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玄識:亞歷山大的傳說來自于中世紀阿拉伯傳奇
? ? ? ?亞歷山大最早原來是流傳于阿拉伯人的傳說故事中的人物。
關(guān)于亞歷山大大帝傳說的各種版本接近百種之多,歐洲的亞歷山大傳說是在阿拉伯的亞歷山大傳說故事之后才出現(xiàn)的。 關(guān)于亞歷山大傳說、起初連歐洲人自己也不信;是在17世紀之后從歐洲人編造“古希臘”的故事開始、尤其是在十九世紀德國學者提出“希臘化時代”概念之后,歐洲人才逐步把“亞歷山大大帝”的神話傳說改編成“真實歷史”的。
? ? ? ?亞歷山大的傳說林林總總,最初流傳于存在于幾乎所有阿拉伯——伊斯蘭民族之中:
? ? ? ?各種亞歷山大的神話包括: “作為伊斯蘭教支柱的亞歷山大,列于佛陀身旁的亞歷山大,基督教圣人亞歷山大,亞伯拉罕的后裔亞歷山大,法老的兒子亞歷山大,大流士的兒子亞歷山大,大海深處的亞歷山大,空中的亞歷山大,坦誠的亞歷山大,哥特人的亞歷山大,狡猾的亞歷山大,埃塞俄比亞人的亞歷山大,塞爾維亞人的亞歷山大……沒有任何一種神話的變種不會出現(xiàn),……從古斯洛文尼亞語(Vieux-Slovène)到泰語, 這種傳說一直在用所有的語言講述,這位馬其頓王始終被所有宗教、所有民族和所有事業(yè)納入自我之中。沒有一項事業(yè),不被歸于他的名下:他不斷將一切都推向了可能性和可信性的極限,標志著人類能力的限度。 他是全世界的正面英雄。” ([法]F·-B·于格、E·于格《海市蜃樓中的帝國---絲綢之路上的人神與神話》中譯本第41頁,中國藏學出版社2013年11月第1版)
? ? ? ?起源于在伊斯蘭教經(jīng)書傳播地區(qū)關(guān)于亞歷山大故事的流傳:
? ? ? ?“在伊斯蘭教經(jīng)書傳播的所有地方,亞歷山大的傳奇故事都在流傳,并由此而產(chǎn)生了其他傳說。波斯詩人奪占了這種神話。這些詩人中名聲最大者費爾都西(Firdousi),便于公元1000年左右,寫過一部很長的史詩《列王記》,他為亞歷山大專設(shè)一章。在真實的英雄事業(yè)之后的13個世紀時,亞歷山大大帝不再是摧毀阿契美尼德人的破壞者了,而是變成了一個民族英雄、穆斯林和波斯人?!?([法]F·B·于格、E·于格《海市蜃樓中的帝國---絲綢之路上的人神與神話》中譯本第58頁,中國藏學出版社2013年11月第1版)
? ? ? ?亞歷山大這個異教徒的神話,很晚才從阿拉伯地區(qū)流傳到基督教歐洲: “亞歷山大遠征史是一部由最優(yōu)秀作家們寫成的歷史,但也是一部在港口和沙漠駱駝隊客棧講述的故事集?!瓘?1世紀起,有關(guān)亞歷山大東征史的通俗語言譯本日益增多,其中包括庇卡底(Picard)方言和法文-普羅旺斯(Franco-provencal)方言的譯本。那些信徒撰寫的著作也都彼此之間互相交錯和互相借鑒,但它們?nèi)慷既〉昧艘环N巨大成功。這些編譯本之一,也就是12世紀末的伯奈(Bernay)的亞歷山大和彼埃爾·德·圣-克魯(Pierre de Saint-Cloud)的編譯本,實際上是用12音步的庇卡底方言詩寫成的。這種方法取得了成功:人們無可爭辯地發(fā)明了一種亞歷山大文體;或者我們更應(yīng)該說12音節(jié)的詩剛剛被正名。在這種中世紀的史詩中,亞歷山大具有了勇士或勇敢騎士的一切特征,他們那些娓娓動聽的冒險故事把他引向了一個最具神話特色的地區(qū),即天際的最高界,或是深淵的最底處,帶有古代史中和較晚或具有外國情調(diào)的一大批可以預料到的財寶、怪獸、巫士。傳奇故事變成了所有幻覺的匯聚處,也是對所有神奇故事的匯編。 在這種文學內(nèi)部,始終是12世紀的沙提雍的高狄埃(Gautier de Chatillon)的《亞歷山大傳》占據(jù)著一種特殊的位置。它被奉為一部經(jīng)典著作,一部不朽的書。人們毫不猶豫地賦予它一種諸如維吉爾(Virgil)的作品那樣的史詩價值?!?/p>
? ? ? ?所謂優(yōu)秀作家們寫成的歷史是一部偽作,實際上不過是在港口和沙漠駱駝隊客棧講述的故事集。 中世紀后期最流行、影響最大的亞歷山大傳奇故事為《征服者的故事》,而《征服者的故事》是那不勒斯大祭司利奧(Archpriest Leo)從一本被稱為“偽卡里斯提尼手稿”翻譯為拉丁文的(約950年左右)。
