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謹防話多傷氣。人到老年,話就會不由自主地增多,遇到什么事就愛嘮叨。俗話說,“
2022-04-09 09:55 作者:中醫(yī)師張先生 | 我要投稿
老人謹防話多傷氣。人到老年,話就會不由自主地增多,遇到什么事就愛嘮叨。俗話說,“樹老根多,人老話多。”真是一點兒也不假。雖然老人多嘮叨嘮叨,有利于排解心理壓力,但是,說話太多了也不行,因為“話多傷氣”。
早在金代,著名醫(yī)學家李東恒就在《省言箴》中提出“話多傷氣”的說法。中醫(yī)認為,語音出于肺而根于腎,又因心而主神志,管理語言的表達有“言為心聲”之說。所以,語言過多,既會損傷肺腎之氣,又耗心神。因此,對于家庭、工作上的瑣事,少說,老人對于兒女的生活,少干預,既利于雙方和睦,還有利于自己的身體健康。
不僅如此,吃飯時也要“省言”。若進食時談笑風生,容易使食物吸入氣管或異物進入食道。睡前也不宜多說,躺下后還聊天會使人精神興奮,思維活躍,難以入睡。因而古語也有“食不言,寢不語”之說。
中醫(yī)還主張,“大小便時宜閉口勿言?!边@是因為排便需要使勁兒,若再張口講話,會使正氣耗損增多。如果有便秘,用力排便還會使血壓顯著升高,這時講話或因講話而致心情激動,則血壓升高會更明顯,甚至可能誘發(fā)腦血管意外。
不過,提倡“省言”,并不是“禁言”,該說的話應該說,該發(fā)泄的也當發(fā)泄,但切記不要過度。?
氣陰兩虛的老人日??捎命h參10克、麥冬15克、五味子5克煎服,可起到益氣生津的作用。體質較為虛弱的老人,可將黨參改為紅參,每次用5~10克即可。而有高血壓,且體質壯實的老人,則可將黨參改為花旗參,以增強養(yǎng)陰之功。
另外,亦可取玄參、生地、麥冬、石斛、花粉、知母各15克,煎水飲用,可緩解口干舌燥、燥熱等問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