subsequent 25 測評:小胖子 Sub Phatty 的榮光繼任者初看Subsequent 25,你會覺

初看Subsequent 25,你會覺得它是不是Subsequent 37的“縮水版”?但當你再認真看看它的布局,你又會發(fā)現(xiàn),怎么跟Sub Phatty一模一樣?今天就我來帶大家了解一下這一臺來自Moog的縫合小怪獸——Moog Subsequent 25:

一.外觀&做工
我跟大家可能不太一樣,我是通過Subsequent 37這一款合成器認識Moog這個品牌的。沒錯,既不是那個臺龐大的System 55,也不是那臺家喻戶曉的Minimoog,當年那個天真懵懂的我看到Subsequent 37的第一反應(yīng)甚至都不是聲音真好聽,而是外觀真好看!——兩側(cè)大面積的原色木頭,搭配上黑色金屬面板,黃色的LED指示燈、曲音輪與調(diào)制輪。
毫不夸張地講,Moog的音色能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它的設(shè)計也有一份功勞。而今天的主角Subsequent 25,整體上沿用了Subsequent 37上的設(shè)計語言,如果不仔細對比的話你或許會認為25只是37的短鍵盤版本。然而實際上這一臺Subsequent 25雖然也叫Subsequent,但在功能上,它更像是Sub Phatty的繼任者,你可以先理解成是Sub Phatty換上了Subsequent的皮膚,但內(nèi)核仍然是Sub Phatty(小貼士:Sub Phatty的預(yù)設(shè)是可以搬到這一臺Subsequent 25上用的噢~)。

說完外觀我們來說說做工,用一句話來描述的話,那就是完全配得上它的售價。份量上,機器凈重達7.48KG,對于一臺25鍵的合成器來說已經(jīng)很重了。除了上文提到的兩側(cè)的木頭邊框以及金屬機身,對整機重量貢獻最大的我覺得是這個25鍵的“全”尺寸鍵盤。之所以“全”帶上了雙引號是因為這個鍵盤雖然在寬度上跟全尺寸的鍵盤是一致的,但在長度上要稍微短一點,但鑒于Subsequent 25一次最多也才能演奏兩個音,鍵盤稍微短一點也不會太影響演奏。倒是這個半配重鍵盤對比我日常使用的半配重MIDI鍵盤,要稍微重一點。雖說這樣能增加琴的質(zhì)感,但長時間演奏難免會有一些累,而且相比于無配重鍵盤,回彈速度也會慢一些,在演奏一些快速樂段時,這或許會是一個問題。

按鍵跟旋鈕的樣式就不需要多說了,基本上所有Moog的產(chǎn)品用的都是同一款,已經(jīng)發(fā)展出看旋鈕樣式知品牌的地步了。但重點要表揚一下這個這個做工跟手感,不像一些產(chǎn)品旋鈕雖然非常牢固但轉(zhuǎn)起來比較費力,也不像另一些旋鈕轉(zhuǎn)動起來雖然不費力,但整體松垮垮的,讓你覺得下一秒這個旋鈕就要被自己拽下來了。Subsequent 25的旋鈕在做到牢固的同時,阻尼還非常舒服,基本上一根手指就能輕松轉(zhuǎn)動,這是我在上手之前所沒想到的。

跟其他廠商不同,Moog的合成器只要外包裝足夠大,就會給每一臺機器配上一本精美且完整的用戶手冊,用戶只要拆開包裝,接上電源并插上耳機就能開始跟著用戶手冊開始搗鼓,而不需要上官網(wǎng)下載電子版的說明書(但并沒有中文說明書,不管是紙質(zhì)版還是電子版)。包裝內(nèi)附說明書對于Moog來說可能不是什么特別的事,但對于這一臺機器來說,或許挺重要的(先埋個小伏筆)。