? ? ? ?“在13、14世紀,從《征服者的故事》衍生出大量散文體的亞歷山大傳奇,在當時廣受歡迎。散文體的意大利語亞歷山大傳奇多是在1472-1502年間出版的,3個流傳下來的版本都是在威尼斯印刷的。
? ? ? ?1433年,《征服者的故事》被翻譯成捷克語,于1513年在比爾森(Pilsen)出版。 此外,它還被譯成波蘭語,于1550年在克拉科夫出版,并在1611-1766年期間9次重印。…… 有關(guān)亞歷山大的各種書籍成了中世紀后期的歷史學家、百科全書編纂者、詩人、牧師和神話收集者的素材來源?!保?[美]唐納德·F.拉赫《歐洲形成中的亞洲》中譯本第2卷第2冊第119頁,人民出版社2013年3月)
? ? ? ?德語“亞歷山大故事”的書名為《真實的謊言》: “米蘭希頓曾允諾要撰寫一部亞歷山大史,但一直沒有動筆,他公開質(zhì)疑把亞歷山大傳奇當作歷史。 16世紀末,作為一次語言練習,加布里埃爾?羅倫哈根(Gabriel Rollenbagen)將亞歷山大故事翻譯成德語, 名為《真實的謊言》(Wahrhaffte Lüge),而這本書在17世紀竟非常流行!” ([美]唐納德·F.拉赫《歐洲形成中的亞洲》中譯本第2卷第2冊第126頁,人民出版社2013年3月)
? ? ? ?“亞歷山大形象”的逐步構(gòu)建 : “‘歷史上的亞歷山大形象’從希臘歷史學家,特別是意大利和法國的人文主義者的翻譯和著作中,一步一步建構(gòu)起來。對于那些癡迷于希臘古典著作的人來說,亞歷山大是一位為了希臘文明而遠征印度的使者,瓦斯科·德·盧塞納宣稱亞歷山大的東征顯示出東方不需要付出太大的代價就能夠被征服;當然,他的話也暗示出,一個用基督思想武裝起來的西方王子更容易讓東方屈服于他的意志。 對文藝復興初期的歐洲人來說,亞歷山大不僅僅是一個具有騎士精神的英雄, 而且越來越變成一個精通戰(zhàn)爭藝術(shù)的哲人王,用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天賦才華,完美地詮釋了他巨大的人格魅力。” ([美]唐納德?F.拉赫《歐洲形成中的亞洲》中譯本第2卷第2冊第124頁,人民出版社2013年3月)
? ? ? ?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者”明知“亞歷山大故事”為虛構(gòu)、卻喜愛有加: “盡管人文主義者們否認亞歷山大故事的真實性,但被神化了亞歷山大的故事和傳說依然受到普通讀者和文人學士的喜愛。13世紀時,奎里奇烏斯·第·斯波萊托(Qualichius di Spoleto)首次將《征服者的故事》翻譯成意大利詩句。 此后,在公眾聚會的場合每每被傳誦或吟唱,成了大眾娛樂的一項內(nèi)容。1430年,古比奧(Gubbio)的一位匿名作者寫了一首詩---《亞歷山大韻文傳奇》(Alessandreida in rima),這首詩由12節(jié)組成,1512年首次發(fā)表。在16世紀多次重印?!?/p>
? ? ? ?“博亞爾多的《熱戀的奧蘭多》(Orlando Innamorato)可能有幾處不經(jīng)意地借鑒了亞歷山大故事中的人物和主題,讓他的觀眾有一種熟悉感。這完全有可能,因為從1472年到1502年,意大利至少出版了6部關(guān)于亞歷山大的書,而這期間,博亞爾多正創(chuàng)作他的《熱戀的奧蘭多》。
? ? ? ?亞歷出大傳奇是1521年的一個詩體滑稽模仿劇的主題,是當時供羅馬教皇利奧十世宮廷娛樂而創(chuàng)作的。多美尼科·法魯吉奧(Domenico Falugio)將亞歷山大的故事寫成《偉大的勝利》(Trionfo Magno),現(xiàn)存版本的封面上是一幅精彩的木版畫,畫面上亞歷山大坐在大象拉的車子上,凱旋歸來。
? ? ? ?幾年之后的1529年,威尼斯出版了一本關(guān)于亞歷山大的政治諷刺作品。顯而易見,在意大利,除了那些對收藏保存下來的亞歷山大故事感興趣的人文主義者外,人們不再以嚴肅的目光看待亞歷山大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