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大師】長相思——清 納蘭性德

很喜歡《長相思》這個詞牌,做一些小筆記。
【詞牌沿革】
1.《長相思》原為唐教坊曲名。調(diào)名出自《古詩十九首》:
客從遠(yuǎn)方來,遺我一端綺。
相去萬余里,故人心尚爾。
文彩雙鴛鴦,裁為合歡被。
著以長相思,緣以結(jié)不解。
以膠投漆中,誰能別離此。
2.以白居易詞《長相思·汴水流》為正體,雙調(diào)三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韻一疊韻。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雙調(diào):指《長相思》這個詞牌有上下兩闕。
三十六字:全詞字?jǐn)?shù)。
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韻一疊韻:詞分兩段,每一段有四句,有三個平聲韻,以這首《汴水流》為例,上段“流、頭、愁”,下段“悠、休、樓”都是押韻的平聲字,疊韻:“流”和“悠”在上下闋中各出現(xiàn)了兩次。
一些疑惑:上下句一定要押同一個韻嗎?每一段的頭兩句需要疊字嗎?(“水流”“悠悠”)
3.長相思,詞牌名,又名“吳山青”“山漸青”“相思令”“長思仙”“越山青”等。
“吳山青”出處:(宋)林逋《長相思·吳山青》
吳山青,越山青。兩岸青山相送迎,誰知離別情?
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jié)未成,江頭潮已平。
“山漸青”出處:張輯《山漸青》
山無情。水無情。楊柳飛花春雨晴。征衫長短亭。
擬行行。重行行。吟到江南第幾程。江南山漸青。
“相思令”出處:《樂府雅詞》名“長相思令”,又名“相思令”。趙鼎詞名“琴調(diào)相思令”。
“長思仙”出處:(金)馬鈺《長思仙》
夢軒轅。棄田園。難繼夷門孟四元。惟修性月圓。
縛心猿。認(rèn)根源。小小蛇兒俯視黿。陽純禮太原。
“越山青”出處:(元)仇遠(yuǎn)《越山青》
四月時。五月時。柳絮無風(fēng)不肯飛。卷簾看燕歸。
雨凄凄。草凄凄。及早關(guān)門睡起遲。省人多少詩。
4. 《長相思》為樂府舊題,南朝蕭統(tǒng)、陳后主、徐陵、陸瓊、江總等均有詩作,多抒寫離別相思之情。此調(diào)由三、七、五句式組成,每句用韻,且前后段各有一疊韻,音節(jié)響亮,表情由熱烈而漸趨和婉。此調(diào)自白居易之后皆沿其體。諸家所作均三十六字,句式亦同,但字聲平仄略有變化。(但因為我搞不懂格律,不深究其他變體了。)
【分享我喜歡的幾首詞】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五代十國/南唐)李煜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yuǎn)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fēng)月閑。
(五代十國/南唐)李煜
云一緺,玉一梭,淡淡衫兒薄薄羅,輕顰雙黛螺。
秋風(fēng)多,雨相和,簾外芭蕉三兩窠,夜長人奈何。
(宋)林逋
吳山青,越山青,兩岸青山相送迎,誰知離別情?
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jié)未成,江邊潮已平。
(宋)歐陽修
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別離,低頭雙淚垂。
長江東,長江西,兩岸鴛鴦兩處飛,相逢知幾時。
(宋)萬俟詠
一聲聲,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燈,此時無限情。
夢難成,恨難平,不道愁人不喜聽,空階滴到明。
(宋)萬俟詠
短長亭,古今情,樓外涼蟾一暈生,雨余秋更清。
暮云平,暮山橫,幾葉秋聲和雁聲,行人不要聽。
(宋)陸游
云千重,水千重,身在千重云水中,月明收釣筒。
頭未童,耳未聾,得酒猶能雙臉紅,一尊誰與同。
(明)俞彥
折花枝,恨花枝,準(zhǔn)擬花開人共卮,開時人去時。
怕相思,已相思,輪到相思沒處辭,眉間露一絲。
(清)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guān)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fēng)一更,雪一更,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