總體上來說,Subsequent 25的做工還是配得上它的售價的,但這對于大多數(shù)購買Moog的人說都不是重點,做工好只能算是個配角、開胃菜,真正的主角,還得是它的聲音。
二.上手體驗
雖然這不是我第一次了解Moog的合成器,但卻是我第一次上手Moog的硬件合成器,心情還是有點小激動的,所以也并沒有細看啥說明書,直接插上電源再接個耳機就開始瞎玩了。
不得不說,當它被奏響的那一刻,我心里就只有這么一句話:“臥槽,真好聽!”所有人都會告訴你Moog的聲音很Vintage,我們也沒少在商業(yè)作品中聽到它的聲音,但當你真正第一次上手一臺Moog的時候,你依舊會被它的聲音所驚艷到。它既可以很溫暖,也可以很刺激、極具攻擊性,溫暖源自于它的次低音振蕩器(SUB OSC)提供了一個扎實的低音根基,刺激與攻擊性得益于它獨特的濾波器電路及多合一過載電路(MULTIDRIVE),這些我們在下一個小標題再慢慢了解,這一部分的主題其實是簡單。

從某種角度上來講(另一個角度見下一個小標題),Subsequent 25是一臺非常容易上手的合成器,如果它不是你的第一臺合成器,那你可以完全不看說明書便可開始上手使用它,并做出屬于自己的音色。在它的面板上你找不到特別花哨的東西,每一個旋鈕都是如此的熟悉,以至于一看名稱就知道它是用來干嘛的,功能模塊的布局也是按照整個音頻信號流從左到右排列的:
振蕩器 -> 調(diào)音臺 -> 濾波器 -> 包絡(luò)生成器與壓控放大器 -> 輸出
這就是一個十分標準的減法合成流程,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但正是因為簡單,如果你第一臺合成器選擇了它,那它將會是一位稱職的老師,帶你進入聲音合成的世界。對一個合成器新手來說,可能性并不是他們的第一考慮因素,眾多的調(diào)制源跟跳線或許會成為他們學(xué)習(xí)合成器的阻礙。
剛拿到琴的那幾天我手上正好在做一個HipHop Beat的項目,所以我就嘗試用它制作了一個808 Bassline。
整個音色的制作過程非常的順利,機器并沒有通過USB連接電腦,僅僅只是插了音頻線,我也沒有特意查閱說明書,因為面板上的信息已經(jīng)足夠我制作這么個音色了。還是那句話,如果你已經(jīng)有基本的合成器知識,上手它并不會是什么難題,但深度使用呢?
三.深度使用
如果你啥都不管,只插電源跟接個耳機、一眼說明書都不看,那么你是不可能完全探索到這臺Subsequent 25的全部功能的,所以接下來我們翻開說明書、接上電腦,來看看這臺Subsequent 25還有什么隱藏功能(劇透一下,隱藏功能多到令人發(fā)指?。?。

同時按下PRESETS區(qū)域的BANK 4跟ACTIVE PANEL按鈕即可進入Subsequent 25的隱藏功能模式(SHIFT MODE),在這個模式下,一些旋鈕會控制它的第二功能,而非面板上標注的功能,比如此時面板上的濾波器包絡(luò)的Attack旋鈕會用來控制濾波器包絡(luò)的Delay,即按下琴鍵后濾波器包絡(luò)多久開始工作。
這樣擁有不止一個功能的旋鈕還有很多,這也是Subsequent 25上我最不喜歡的地方。擁有多種功能的旋鈕意味著每當我從SHIFT MODE回到普通模式下時,旋鈕的位置與其當前所控制的參數(shù)是不匹配的。雖然可以在全局設(shè)置中將旋鈕模式(Knob Mode)設(shè)置成Relative,將它的影響降到最低,但我個人還是不喜歡這種旋鈕位置跟參數(shù)對不上的感覺。
而且面板上是沒有標注旋鈕的第二功能的,所以如果你不記著,或者沒有無時無刻把說明書抱在身邊,你很有可能忘了某個旋鈕的第二功能,甚至你連它是否有第二功能都不知道,使用起來相當?shù)睦仟N。

