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無意的舉動,可能會傷害到孩子
檸檬心理丨作者
檸檬心理&QQ音樂丨音頻
今天在刷微博時看到了一個話題:在你小時候,父母以為你年紀小不懂事,在你面前無意中說了一句話,做了一件事,正是因為這句話,這件事,你記了一輩子?這么一個簡單的話題,卻有幾千條評論。每條評論的背后,都是這些網(wǎng)友對父母的控訴。很多家長卻不以為然,甚至還會覺得是孩子矯情過頭。其實父母的一舉一動是有力量的,在表達對孩子的愛時柔情似水,但在傷害孩子時又鋒利無比。
?
最近有個女孩私信我,她說他的媽媽總是不認可她,她覺得很難過。我問她發(fā)生了什么事,她說這次期中考試她考進全年級前十,媽媽卻說是因為這次卷子簡單,別的同學沒有認真寫,她才碰巧考進了前十名。就好像媽媽沒有看到她平時的努力學習一樣。因此她覺得沒有人鼓勵表揚她,感覺努力學習也得不到媽媽的肯定。
可能會有人覺得這個小女孩心理抗壓能力太差,一點打擊就受不了,但是我想告訴各位,如果孩子的自尊心長期被人這樣打擊,那她的世界會逐漸崩塌的。孩子和大人一樣,都是有自尊心的,他們也會想要得到父母分肯定,但是如果父母在一些細節(jié)的地方沒有做好,很容易讓孩子陷入抑郁當中。
?
下面我例舉三種最容易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行為,家長們可以對照一下看看自己是否有做過這樣的事:
?
第一種:當眾批評孩子
?
很多家長往往在生氣時會當眾批評孩子,殊不知這樣做對孩子的傷害是巨大。家長可以設身處地的想象一下,你和你的父母在外面逛街,因為你犯了一個錯誤,你的父母就當著所有路人的面大聲批評你,你是虛心接受,還是感到丟人害怕呢?當眾被批評會有一種非常嚴重的羞恥感,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都一樣。很多家長在當眾批評孩子的時候,不是有理有據(jù)的告訴孩子他做錯了什么,以及應該怎么做,而是選擇用大吼大叫,言語辱罵的方式來宣泄自己對孩子的不滿,以及強調自己作為家長的絕對權威。
?
孩子犯錯,家長固然要批評教育,但也要注意場合。孩子也擁自尊,這種教育方式很容易讓孩子的心理畸形。不論孩子是有意無意犯了錯,切記不要當眾批評指責孩子,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給孩子一個說明問題的機會。幫助孩子分析錯誤并加以改正。
??
第二種:過多的否定和嘲笑
?
有一些父母對孩子總是懷抱著一種居高臨下的審視,在他們眼里,不管孩子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都是錯的或者是不完美的。
文章開頭提到的小女孩的媽媽就是這樣,孩子通過努力取得的成績,家長應該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稍谒磥砗⒆拥某煽冎皇且驗椤耙粫r走運”、“題目簡單”,一點都不值得炫耀。我之前在和一些父母聊天時,他們會把自己孩子的缺點拿出來調侃,雖然這大人之間的話題,但卻深深刺痛著孩子的內心。孩子是最敏感的,一點傷害人的話,他們可能要用很長一段時間去消化。
?
打擊孩子的話會讓孩子對自己的缺點越來不自信,如果父母長期進行這樣的否定和嘲笑,那不僅會打擊孩子的孩子的自尊心,還會給孩子造成不可恢復的心理創(chuàng)傷。
?
第三種:跟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
?
拿著放大鏡看別家孩子的優(yōu)點,用顯微鏡看自家孩子的缺點,這就是大部分中國家長的通病。很多家長有這樣的誤解:贊美別人家的孩子可以激勵自家孩子,讓他擁有前進的動力。結果卻恰恰相反。你可以回憶一下,你小時候聽到這些話的時候,你會不會反駁家長:“那你讓他做你孩子算了?!焙⒆釉谶€未脫離家庭教育的階段,最在意父母的看法和感受,如果家長一味的采取打擊比較式教育,會讓孩子產生自我否定,這種否定會讓他淹沒在毫無價值感的自我評價中,從而變得自卑。
?
要知道,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無論外面的世界如何,自己的孩子是永遠值得尊重和愛護的。所以不要吝嗇自己的贊美之詞,多給孩子一些表揚吧。