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企鵝腳也冷?。。?/h1>
審核專家:冉浩
知名科普作家
當(dāng)你脫掉了鞋子和襪子,赤腳站在冰面上,你能堅持幾分鐘呢?你我皆凡人,想必是吹牛10分鐘,上場1分鐘就敗下陣來——這可能還是在溫暖的室內(nèi)得到的成績——但如果你是一只來自南極的企鵝,別說室內(nèi),就算極度嚴(yán)寒的南極,在零下59.4攝氏度的冰面上堅持站上2個月也不成問題。
所以問題來了,為什么企鵝既不怕冷,也不怕凍腳呢?

企鵝為什么不怕凍?
先來說說企鵝為什么不怕凍。其實和人類一樣,企鵝也是溫血動物,也需要靠自身能量的消耗產(chǎn)熱,之所以不怕凍,當(dāng)然是因為它們穿上了厚厚的“企鵝牌羽絨服”??!

企鵝的保暖裝備,可要比市面上賣的羽絨服保暖效果好得多了,別看它看似只有薄薄的一層羽毛,實際上它可是有著4層“保暖材料”呢!
我們從外向內(nèi)依次來介紹,首先,最外層是一件黑白拼接的“羽毛夾克”。企鵝油性羽毛的排列十分緊密,呈重疊、密集的鱗片狀,大約每平方英寸都覆蓋了超過70根羽毛,由于這種羽毛是油性的,天然具有絕佳的防水性,因此當(dāng)企鵝在零下的冰水中“冬泳”時,海水難以浸透,因而不會攻破它的保溫防線。企鵝黑白相間的配色也很講究,我們知道光線照在物體上,一部分會被吸收,另一部分會被反射。顏色越深吸收的可見光就越多,因此黑色的部分有助于在出太陽的時候吸收光線,從而將光線轉(zhuǎn)化為熱量。
第二層保暖材料應(yīng)該絕大多數(shù)人想不到,那就是空氣!在羽毛和皮膚之間,有一層“空氣衣”,這可不是皇帝的新裝,空氣實則起到的是絕緣隔熱的作用,使得體內(nèi)產(chǎn)生的熱氣不容易散失。
第三層才是“真皮保暖衣”,也就是皮膚。最后一層則是企鵝的皮下脂肪層,厚達(dá)2-3公分,這可是它們最暖和的“棉衣”!

企鵝為什么腳不怕冷?
接下來,我們來講講企鵝為什么不怕凍腳??催^企鵝的朋友們都知道,雖然穿著厚厚的“羽絨服”,但它們的雙腳卻也和我們?nèi)祟愐粯?,是裸露在外一點毛也沒有的。所以實際上它們的腳也很冷,只有1-3℃,但這個溫度卻不會影響企鵝的行動。
人之所以不能夠在冰面上長時間站立,與我們皮膚耐寒性較差有關(guān)。當(dāng)人的腳長時間處于低溫或者潮濕的環(huán)境,體表的血管就會發(fā)生痙攣,使得血液流量減少。因此就算你強(qiáng)行在冰面上站上了幾個小時,你的腳也會由于組織的缺血缺氧而受到損傷,甚至靜脈淤血,最后出現(xiàn)腫脹、瘙癢、紅斑、潰爛等凍傷的癥狀。

而企鵝就不一樣了,企鵝的腳主要由肌腱、趾骨和一層厚厚的皮膚構(gòu)成,控制運動的肌肉主要位于腿上,隱藏在厚厚的脂肪和羽毛之中,在腳掌皮膚下面也長有厚厚的脂肪保護(hù)層……但這些都并非企鵝腳抗凍的真正秘訣,企鵝真正不怕凍腳的原因在于它們擁有一套特殊的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逆流熱交換系統(tǒng)。

人和企鵝一樣,血管分為動脈(紅色表示)和靜脈(藍(lán)色表示),在寒冷環(huán)境中,動脈血從身體核心流向四肢,其溫度較高;靜脈血則將血液從較冰的四肢送回身體核心,通常溫度較低。
對于人而言,因為肢體本身也會產(chǎn)生熱量,人體血液的溫度隨著遠(yuǎn)離心臟溫度下降的并不快,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了血液溫度的下降。但是,在天寒地凍的南極,如果腳部和地面的溫差過大,很容易與寒冷的地面產(chǎn)生快速的熱交換,從而使得身體內(nèi)的熱量迅速喪失,所以為了使得動脈血在流向腳部時先把溫度降下來,企鵝便進(jìn)化出了逆熱流交換式的血管排列。

這套系統(tǒng)的特別之處在于,向足部供血的動脈血管和返回心臟的靜脈血管糾纏在一起,使得溫暖的動脈血管能夠及時地將熱量傳遞給較冷的靜脈血管,靜脈血溫度則快速上升;同樣靜脈血管也相當(dāng)于一個“制冷劑”,及時使動脈血的溫度快速下降,這樣傳遞到企鵝足部的動脈血管與地面溫差減小,也就降低了與寒冷冰面熱交換帶來的熱量損失,使得他們能夠保持足夠的溫度,不至于腳被凍壞。
而當(dāng)天氣極度寒冷的時候,企鵝還會通過翹起腳尖,用腳跟站立的方式來減少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從而減少熱量的損失。

所以,如果沒有像企鵝一樣天賦異稟,練成了“美麗凍人”的絕招,在寒冷的地區(qū)還是要好好注意保暖工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