還有一些隱藏功能是通過鍵盤來設(shè)置的,具體的功能選擇是通過PRESETS上這8個BANK跟PATCH按鈕的不同組合而成的(具體見上圖)。排除掉全局設(shè)置(GLOBAL SETTINGS)都還有26種不同的組合方式,當然是不可能靠記的,所以紙質(zhì)版的說明書這一頁其實是可以撕下來的。
但這樣使用方式非常地不2020,一些常用的設(shè)定,像改變?yōu)V波器斜率啥的或許可以記一下,但其他的參數(shù)總不能每次要調(diào)整的時候就掏出說明書看吧?那樣可太狼狽了。Moog可能也考慮到了這一點,所以專門給Subsequent 25開發(fā)了一個軟件——Subsequent 25 Editor,你只要在官網(wǎng)上將機器注冊到自己的賬戶下即可下載這個軟件,而這才是探索Subsequent 25全部可能性的比較優(yōu)雅的方式。

Subsequent 25 Editor可以獨立運行,也可以在音樂宿主軟件中作為插件被加載。單擊編輯器底部的moog即可展開隱藏參數(shù),上文提到的所有二功能旋鈕以及隱藏功能設(shè)定此時都會顯示在電腦屏幕上,不再需要你死記硬背那些功能組合鍵了。
編輯器極大方便了用戶使用Subsequent 25的全部功能去制作自己的音色,并保存起來,供日后使用。Subsequent 25機器內(nèi)可以存儲16個預(yù)設(shè),通過機器上那8個BANK跟PATCH按鈕進行切換。在機器連接到電腦時,可以通過編輯器管理機內(nèi)的預(yù)設(shè),編輯器也自帶了一個官方的音色庫可供用戶使用。

鑒于Subsequent 25的隱藏功能實在是挺多的,所以這里我只挑重要的給大家介紹。第一個我覺得比較重要的是聲音模式(Voice Mode)的設(shè)置,我們可以通過編輯器上的VOICE MODE按鈕,在MONO跟DUO這兩種聲音模式間進行切換。
Subsequent 25準確上來說是一臺單音(Monophonic)合成器,但它卻有同時演奏兩個音(Paraphonic)的能力,這并不是我們通常意義上認為的復(fù)音,而是一種比較投機取巧的“假”復(fù)音。
我們假設(shè)Subsequent 25是一臺正兒八經(jīng)的雙復(fù)音合成器,那么至少它的振蕩器模塊要增加一倍(按理來說ENV跟VCA模塊也需要增加一倍),才能實現(xiàn)真正的雙復(fù)音,可以看到,這樣帶來的成本提升是巨大的,所以當你對比某些合成器的八復(fù)音版本跟十六復(fù)音版本時,你會發(fā)現(xiàn)價格相差大概是1.5倍。
Subsequent 25并沒有選擇將振蕩器等模塊數(shù)量翻倍,而是走了一條捷徑來實現(xiàn)同時演奏兩個音的能力,那就是將振蕩器1(OSC1)跟振蕩器2(OSC2)分開,分別演奏兩個不同的音高,這樣就可以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實現(xiàn)兩個音的演奏。但這終究是一個投機取巧的辦法,不然我也不會把它稱為“假”復(fù)音。實際上DUO模式下出來的聲音我并不怎么滿意,我更愿意把它當成一臺正經(jīng)的單音合成器,但有總比沒有好,這個DUO模式就當是個贈品吧,有的時候或許還可以救急呢。

另一個比較重要的隱藏功能是濾波器斜率的設(shè)置,在默認情況下,Subsequent 25的濾波器是一個24dB/OCT的經(jīng)典低通Ladder Filter,但通過編輯器我們可以將濾波器的斜率設(shè)置成6dB/OCT、12dB/OCT、18dB/OCT或者是默認的24dB/OCT,越高的斜率能提供越干凈的聲音,但有時候我們并不需要那么干凈,所以如果你想讓你的音色燥起來,不妨將斜率設(shè)置成12dB/OCT甚至是6dB/OCT,或許會得到不錯的效果。

正文的最后,我們來聊聊Subsequent 25上最值錢的東西——聲音。Subsequent 25的聲音之所以能模擬味兒十足,離不開其獨特的電路設(shè)計,倒不是為了盡可能地保真,相反,是盡可能地失真。整個信號流在兩個地方會引入可聞的聲染色,一個是濾波器模塊(FILTER),另外一個是多合一過載模塊(MULTI-DRIVE)。
MIXER模塊中所有信號源的音量大小都可以在0到12間任意調(diào)節(jié),但當這個值超過了6以后,就會使位于信號鏈下一級的濾波器產(chǎn)生過載,從而使聲音產(chǎn)生失真。聽感上描述就是隨著增大信號的電平,你會明顯聽到聲音的高頻諧波增加了,聲音除了音量變大以外,音色還會變亮,顯得更具攻擊性。
至于這個多合一過載(MULTI-DRIVE)電路,首次亮相于Sub Phatty上,但Subsequent 25上的這個電路據(jù)官方所說是進行了改進的,所以按理來說要比Sub Phatty上的要好。之所以叫多合一過載,是因為它可以讓聲音從模擬電子管味兒的失真到硬削波效果之間進行無縫切換。操作十分簡便,你只需要轉(zhuǎn)動面板上的MULITIDRIVE旋鈕即可。同樣的,聽感上,經(jīng)過多合一過載后的聲音會增加更多的高次諧波,音色會變亮、變刺激。

倘若你身邊有一把吉他,不妨試著將它接到Subsequent 25上,使用機器上的濾波器跟過載電路,效果不會讓你失望的。我將我的一首老歌的強力吉他的DI信號通過聲卡輸出到Subsequent 25內(nèi),從而使用上面的MULTIDRIVE電路。
但需要注意的是,Subsequent 25上這個Audio In的理想輸入信號電平是Line Level的,所以如果你像說明書上畫的那樣,直接把吉他懟進去的話,信號的電平或許不足以讓過載電路產(chǎn)生效果,所以為了更好的效果,電吉他最好還是通過一個DI盒再接到Subsequent 25上的Audio In。
四.總結(jié)
Subsequent 25是Moog目前在售的最小的帶鍵盤合成器,它沒有提供太多花哨的功能,音色可能性上也比不過模塊合成器,但這么小的體積內(nèi)塞下了Moog毫不將就的聲音品質(zhì)。
使用數(shù)控技術(shù)讓音色保存成為可能,機內(nèi)有16個預(yù)設(shè)讓你在舞臺上隨意切換,不需連接跳線,只需按下按鈕即可。功能模塊的布局合理,面板上的參數(shù)標注詳細,對于第一次接觸硬件合成器的用戶來說上手也不存在問題,且會是他們學(xué)習(xí)音色合成的一個良好開端。
鑒于體積的限制,許多功能都通過旋鈕的第二功能來實現(xiàn),且面板上并沒有標注旋鈕的第二功能,增加了用戶的使用成本。只不過通過官方的Editor軟件,你可以像操作一個軟件合成那樣去操作它,即獲得了軟件的方便靈活,也得到了實打?qū)嵉穆曇簟?/p>
Subsequent 25確實就是Sub Phatty的繼任者,這是Moog給它的定義,所以倘若你有購入一臺Sub Phatty的打算,那直接買Subsequent 25就沒錯了,一方面上面提到的缺點其實都是從Sub Phatty那繼承過來的;
另一方面Subsequent 25相比于Sub Phatty,在很多你看不見的地方進行了提升,比如上文所說的經(jīng)過改進的MULTIDRIVE電路,濾波器電路跟耳機電路也都是進行了升級的,還擁有更好的鍵盤,所以Subsequent 25不會比它的前任差,只會更好。
MOOG中國經(jīng)銷商:野雅綾
地址:electrosound.taobao.com
關(guān)于作者:LoT,廣州音樂人,上和弦簽約作者,合成器音樂制作人。關(guān)于作者往期的推文,推薦如下兩篇:
《樂夏2》張亞東老師手中這臺合成器是什么來頭?
聽說你是百萬調(diào)音師,調(diào)音臺你會用嗎?
作者:L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